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歷
1995—2000,《中國科技獎勵》雜誌編委。華中理工大學科學技術協會理事。
1980年—1994年,華中理工大學科研處工作,主要從事科研管理、科技管理與科技政策研究,先後任科長、副處長、副研究員。
1995年—2000年,華中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1994年— ,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1998—2003華中科技大學文學院哲學系教授,2002年起任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繼續從事科技管理與科技政策研究。
2008年6月——2010年3月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教務長兼教務處長;
2010年3月——2010年10月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副校長兼教務處處長;
2010年10月至今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副校長兼科技處處長。
獲獎情況
主持或參加完成的科研項目及獲獎
1、工程熱物理及能源利用學科專家信息管理系統,1990—1991年,王炎坤等,課題副組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992年12月5日通過專家鑑定,國內領先水平。
2、關於我國科技獎勵機制研究,1991—1992年,王炎坤,項目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992年12月完成,發表論文14篇,出版專著1本。1999年教育部組織評審:國內領先水平。
3、關於國家科技獎勵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研究,國家科委、國家教委下達,1989年完成科研報告,發表論文1篇,王炎坤主要參加者。
4、我國基礎研究體制改革研究,國家科委下達,1985年完成科研報告,主要參加。
5、微機輔助科研計畫管理系統研究,1984—1985年,王炎坤等,校基金項目,1985年鑑定並獲校科技成果三等獎。項目主持。
6、高載頻差動變壓器位移感測器及JDW-1位移遙測儀,1974—1977年,中國科學院下達,1983年獲國家發明三等獎,王炎坤為主要參加者。
7、湖北省屬高校科研項目立項評價指標體系,1993年-1995年,王炎坤,項目主持,湖北省教委下達。
8、高校科技成果狀況評估與研究,1994年-1996年,王炎坤,主要成員,國家教委下達。1997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9、高校科技管理與運行模式及規範的研究,1995—1996年,排名第二。湖北省教委下達項目,1996年12月通過湖北省科委鑑定:國內領先水平。
10、對國家級科技獎勵評審專家的調查與統計分析,1998年。王炎坤,副組長,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下達。
11、市場經濟下我國科技獎勵體制與運行機制的研究,1996—1999年,王炎坤,項目主持,國家科委軟科學課題(95036)。
12、整合與更新:計算機學科本科教學的改革與建設。1995—1996年,校教改項目。排名第二。1997年獲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13、高校科研群體科研目標任務的指標體系及考核方法,1999-2000年,王炎坤,項目主持,華中科技大學校基金項目。
14、科技成果管理與智慧財產權制度比較研究,2001-2002年,王炎坤,項目主持,國家科技部2001年第一批重點項目(2001EP030003)。
研究論文
1、論時間效應及其與科技獎勵的關係,王炎坤,鍾書華,《科研管理》,1993年第1期,湖北省1994年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
2、科技獎勵與成果推廣,王炎坤等,《自然辯證法通訊》,1992年第6期,科技成果轉化及廠校合作問題首屆國際研討會,廣州,1992年5月(收入論文集),1994年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3、高校科技人員聘任考核若干問題,王炎坤,《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1期,湖北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會第三屆學術年會,大會宣讀(評為優秀論文)。1992年8月。
4、高校科研與專利管理,《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第4期。
5、博士點基金課題的管理研究,王炎坤,《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6、科技獎勵中的經濟效益考核問題,王炎坤,《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3年第1期。
7、論科技獎勵的競爭機制,王炎坤、鍾書華等,《科學管理研究》,1992年第4期。
8、從獲獎成果看高校的科研工作,王炎坤,《研究與發展管理》,1991年第4期。湖北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評為優秀論文,收入論文集)。京山,1991年8月。
9、高等院校要重視專利的申請,王炎坤,《科技管理研究》,1991年第5期。
10、論高校博士點基金課題申請質量控制,王炎坤,《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
11、我國科技獎勵設定若干問題探討,王炎坤、鍾書華,《研究與發展管理》,1992年第4期。
12、科技獎勵中的時空效應,王炎坤、鍾書華,《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92年第11期。
13、試論技術成果的展覽交易,王炎坤,《高校行政管理》,1989年第4期。
14、高校科研計畫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研究,王炎坤,《高校行政管理》,1990年第4期。
15、關於我國科技獎勵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王炎坤等,《研究與發展管理》,1990年第4期。
16、工程熱物理學科專家系統的研究,王炎坤等,《中國科學基金》,1991年第1期。
17、科技獎勵評審的幾個問題,王炎坤等,《研究與發展管理》,1993年第2期。
18、論專利管理與代理在推動專利事業中的作用,王炎坤等,《高校行政管理》,1992年第1期,湖北省高校智慧財產權研究支第二屆學術年會。武漢,1991年7月。
19、高校科技運行體制與價值觀的互動,王炎坤,《中國科技獎勵》,1994年第4期。
20、通過聯辦、獨辦科技企業,加快科技與經濟結合,王炎坤等,《研究與發展管理》,1994年第4期。
21、科技進步獎的分配對高校科研的影響及對策,王炎坤等,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2期。
22、高等學校科學研究中的協同合作探析,王炎坤等,《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
23、專家系統中專家權威性量化模型的研究,王炎坤等,中國科學基金,1992年第 期。
24、科學獎勵制度形成的歷史依據和理論依據,王炎坤等,《自然辯證法研究》,1993年第1期。
25、我國高校科研運行體制的變化及分析,王炎坤,《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2期。
26、關於高校職稱評審的若干問題思考,王炎坤,《領導科學論壇》,1996年第4期。
27、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的政治考核、黨組織作用問題,王炎坤,《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
28、科研行為機制與科研人員對精神與物質的追求,王炎坤,《自然辯證法研究》,1996年第11期。
29、我國科技獎勵的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的現狀分析,王炎坤,《自然辯證法通訊》,1997年第4期。
30、科技獎勵的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影響之比較,王炎坤,《科研管理》,1997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科技管理成就》1997年第5期全文轉載。
31、試析科技獎勵中“承認”的實質,王炎坤,《自然辯證法研究》,1996年第2期。
32、計算機專業教師隊伍建設若干問題,王炎坤,《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33、計算機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措施與建議,王炎坤,《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教育思想研究專刊。
34、獲獎科技成果的轉化現狀分析及促進轉化的政策建議,王炎坤,《科研管理》,1998年第2期。
35、試探科技獎勵的本質,王炎坤,《科學學研究》,1996年第2期。
36、我國民間科技獎勵的產生、特點及影響,王炎坤,《科技導報》,1996年第7期。
37、湖北省普通高校科研項目評審指標體系研究,王炎坤,《研究與發展管理》,1996年第5期。
38、科技獎勵異議現象與根源,王炎坤,《中國科技獎勵》,1996年第2期。
39、關於科技成果推廣獎的設立,王炎坤,《中國科技獎勵》,1997年第1期。
40、關於改進我國科技進步獎的建議,王炎坤,《科技進步與對策》,1997年第5期。
41、我國科技獎勵研究概況,王炎坤,《中國科技獎勵》,1996年第2期。
42、實行工作目標責任制,促進院系工作全面發展,王炎坤,《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43、教師科技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與套用,王炎坤,《高等教育研究》,1998科技管理專刊。
44、高校緊俏專業建立教學課程組的嘗試,王炎坤等,《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45、科技獎勵的效應理論,李曉立,王炎坤,《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8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科技管理與成就》1998年第 期全文轉載。
46、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作指導,促進信息學科的快遞發展,王炎坤 李崇閣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增刊。
47、高校科研經費績效計畫的定量方法,王炎坤等,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2年第3期。
48、科技成果管理與智慧財產權制度的關係,王炎坤等,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第6期。
49、關於智慧財產權制度的功能分析,劉桂芳、王炎坤,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年第9 期。
50、科技成果管理的成績及存在的問題,王炎坤等,科技與法律,2002年第2期。
51、中外科技獎勵制度比較,王炎坤,鍾書華,中國科技獎勵,2002年第1期。
52、中外科技獎勵制度的文化背景分析,王炎坤,鍾書華,中國科技獎勵,2002年第2期。
53、構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獎勵體系,劉桂芳、王炎坤,中國科技獎勵,2002年第4期
54、加強我國科技活動中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若干思考,王炎坤等,研究與發展管理,2003年第2期。
55、科技成果管理與智慧財產權制度的比較,《自然辯證法研究》,王炎坤等,2003年第2期。
專著
1、《科技獎勵的社會運行》,王炎坤、鍾書華、張宣平等著,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
2、《科技獎勵的理論與實踐》,副主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1996年。
3、《激勵論》,與鍾書華合著第15章,華夏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