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介之(1606~1686) 字石子,一字石崖,號耐園,又號鏗齋,明湖廣衡陽人。王夫之長兄,4歲隨之開蒙,崇禎十五年(1642)與夫之同舉於鄉。對當時士人競相空談,以聲譽相高的風氣極為不滿,嘗對夫之云:“此漢季處士召禍之象也。文章道喪,不十年而見矣。”(《姜齋文集·石厓先生傳略》)律己極嚴,時家境貧寒,無力治裝赴京會考,觀察金九陛登門拜訪,示意一死囚犯家屬願出一千金給介之兄弟,條件是赴京為之求情,既可使罪犯免死,亦可助介之兄弟成行。此事被介之、夫之嚴拒,並說如果此人逃脫死刑,將來必“禍延於鄉黨”(同上書)。入清不仕,隱居衡陽縣長樂大雲山麓,閉門著書授徒,“煮脫粟,薪榾拙,鶉衣草冠四十餘年”,“與耕鑿屠販之人不相異”。築其居,名“泥堂”。畢生致力於經學,著有《春秋四傳質》、《春秋家說補》、《周易本義質》、《詩序參》、《詩經尊序》等書,其中《春秋四傳質》後被收入《四庫全書》。晚年自題座右銘:“到老六經猶末了,及歸一點不成灰。”
家庭背景
王家文士很多;其父王朝聘(字修侯,衡陽人)曾兩中副榜,後入國子監攻讀;二叔和三叔都是郡文學,三家子弟也多承習詩書,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王介之弟兄三人,長兄王介之為學篤敏,年16補貢生,入縣學8年。明崇禎12年(1639)中鄉試乙榜,奉詔入太學。崇禎15年(1642)中舉,是年冬,偕弟王夫之赴京參加會試,船至江西受阻。次年初折回衡陽;張獻忠事件後,奉母屏跡幽居于衡陽縣長樂大雲山麓,閉門著書授徒,“煮脫粟,薪榾拙,鶉衣草冠四十餘年”,“與耕鑿屠販之人不相異”。
(據《湖湘文化名人衡陽辭典》,甘建華主編,爾雅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