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王屋山脈]

王屋山[王屋山脈]
王屋山[王屋山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屋山是中條山的分支山脈。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山西晉城市陽城縣、運城市垣曲縣等市縣間。為《列子》載《愚公移山》的故事處。山勢巍峨,林木繁茂。多道觀宮廟。南麓有愚公洞、愚公井、愚公壑等勝跡,並有挖掘痕跡。陽城縣南的鰲背山、析城山、砥柱山均屬王屋山系。

王屋山風景區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的濟源市,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岳,南臨黃河,是中國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

一謂“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宮,故名曰王屋也”。一謂“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

王屋山絕頂海拔1715.7米,相傳為軒轅氏黃帝祈天之所,名曰"天壇"。

王屋山因愚公移山的故事因而家喻戶曉。同時,王屋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風景區,於2006年申請為世界地質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珍稀動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

基本信息

地質地貌

黛眉山紅岩嶂谷群 黛眉山紅岩嶂谷群

王屋山的總體地貌分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平原五部分,中 山區起伏多變的遠峰近巒,險峻恢宏的懸崖峭壁、深邃幽靜的溝谷溪潭,各種動態的飛瀑走泉,在低山、丘陵的襯托下,有時像琵琶遮面,雄偉中又不失幾分朦朧與神秘;而它與開闊、規則、整齊、坦蕩的平川田園風光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總體特徵表現為統一中有變化,變化中有統一,節奏感強,頗賦詩的旋律,畫的韻味,它的航測鳥瞰效果為明暗對比強烈,陰陽交替複雜;肌理清晰,立體輪廓明顯;曠中有奧,奧中有曠,曠奧兼具,其美學價值是很高的。

王屋山具有特殊科學意義、稀有性和美學價值的,能夠代表本區乃至整個華北地區的地質歷史。特定階段的地質事件和地質作用的典型地質遺蹟所組成。王屋山分布的太古宇林山群、古元古界銀魚溝群、長城系西陽河群、薊縣系汝陽群地層和嵩陽運動、中條運動、晉寧運動系統地反映了古大陸增生、拼接和裂解的全過程,是這一時期極為重要的超大陸地質事件,具有世界對比意義。

王屋山地質博物館 王屋山地質博物館

王屋山出露齊全的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層層序完好的自嵩陽運動以來的八次造陸、造山運動遺蹟,詳細地記錄了自25億年 以來,華北地區地殼的海陸變遷過程,依然一部記錄於石頭上的、天然的“地質史書”。

在古大陸碰撞拼接的背景下,導致王屋山在中條期褶皺構造十分發育。在王屋山的天壇山,由不整合面形成的大絕壁雖經改造,殘跡猶存;尤其是兩期不整合面的“T”形交匯,更是中國國內少有、世界罕見。在下元古界銀魚溝群的大理岩中,發育了一種與矽化木形狀相似的典型構造遺蹟,稱之為“席筒狀構造”這種構造在地質文獻中尚未記載。

氣候特點

王屋山 王屋山

王屋山由於受地形和季風的影響,光、熱、水時空差異明 顯,春季溫暖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乾冷少雪。

年平均氣溫平原區14.4℃,淺山丘陵區13.2℃—14.3℃,北、西部太行、王屋山區低於10℃。

特色物產

王屋山古建築 王屋山古建築

複雜的地質 地理背景,系統的地層層序、岩石組合、結構構造和古生物化石以及豐富的礦產資源、生態資源和人文資源,使王屋山成為儲存地質信息的“資料庫”。

千年銀杏樹也叫白果樹,為中國五大銀杏樹之一,有“中國植物活化石”之美稱。它為西漢時期所植,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樹高45.7米,樹圍9.45米,被當地人稱作“七摟八拐棍”。它的果實和葉子都是很好的中藥材,果實大補、銀杏葉製成的銀杏茶對治療高血壓、冠心病、頭暈目眩都有很好的療效,銀杏葉還有一個奇妙的作用就是把它加在書里,作為書籤使用,可以防蟲柱。

人文歷史

王屋山主峰海拔1715.7米,主峰之巔有石壇,據說為軒轅黃帝祭天之所,“黃帝於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經》《陰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黨,自此天壇之始也”。故又稱天壇山。

魏華存《清虛真人王君傳》稱其師王褒得道後,被封為“太素清虛真人,領小有天王、三元四司、右保上公,治王屋山洞天之中”。故王屋山又稱小有清虛之天,被列為十大洞天之首。杜光庭《天壇王屋山聖跡記》云:“元始天王曰:夫小有洞天者,是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總首也。”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十大洞天》曰:“第一王屋山洞,周回萬里,號曰小有清虛之天,在洛陽河陽兩界,去王屋縣六十里,屬西城王君(王褒)治之。”

道教何時傳入王屋山,已難稽考。南北朝以前,僅見若干道士居此山服丹成仙的傳說,《真誥》卷五云:“毛伯道、劉道恭、謝稚堅、張兆期,皆後漢時人也。學道在王屋山中,積四十餘年,共合神丹。毛伯道先服之而死,道恭服之又死,謝稚堅、張兆期見之如此,不敢服之,並捐山而歸。去後,見伯道、道恭在山上。二人悲愕,遂就請道,與之茯苓持行方,服之皆數百歲。”

王屋山中的河流 王屋山中的河流

唐代是王屋山道教的興盛時期,有一大批道士居此修道。 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司馬承禎奉召入京師,旋命於王屋山置陽台觀以居之,曾於此處著《修真秘旨》十二篇行於世。至開元二十三年卒,享年八十九,葬於王屋山西北之松台。

王屋山在唐代還建有大批宮觀。主要者有:上方院,傳說軒轅黃帝曾於此處訪尋四山,故原稱上訪院。司馬承禎初來王屋時,居紫霄峰,唐睿宗詔其居此,遂改名上方院。金末重修。奉仙觀,在濟源縣城西北,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創建。白雲道院,為紀念司馬承禎(號白雲子)而建,始建於唐,至明尚存。AH靈都觀,唐玄宗於天寶二年(公元743年)為玉真公主(睿宗之女) 所建,御書靈都觀額。

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升觀為宮,蒙古海迷失後二年(公元1250年),加靈都萬壽宮。AI清虛觀,創於唐,後升觀為宮,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至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間重修。此外,還有青羅仙人觀,三清殿,山神廟,太山廟等,蓋皆建於隋唐。

宋代,王屋山道教續有發展,除原有宮觀外,宋代又新建紫微宮。據雍正《河南通志》卷五十載,紫微宮在濟源縣西北一百里王屋山下,宋紹聖(公元1094~1097年)初創建,元大德(公元1297~1307年)間重修,明天順元年(1457)再修。LB金元是王屋山道教又一興盛期。先後有大批全真道士居此修道。王志祐,號棲神子。少業儒,長慕玄理。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至王屋山。時陽台觀已遭貞祐二年(公元1214年)兵火,盡為廢墟,邑令請其主持重建。經十二年,工成而卒,年八十八。

黃河八里峽峽谷地貌 黃河八里峽峽谷地貌

金元時期,對王屋山原有宮觀進行 重修,又增建有若干宮觀。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至蒙古太宗十一年(公元1239年),道士王志祐重建陽台觀,工成改觀為宮,稱陽台宮。LH金泰和、崇慶(公元1201~1212年)間,又於陽台宮之左,新建通仙觀。元好問《通仙觀記》曰:“通仙觀者,初為泰和道院,郝志樸實居之。崇慶癸酉(公元1213年),以恩例得今名。始大為崇建,堂宇廊廡,齋廚庫廄,以次而具。”LI蒙古太宗十三年(公元1241年)宋德方去王屋山,見許多宮觀殘壞,乃選派弟子住此山,相繼重修了天壇、三清殿、上方紫微宮,其再傳弟子陳志忠又在其後重修了清虛宮。

明清時期,住山道士不見記載。此後,經歷道教衰落期,大部宮觀廢圮。至今僅存陽台宮、奉仙觀若干建築。陽台宮內有玉皇閣、三清殿等。奉仙觀內有山門、玉皇殿、三清大殿等。

千百年來,王屋山不僅是道家人物採藥煉丹,修身養性以求得道成仙之地,它還以其集雄、奇、險、秀、幽於一體的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的帝王將相,文人墨客來此尋幽探勝、陶冶情操,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皆遊覽於此,留下許多摩崖石刻和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詩仙李白有“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大詩人白居易也盛讚“濟源山水好”。

旅遊特色

風景區

王屋山美景(1) 王屋山美景(1)

王屋山又是中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於2006年 申請為世界地質公園。總面積265平方公里,分7個景區,125個景點。 主峰天壇山海拔1715米,是中華民族祖先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世稱“太行之脊”,“擎天地柱”。

陽台宮在王屋山腳下愚公村的西側,是王屋山旅遊線路的起點。現存的建築是自南而北,依山就勢,由低到高,錯落有致。陽台宮現存的主體建築三清殿和玉皇閣為明正德年間重修。最為遊人矚目的是三重檐閣式建築玉皇閣。主體建築上的幾十對石刻柱子,使這座宗教聖地成為石刻藝術的殿堂;柱子上刻有翻滾的雲龍、朝風的百鳥、鬧梅的喜鵲、牧羊的蘇武;過海的八仙、戰蚩尤的黃帝等,無一不初期如生,呼之欲出。陽台宮內蒼松翠柏,鬱鬱蔥蔥,其中的一株七葉菩提樹,樹圍近3米,高14米,傳為唐代所留。

王屋山森林覆蓋率98%以上,珍稀動物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和研究價值。是一處有萬年文化積澱、千年道教文化傳統的融人文、自然於一體的品位極高的山嶽風景名勝區。

地質博物館

王屋山美景(2) 王屋山美景(2)

王屋山地質博物館是王屋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科普教育基地,是進行科普宣傳和地學教育的重要場所。

展廳與廣場相結合,形成室內外穿插流動的空間,展示地球演化、生命進化和王屋山地質歷史。從入口廣場拾階而上,一步跨越千萬年,登太古宙台階,進入元古宙廣場和地球館,了解地球結構和組成地殼的岩石、礦物;在古生代廣場和海洋館,瀏覽遠古時期的海洋沉積和海洋生物,感嘆滄海桑田的歷史巨變和大自然的造化神工;在矽化木館,觀看林立上億年的大型矽化木,在中生代廣場和恐龍館,看火山噴發的神奇,聽恐龍滅絕的悲鳴;在多功能館,人機互動,盡攬地質史書、王屋美景。

黛眉山地質博物館 黛眉山地質博物館

黛眉山 地質博物館位於龍潭大峽谷五龍廟東側,是黛眉山世界地 質公園地質遺蹟保護、展示和地學科普的基礎設施,屬公益性建設項目。該工程建築面積1980平方米,投資560萬,為全框架、全現澆結構。通過招標,由洛西建築公司承擔土建,洛陽新洋裝飾公司承擔布展。內設交流大廳、綜合廳、黃河廳、古海洋廳、峽谷廳、黛眉廳和多媒體廳七大展區,通過聲、光、電、實物等展示形式,展示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地質風貌。該工程於2008年4月開工興建,將於2008年9月下旬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黛眉山地質博物館建成後,將成為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新亮點,在地質科學普及地質遺蹟保護方面將發揮巨大的社會效益。

焦作市著名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