簡介
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1993年3月經國家科委(現科技部)授牌並進行動態管理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毗鄰港澳,占地面積9.8平方千米,由南屏科技工業園、三灶科技工業園、新青科技工業園、白蕉科技工業園及珠海科技創新海岸組成,行使市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實行“一個視窗對外、一站式管理、一條龍服務”機制。
珠海高新區重點扶持軟體、生物製藥、數據通訊和網路技術產業,全面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高新區自成立以來,得到了國家、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在加快科技進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方面已顯示出勃勃生機。
園區介紹
珠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為鼓勵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1999年又率先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出台了《珠海市技術成果入股與提成條例》。這些措施凝聚了高科技人才,催生了有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推動了高科技的產業化。幾年來,特別是按一區四園一海岸新的架構運作以來,珠海高新區在國家科技部的指導和省、市兩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各項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目前已有700多個項目正式落戶各園區和海岸,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86億元,技工貿總收入390億元,出口創匯30億美元。偉創力集團、飛利浦、松下、三井等世界500強企業或企業集團進入高新區,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南方軟體園、廣東珠海高科技成果產業化示範基地、留學人員創業園、哈工大新經濟資源開發港、清華科技園、托普軟體園、廣東珠海民營科技園等大型企業孵化器及產學研基地逐步走向成熟,高新區已成為珠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龍頭。
珠海高新區在財稅、土地、水電、資金和人才引進等方面享受一系列優惠及特惠扶持政策:政府在投入方面給予政策性傾斜,降低投資成本;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及企業營業稅、增殖稅實行減免或獎勵返還;為企業提供科研項目孵化、中小企業創業支持,企業貼息貸款等方面的資金支持;風險基金和創業基金機制促進科技成果在高新區內產業化;政府採購時優先購買區內企業產品;為高新區內工作的留學歸國人才及其他高級人才在工作環境、住房、入戶、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特別優惠;寬鬆的商務出入境審批制度等。
珠海高新區本著“求實、創新、博納、進取”的精神,創建吸引智力、釋放知識的投資環境,以利於高新技術成果優先轉化,營造知識密度高於其它地區的“高平台”和企業投資運作成本低於周邊地區的“低洼地”,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配套能力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孵化,走向產業化和市場化。
國家級高新區全包羅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它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託,主要依靠科技實力和工業基礎,利用一切可能獲得的國外先進科技、資金和管理手段,面向國內外市場,創造局部最佳化環境,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科技生產力,促使我國的高新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是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