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1529)
正文
明代大臣、哲學家。初名雲,字伯安。因築室於故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浙江餘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進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1506)以兵部武選主事疏救科道言事官戴銑等人,遭劉瑾陷害,謫貴州龍場驛(在今貴州修文)驛丞。始悟心性之學。五年劉瑾伏誅,起為廬陵(今江西吉安)知縣。後遷考功郎中,擢南京太僕寺少卿,進鴻臚寺卿。十一年擢右僉都御史,授南(安)、贛、汀、漳諸州巡撫,行十家牌法,選民兵,鎮壓大庾、樂昌、郴州農民起義。十四年率吉安知府伍文定等平定宸濠之亂。嘉靖初,拜南京兵部尚書。論功,封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以父喪守制,日與門人講說良知之學,嘉靖六年詔以原官兼左都御史,兩廣總督兼巡撫,鎮壓大藤峽起義。七年(1528)十月以疾劇請歸,十一月廿九日卒於南安(今江西大余),隆慶初,贈新建侯,諡文成。王守仁在哲學思想上,許多重要觀點與朱熹對立,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提出“致良知”的理論體系,世稱陽明心學。在宇宙觀上,認為“心外無物”,人心(即良知)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的主宰,客觀事物只是人的意念的體現。在認識論上,認為“心外無理”,人們先天固有的良知就是知識的源泉和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因此,人的認識,只需要內求諸吾心,而不應外求諸事物。他所謂的“行”,是指意念的發動,“知行合一”就是以知代行,把知和行合一於內心。在倫理觀上,認為“天理人慾不並立”,只有去掉私慾,良知(封建倫理道德)才能顯露流行,國家才能治平。在政治觀上,提倡天下一家的“萬物一體”說,力圖調和階級的對立和鬥爭。他的學說深得統治者讚賞,弟子遍各地,形成陣容強大的陽明學派。陽明心學雖然起過某種衝擊聖賢偶像的積極作用,但空談心性之風流行,也影響了明中葉以後學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其著作有《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