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蒙

開蒙

開蒙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舊時私塾教兒童開始識字或學習。

基本信息

引證解釋

開蒙禮開蒙禮
1.使人們擺脫愚昩
南朝·梁·沉約《瑞石像銘》:“表靈降世,演露開蒙。惟聖仁宇,寶化潛融。”
2.舊時私塾教兒童開始識字或學習;兒童開始識字或學習。
胡適不老》:“向來小孩子開蒙念書,照規矩是《百家姓》、《千字文》、‘四書’‘五經’。”
魯迅朝花夕拾》:“這所謂書,是指我開蒙時候所讀的《鑒略》。”
3.泛指教導初學者。
郭小川夜進塔里木》詩:“再笨的徒弟,也認識開蒙的師傅。

由來

開蒙禮即古代啟蒙教育之初舉行的“拜師禮”。中國是有數千年的文明古國,是個禮儀之邦。從古到今,民間就流傳著周歲兒童“抓周”、學齡兒童“開蒙”、成丁之日的“及笄禮”“加冠禮”(成人)等禮儀習俗。在古代,兒童開始識字稱“開蒙”,開蒙之際要舉行“開蒙禮”,開蒙禮的重要內容是拜孔子。我們在孔廟(文廟)舉行開蒙禮,故稱“開蒙聖禮”。開蒙禮既是祖國傳統的禮儀習俗、禮儀文化,又是當今對孩子一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開篇之筆。參加對象為5-6歲兒童,是幼稚園畢業即將步入國小的孩子。在文廟舉辦生動而莊嚴的開蒙禮儀式,讓孩子從小就認識孔子,感知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德育教育的第一課,將對兒童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行過“開筆禮”,孩子們就正式入學讀書,開始學知識、學做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