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株洲高新區創建於1992年2月,同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轄區面積35平方公里,政策區8.8平方公里。2000年9月,科技部國科發高字[2000]402號文批准調整株洲高新區區域範圍,同意設立田心高科技工業園和董家塅高科技工業園。2000年7月,科技部國科高字[2000]105號文批准設立湖南國家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基地株洲示範區。2000年12月,科技部國科火字[2000]127號文批准設立國家火炬計畫湖南感測技術產業基地株洲示範區,由此形成了株洲高新區“一區三園兩基地”的發展格局。科技新城初具規模
10年來,株洲高新區從20萬元起步,累計投入資金35.35億元,完成了8個小區的控制性詳規,規劃面積480公頃。近10平方公里城區範圍實現了“五通一平”,建成了高標準的路網、通訊、供水、供電、供氣等基礎設施,拉通道路總長45公里,形成了“六縱四橫”的城區道路骨架網路。加快了信息網路建設步伐,建立了株洲高新區網站和招商網站。區內日供水能力30萬噸,管道煤氣過江供氣,建有兩座110千伏變電站,程控電話裝機容量6.4萬門。近兩年來,高新區加快園區規劃建設,科技園的建設高潮迭起。已全面建成總面積3.5平方公里的天台科技園,已有25家企業落戶;總規劃面積11平方公里,集“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學原理於一體的栗雨高科技工業園區已啟動開發。田心高科技工業園、董家塅高科技工業園的建設,將提升我市傳統產業的科技含量,推進長株潭一體化進程。這些新的產業園將成為高新區不斷發展的動力。
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10年來,株洲高新區的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主要經濟指標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2002年,高新區工業產值和技工貿總收入兩大主要經濟指標雙雙突破100億元大關,產業發展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全年實現工業產值109億元,同比增長53.2%,其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95.4億元,同比增長46.32%;完成技工貿總收入120億元,同比增長49.9%;出口創匯1.75億美元,同比增長43.65%;實現利稅8.9億元,同比增長31.3%。目前株洲高新區擁有工業企業197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92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5家,其中過5億元的企業7家,過10億元的企業5家。2002年株洲高新區工業增加值占株洲市工業增加值的20%,成為株洲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株洲高新區的奮鬥目標是“1030335”,即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株洲高新區在國家級高新區中要躋身於前30名,GDP達到335億元。
管理體制高效健全
2001年,株洲市委、市政府專門下發了1號檔案,明確規定:株洲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直管科技部批准的“一區三園”8.8平方公里政策區和河西35平方公里規劃區。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將高新區、天元區實行職能歸併,效能整合,形成了高效、便捷的新區運行機制。創業環境獨具特色
為了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株洲高新區除嚴格執行國家賦予高新區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和其他推動技術創新的優惠政策外,1998年率先在全國53個高新區實行“只收稅,不收行政事業性收費”的“無費區”政策,每年為企業節約投資20%。目前高新區有72家企業享受這一優惠政策。留學人員創辦企業除享受高新區其他優惠政策外,還可享受“減二免三”的房租優惠,降低了創業成本,使入園企業得到了較快發展。這些政策的實施,產生了創造環境優勢的長遠效益。2002年高新區引進項目94個,契約引資16.4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6.79億元,完成投資額12.7億元。其中,過億元以上項目4個,10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12月19日,園區本土第一家上市公司——時代新材在滬市正式掛牌。國家級高新區全包羅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它以智力密集和開放環境條件為依託,主要依靠科技實力和工業基礎,利用一切可能獲得的國外先進科技、資金和管理手段,面向國內外市場,創造局部最佳化環境,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科技生產力,促使我國的高新技術成果儘快實現商品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是我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