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
獅吼豫劇團之所以能夠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主要歸功於戲曲藝術家、豫劇的革新家及教育家樊粹庭(1905—1966)先生。樊先生沐浴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時代春潮,受到了中西文化交匯融合的大學教育,成為一位從事戲曲文化事業的高級知識分子。他棄政從藝,寓教於樂,為繁榮戲曲文化奮鬥了一生,創作改編了58部豫劇劇本,執導上演近百部傳統與現代豫劇。他是集編導、教育、經營、傳播為一身的優秀戲劇藝術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畢生創建的理論對豫劇乃至戲曲藝術更新發展起著直接和間接的指導作用。
成立過程
樊粹庭從事戲曲改革,早在就任河南省教育廳農村教育推广部主任之職時就開始了。他接受教育廳的建議,開辦了豫劇團。通過在開封向教育界及商界募款、集資,設計蓋起一座有特色的頗具新味的舞台,組建藝術隊伍。1934年,在開封相國寺永樂戲院舊址,創建了河南豫聲戲劇學社,這個劇院從劇場設施、劇團管理到文化教育、規章制度、編劇導演等,都有全方位的改革和創新,把豫劇戲班推向正規制劇院演出的新階段。相繼邀請了以陳素真首的杞縣班,以趙義庭為首的山東梆子和老藝人張子林等,組成新的豫聲劇團。制定了前後台工作人事管理、排演業務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在劇目的道白、唱腔、服飾、表演、音樂等方面效法京劇,使豫劇舊貌換了新顏。
1935年3月,他創作了第一部劇作《凌雲志》,歌頌了貧賤不移的思想,在開封一上演便不脛而走,風靡全省。隨後,依次演出《趕花船》、《花打朝》、《春秋配》、《大祭樁》等劇,又編出新劇《柳綠雲》等劇目。1936年上演《滌恥血》、《女貞花》,開始了長期的戲曲改革與創作。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樊先生從北平經天津返回河南商丘朱集車站,召集原豫聲劇院班子,結合當前抗敵形勢和宣傳需要,將豫聲劇院正式更名為“獅吼劇團”,其意是“睡獅怒吼,抗擊外侮”。過去西方列強把中華民族形容為“東方睡獅”,今日這個雄獅要迅速覺醒了。從劇團的更名反映了樊先生以戲曲形式宣傳、激發人民民眾參加抗日救亡工作的滿腔愛國熱忱。重組戲班後,曾先後在亳州、寧陵、睢縣、鄢陵、扶溝等地巡迴演出,募捐抗敵經費,托人轉交河南救國委員會。當時,《河南民報》對此給予“堪稱熱心救國之模範”的高度評價。
歷史變遷
1937年12月,樊先生率團回到省府開封,在南大街光華戲院演出《伉儷箭》與《殲毒計》,這些劇目都是根據抗戰需要創作的新劇。隨著抗日戰爭形勢變化,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轉移,開封即將淪陷。1938年5月,樊先生懷著失去國土的沉痛心情,率部分團員輾轉流離到河南南陽、內鄉縣避難並演出,以後又到國民黨統治區洛陽市,組團上演所編導的愛國劇目,頗得觀眾歡迎。由於時局所迫,樊先生率團於1939年中秋節前後到了西安。“獅吼”劇團一到西安,即受到西安易俗社同行們的歡迎、支持和幫助,稍作休息後即恢復演出活動。
為了培養豫劇後繼人才,於1942年決定在家鄉淪陷區來西安逃難的河南籍兒童中招收25人,連隨團的4人,正式成立“獅吼兒童劇團”。在艱苦困難條件下,聘請京劇團名角韓盛岫為教練,給兒童排練《清風寨》、《盤腸戰》、《九江口》等武功戲,並根據兒童特點,又排練《金山寺》、《雷峰塔》、《無敵樓》等多個劇目。兒童劇團經過培養訓練獨立演出,受到了廣大觀眾的讚賞和歡迎,響譽西安古城。據不完全統計,在組建兒童劇團前後,分期招收學員二百多名,經過多次演出,後來大都成為豫、陝、冀、魯等省市豫劇團的新生力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獅吼劇團有了更大的發展。1954年招收一批新學員,經過數年培訓,成為該團的第二演出梯隊。其主要劇目《火焰山》、《紅珠女》、《楊滿堂》等均久演不衰,廣有影響。1956年,該團演出一隊以《王佐斷臂》和《打焦贊》兩劇參加陝西省第一屆戲劇會演,劇本、導演、音樂、演出均獲一等獎,張敬盟、邢楓雲、趙國瑞、何尚達獲演員一等獎。1957年赴京演出,受到首都文藝界和廣大觀眾的好評。1961年,該團與民眾劇社合併成為西安市豫劇團,此年又恢復原建制和名稱。文化大革命期間曾改稱為紅衛豫劇團。 1971年再次與民眾劇社合併為西安市豫劇團。
主要成就
獅吼劇團的演出能使觀眾看了再看、百看不厭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劇目創作、內容改編和演出技巧,體現了“新穎”、“雅致”,做到了“革舊”、“創新”。如上演的新編劇目《克敵榮歸》、《巾幗俠》、《伉儷箭》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凌雲志》是揭露民間嫌貧愛富的;《滌恥血》是反對賣國求榮的;《義烈風》是反邪惡的;《霄壤恨》是反擊做官升高后忘恩負義的;《女貞花》是歌頌愛情高尚品德的,還有其他如《柳綠雲》、《殲毒計》、《葉含嫣》等。劇目有悲劇、喜劇,有文戲、武戲。對於傳統的劇目,如《三上轎》、《三上關》、《梁山伯與祝英台》、《洛陽橋》、《桃花庵》、《賣苗郎》、《大祭樁》、《牛郎織女》等等,都本著繼承、革新、易名處理。在台詞上“俗中生雅”。常言說“大雅脫胎於大俗”。雅為葉,俗為根,達到根深葉茂。簡而言之,就是淘汰舊戲中的低級庸俗的台詞,代之以生動優美、雅俗共賞的性格化語言,既有繼承,又有創新;既有文藝色彩,又有觀賞趣味。
其次是表演形式,在科白、做功、化裝、行頭、唱腔、舞美等諸方面,敢於革除舊習、推陳出新,效法京劇以為梆劇之范。表演者都經過名師指導、言傳身教,艱苦練功達到聲情並茂、劇情逼真之境,該劇團的表演藝術家達到技藝精湛者不乏其人。
其三是音樂唱腔方面,精心設計的唱腔增補了新的板式,除原有傳統的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四個正板外,又發展創造了新的支板式,如迎風板、金鉤板、拐頭燈、呱噠嘴、倒送板、滾白、大起板等等。這些板式適用於生、旦、淨、末、醜各種角色。
音樂方面大膽啟用了新樂器。原來的梆子戲只有二弦領奏、三弦伴奏,而改以板胡領奏、二胡和笙伴奏。這雖然看起來只是一件樂器更換,其實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變革,是對傳統樂隊構成和樂隊演奏的一種極大突破,是既為廣大觀眾所接受,又為後來的演奏家們所繼承的一種十分成功的創造,使唱腔、伴奏別開生面,大大增強了豫劇音樂的藝術表現力。
正是由於上述的幾方面原因,西安獅吼劇團發展壯大(之後發展為獅吼一團、二團),所演出的劇目經久不衰,所培養的人才大多成為各地豫劇團頗負盛名的優秀藝術家。時至今日,各地的豫劇團其做功的精細、唱腔的圓潤、武打的功技,皆有獅吼豫劇團的傳播印痕,而絕大部分演員都受到西安獅吼劇團的影響。
劇班人才
獅吼劇團在三十多年的藝術實踐中,始終堅持嚴格的技藝訓練,重視學員的文化教育,為豫劇培養了一百多名人材,開封的以陳素真、關靈鳳、王敬先,鄭州的華翰壘,許昌的王韻生,蘭州的王景雲、董有道、強庭梁,武漢的李景萼、孫秋菊等都是獅吼劇團出科的著名演員。在西安則有張敬盟、常警惕、邢楓雲、趙國瑞、何尚達、蕭淑琴、趙峰、潘雪芬、黃玉珍、王淑慧、邱忠琴、趙勝利等。其他方面的人材有:導演孫建章、曲玉琳、趙春生、黃書亮,管理幹部張長友,教練慍好德,鼓師張鐵成等。
豫劇團盤點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豫劇在我國各省區市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布,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