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柏

王若柏,中國地震局研究員

中國地震局研究員
王若柏 1968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1968-1978年在陝西地礦局從事找礦勘探和地質研究工作。1978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學習。1981年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研究生畢業以後一直在中國地震局第一地形變監測中心工作。1982年獲得工程師任職資格。1991年獲得高級工程師任職資格。1995年獲得研究員任職資格。
長期從事地震地質、地殼形變和地震預報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參加和主持過國家科委、中國地震局和天津市等省、部級的各類基金課題和研究項目十餘項;例如主持的多個地震聯合基金項目《華北地區垂直形變場和現代構造運動》、《華北平原全新世構造運動和地震危險性預測-使用GIS技術和統計地貌學的方法》和《華北新生代裂陷區成果的地震構造研究和地殼形變趨勢性參考基準問題》;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均取得了成功,並獲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例如首次對地殼垂直形變場和其演化特徵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地殼形變場的活動特徵與地震活動相對應的認識,積極將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方法套用於平原等地區活動構造和地震危險性的研究。
長期從事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多的成果。例如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津地面沉降災害的評估、預測及對策》等等。是天津平原地區埋藏的古地震遺蹟主要的發現者和研究者,比較深入地研究黃河遷徙北流與華北平原地震活動等問題。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較顯著,如第一次取得了比較科學、準確的天津地區構造沉降背景數據,提出了黃河北流的新構造背景等。
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礎上,近期提出了河北平原西部全新世中-晚期期曾經發生過隕石雨的衝擊事件。造成了重大的天文-地質災害,形成了白洋淀流域的特殊地貌現象,這一認識提出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有關研究文章即將發表。
近20年間在國內外有關刊物上發表的有關上述領域的學術論文近50篇,絕大多數為第一作者。有代表性的如下,北京地區水平形變及其構造含義 《地震地質》 VOL.6 NO.4 ; Analysis of the Recent Tectonic Activity in Jiangsu- Shangdong-Anhui area, China Earthquake Prognostics Proceedings Form the 2nd international seminar held in Berlin ; 黃河北流與華北平原地震活動 《災害學》 3期; 天津地區地面沉降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地理學報》49卷4期; 華北地區地殼垂直形變場及動態演化特徵《地震學報》17卷2期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