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傳略
1949年生於上海。20世紀60年代末作為知青赴安徽鳳陽插隊6年。她的第一部兒童文學作品《老水牛的眼睛》1978年12月出版,後來以“知青文學”進入文學創作領域,長篇知青小說《生活的路》開知青文學之先河,曾得到當時文壇泰斗茅盾的鼓勵與支持;書出版後曾震動海內外,也奠定了她在中國文壇的地位。先後創作《女巫》、《嗚咽的瀾滄江》(均為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等大量的長篇小說以及中短篇小說、散文。自傳體長篇小說《摯愛在人間》(華夏出版社出版)獲“八五”期間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她的《流血的太陽》《竹林村的孩子們》等兒童文學受到好評。最近幾年,致力於青春文學、校園文學的探索,2005年初向讀者奉獻新作《今日出門昨夜歸》等。王祖鈴現為國家一級作家,上海市作協專業作家。她先後在少年兒童出版社、上海文學編輯部、上海市作家協會工作。
作者以寫作知青小說享譽文壇,1979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生活的路》,暢銷超過100萬冊,轟動了海內外,被稱為中國“知青文學第一人”。主要作品還有長篇小說《嗚咽的瀾滄江》、《女巫》、《摯愛在人間》等。近年,又推出了《今日出門昨夜歸》和《靈魂有影子》這兩部青春系列小說。
王祖鈴20年前文學創作班的同學,許多早已功成名就,比如張抗抗、王安憶、葉文玲、葉辛、蔣子龍等。但王祖鈴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她經常去中學和學生們交流,參加學生們的文學社團活動;她安心住在嘉定的簡屋中創作;她從美國科普作家薩根的《宇宙》,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學家霍金先生的《時間簡史》等書中汲取營養,還迷上了韓國、日本的科普讀物;霍金前不久到浙江大學演講,竹林也跑去聽了。
王祖鈴說,我寫的小說,希望能表現人類的情感,弘揚人類的大愛精神。她的作品更多以表達人類宏大情感為主旨。
獲獎情況
《老水牛的眼鏡》獲全國第二屆少兒文學三等獎,《摯愛在人間》獲全國八五期間優秀長篇小說獎、第二屆特區文學獎,散文《我是一頭駱駝》獲全國第八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一等獎、《夢之魂》獲首屆韓愈杯散文大賽一等獎及1995年中國改革潮報告文學徵文優秀作品獎、《中華赤子胡秋原》獲第七屆《上海文學》優秀作品獎,《夜明珠》獲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81年-1982年優秀作品二等獎。
主要作品
《老水牛的眼鏡》少年兒童出版社 1978年
《生活的路》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年
《苦楝樹》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女巫》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3年
《嗚咽的瀾滄江》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5年
《摯愛在人間》 華夏出版社 1994年
《摯愛在人間》(英文版) 遠東出版社 1995年
《晨露》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84年
《夜明珠》 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1982年
《流血的太陽》 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8年
《竹林村的孩子們》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8年
《脆弱的藍色》 明天出版社 2001年
《靈魂有影子》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05年
《女巫》(完整版) 灕江出版社 2006年
部分作品介紹
《老水牛的眼睛》少年兒童文學出版社 1978年、《生活的路》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年 、《夜明珠》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1982年、《摯愛在人間》 華夏出版社 1994年、《流血的太陽》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5年9月 。
《老水牛的眼睛》
本書是一本現代題材的少年兒童散文集,其中“老水牛的眼睛”一文,獲得全國第二屆少兒文學三等獎。書名取自這篇散文的名字。書中配有插圖,圖文並茂,根據小孩子閱讀的特點進行編輯,所以深受少年兒童喜愛。
《生活的路》
本書是文革後第一部反映知青生活的長篇小說。作品描寫的是“四人幫”橫行時期,知識青年在生活道路上的鬥爭和探索,著重描寫女知青娟娟滿懷熱情和理想,卻遭受迫害、含冤而死的悲慘經歷,令人嘆息;同時也塑造了立志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的青年梁子的形象,不失質樸。
本書曾起名為《娟娟啊娟娟》,後改名為《生活的路》。
《夜明珠》
這是作者寫的一個兒童文學小說。故事發生在江南水鄉竹林村的某一年春天將要結束的時候。在三年級同學阿明和同學阿芳、“鴨子”“小姑娘”中發生的一些日常生活故事,以及和一頭老水牛、魚鷹等的交往故事。其中最為深動的是,當女同學阿芳為了救一個比她小的孩子,瞎了眼睛;阿明和“鴨子”“小姑娘”等同學為了幫助她治病,竟然信了傳說中的大海里的夜明珠能治病,就撐著小船到東海里去尋找……
《女巫》
《女巫》是一部反映中國農村生活的長篇巨著。它通過江南漳涇河畔一個村落從清朝末年到20世紀80年代這半個多世紀的蛻變,描摹出苦難漫長歲月中農民,特別是婦女掙扎擺脫封建主義桎梏,尋求命運歸宿的殘酷歷程。
小說塑造了須家宅上上下下男男女女眾多人物形象,而其中居中心位置的,一個是須二嫂,一個是阿柳(須柳生)。
須二嫂,也就是“女巫”這一形象。須二嫂本名李銀寶,是貧苦農民篾竹阿狗的女兒,小時候天真爛漫,純潔善良。外婆、父母的疼愛,小夥伴殷來的友誼,大自然的美景,使她的童年充滿陽光。然而,在她漸漸長大的過程中,命運卻逐漸向阿狗這一家人施展了它的淫威。在日寇戰火中,他們先是失去了兒子金寶,又被阿柳兄弟侵吞了部分家產;解放後,又因買了阿柳的“上當田”而在隨後的土改中被劃為富農,一家人從此陷入了萬劫不復的被專政的厄運。父親慘死,母親被誣為敵特嫌疑犯。銀寶與母親一道承受著人們對“四類分子”的種種凌辱。“大躍進”期間她無奈嫁給了須家宅“憨兮兮”的須二哥。1962年春,飢餓的母親因為偷了一點麥穗被大隊民兵抓去。為救出母親,須二嫂被迫滿足了覬覦她已久的大隊支書阿柳的獸慾。“一度以死抗爭的事,現在跪著應允了。”母親還是餓死了,死前痛悔以前沒讓丈夫去找阿柳報仇,沒有去殺人放火。強烈的復仇欲望在須二嫂心中紮下了根。埋葬了母親後,她就偷刻了兩個小桃人,分別寫上仇人阿柳、阿桃兄弟的名字,用針扎在小桃人心窩上,每日裡虔誠地禱告和詛咒,她堅信,“只要她咒下去,就會讓一切該死的死去,讓一切不該死的活過來--她的阿哥,她的父母,全因世事顛倒而重新生存於世,而乾盡人間惡事的阿柳們將墜入阿鼻地獄,萬劫不得人身!”當須家宅人懼怕這個天天念咒的“女巫”而要拆掉她的屋頂時,她壓抑已久的怒火如火山般爆發,憤而控訴道:
好啊,你們都知道了!你們給我聽好--我跟須柳生一家有三代血仇!現在,我夠不上他。他有權有勢,老子退了兒子上。這世界永遠是他的天下。我……我一個女人,沒有辦法,可我看透了,人的世界不公道,神的世界也不公道,所以我要用巫的世界、魔的世界來懲罰他!
真是字字血,聲聲淚,一個因出離憤怒而變得無所畏懼的“復仇女神”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儘管這種抗爭顯得那樣軟弱無力,卻仍然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力量。
阿柳是須家宅的最高統治者,是集族長、村長、村黨支部書記於一身的鐵腕人物。18歲的阿柳已經是一隻“騷動不安”的“會打雄的小公雞”了。作家這樣描寫道:
這時的阿柳,虛歲才交18,卻比豆腐阿狗高過一頭,粗粗的脖頸,壯壯的身軀,紫黑臉膛上目如臥弓、眉如旋螺,走起路來,頭昂得高,胸挺得直,兩片薄嘴唇半張著,唇下的茸毛黑黑軟軟地蜷曲著,沒事到處闖蕩,猛丁吼一嗓子能把人嚇一哆嗦。人都說這是一隻剛會打雄的小公雞,見什麼追什麼,連叫出的聲音都是騷動不安的。
大權在手的阿柳在須家宅盡情地宣洩著變態的獸慾。阿柳在明華母子孤立無援之際像老虎一樣蹂躪了明華娘,又無恥地占有了自己的寡嫂阿桃娘子,三天后,阿桃娘子就淹死在北池甸子。他甚至還在陪公社書記喝酒回來的夜晚,趁兒子明華指揮抗洪離開後,強姦了自己未來的兒媳婦--知青葉鍈。他還在大隊書記的宿舍里,威逼須二嫂跪著滿足了他的獸慾……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裡,在嘹亮雄壯的語錄聲里,在匕首一般雪亮的閃電中,阿柳把一種不是人類的情慾發泄得淋漓盡致、天怒人怨。多行不義必自斃,晚年阿柳因得知當年自己親手殺死了親生兒子而惡夢纏身,以至精神分裂,最終被女巫須二嫂咒死在大柳樹上,舌頭拖得老長,形容恐怖。統治須家宅近半個世紀的阿柳書記終於結束了他醜惡的一生。
《摯愛在人間》
本書講述的是被海峽分隔數十年的一對父女從相逢、相別再到永訣的故事。小說以紀傳體的形式和意識流的手法,在父女重逢的雨中、路上和家裡,巧妙地穿插了他們各自的人生苦難、成長經歷和心路歷程。故事是真實的。在特定的歷史年代,這樣的故事也許很普通、普遍,然而敘述者刻骨銘心的心理體驗,將苦難的女兒沒有愛、渴望愛、擁有愛到失去愛的人生經歷,尤其是沒有愛的悲哀,刻畫得驚心動魄。“摯愛”是雙向的,既有女兒對父親的依戀,也有父親對女兒的深愛;“摯愛”又是多層次的,愛親情,更愛這片養育他們的土地。父親在海峽的那一邊,幾十年來對女兒、對母親的牽腸掛肚,全部包含在對故土的深愛之中;“摯愛”的體現方式還是多樣的,女兒對父親的愛是無比的依戀,在重逢時卻如此堅強,沒有任何抱怨;父親對女兒的愛是深沉的,卻表現得嚴厲而瑣碎。愛的反面是沒有愛。在女兒林男成長過程中,她所遇到的艱難、險惡和虛偽的人生情境,多次將她推向異常危險的人生邊緣。然而,正是沒有愛的悲哀,才襯托出了人間有愛的無比珍貴,正是人間仍舊有愛,才讓她一次次渡過難關,堅實地成長。
《流血的太陽》
童年生活有如朝霞一樣絢麗多彩,但阿毛、阿雪他們的童年卻因日本鬼子入侵蒙上了苦難的陰影。然而苦難中有戰鬥,也充滿了人情、友情和愛。你看,孩子們秘密餵養一頭小馬狗,他們將它視如珍寶,但卻用它去營救阿雪姐姐的生命,阿狗的爸爸是漢奸,孩子們對他恨之入骨,而當何狗失去爸爸時,卻對他充滿了友誼和愛……本書衝破以往描寫傳統題材的窠,用兒童的目光和情緒反映那個時代的生活和故事,給人一種全新的感覺。
王姓名人盤點(二)
盤點王姓當中一些在各行各業有著突出成績的人物,包括教師,研究員,科研人員以及機關幹部等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