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祝晨(1882~l967)
名王世棟,綽號“王大牛”。山東齊河人。1909年畢業於山東優級師範學堂。1912年任山東提學司科員,後改任省教育報主編。1913年秋,會同劉冠三等創辦濟南私立正誼中學。1915年任聊城省立第二中學校長。1918年秋被選為省議會議員。後回故鄉捐獻私產,創辦強恕學校。1922年任濟南省立第一師範校長。1925年12月因發表救國救民的演講被撤職。1927年1月,入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結識了周恩來、董必武。繼而隨革命軍到武漢,入黨義訓練所受訓,結業後,服務於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農民運動促進會。1928年先後在曲阜省立二師、濟南省立一師等校任教。1929年參與領導排演《子見南子》劇,反對封建禮教,一時轟動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山東聯合中學學生徒步到湖北、四川。1943年任教於綿陽國立六中。1946年後在濟南齊魯中學等任教。濟南解放後,任濟南中學(後改為濟南一中)校長。1950年1月後,任濟南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及其協商委員會一至三屆副主席,山東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省政協副主席。並當選為第一、二屆山東省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王祝晨先生(1882-1967)是山東教育事業的先驅者、民國初年“山東四大教育家”之一,畢業於山東優級師範學堂,曾先後在山東省立一師附小(濟南師範學校附屬國小)、山東省立一師任校長。
2 王祝晨,
本名王士棟,字祝晨,1882年出生,山東齊河人。幼年讀私塾,智力超群,博聞強識,有“神童”之稱。1902年中秀才,1904年考取山東師範學堂,時年22歲。1905年,山東師範學堂設立分類優級科,培養中學和中等師範學校教師,聘用的教師多數是中國學界名流,有不少是日本留學生。王祝晨惜時如金,刻苦鑽研,學問大有長進,老師們對他十分器重。他曾經擔任班長,為同學服務一絲不苟,很受敬重。學習之餘,王祝晨常與同班同學鞠思敏(民國初年“山東四大教育家”之首)、於明信(民國初年“山東四大教育家”之一)等人縱論國家大事,表現出以教育復興中國的強烈願望。
1919年王祝晨任山東省立一師附小主任(校長)。
山東省立一師附小(濟南師範師範學校附屬國小)是省立一師學生的實習園地,分初小和高小兩部,當時規模比較大,但教學內容和方法還比較陳舊。教師是清一色的男教師,學生是清一色的男學生,教材是清一色古文教材。這些都阻礙著國小教育的發展。王祝晨任主任(校長)後,對附小進行了三方面的革新:第一,在社會上公開招聘女教師,並實行男女同工同酬;第二,公開招收女學生,實行男女生同校;第三,推廣白話文教學,採用白話文教科書。上述三項改革,在山東國小教育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
為了辦好附小,王祝晨還親自率領附小教師利用暑假機會,去北京、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國小參觀學習,並聘請印度詩人泰戈爾,美國教育家杜威以及國內知名人士胡適、冰心、周作人、楊杏佛、李石嶺等人來附小講學。此外,在他的帶領下,省立一師附小還成立了國小教材研究會,自編白話文活頁教材,成為山東省白話文教材的編輯中心。
著名詩人臧克家曾深情回憶道:“我們的老‘牛’校長從事教育工作四五十年,這是多么崎嶇多么漫長的一條道路啊。老‘牛’校長闖關似的,也闖過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1927年大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因襲照搬,開一代新風,艱苦奮鬥、不屈不撓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一站就是數十年,這是容易的嗎?這是人人能辦到的嗎?我親愛的老‘牛’校長,我忘不了你給我的思想教育,我常常因為想到你而產生一種精神力量。”(摘自2002年5月12、19日星期日的《濟南時報》)。當代我國著名的書法家歐陽中石教授曾為王祝晨的傳記題寫書名,並賦詩:“堂堂正正憨如牛,笑罵劉三小賊頭。指點亂臣明大道,身同太史立春秋。”
王祝晨以嚴謹的治學態度、艱苦樸素的精神從事教育事業幾十年,始終堅持進步立場,並不斷改革,為山東的教育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