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52年11月,在北京榮獲第一屆中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一等演員獎的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率領雲香劇社蒞臨天津,在中國大戲院主演《新花木蘭》,首開河南梆子在天津演出的先河。常香玉和她的舞台夥伴們那粗獷、誇張的表演以及豫劇那古樸、天然的藝術特質,令第一次看到豫劇的天津觀眾興奮不已,對常香玉和她所演豫劇,給予充分肯定和歡迎。三年後,常香玉率領香玉劇社再次登上天津中國大戲院的舞台,兩千多個座位場場爆滿。
繼常香玉之後,諸如陳素真、馬金鳳、崔蘭田等各地的豫劇名家,接連不斷地到天津獻藝,他們表演樸實,唱腔流暢,舞台演出具有淳樸的生活情趣,很快便培養起天津觀眾對豫劇的濃厚興趣。從此,豫劇成為深受天津民眾喜愛的又一地方戲曲劇種。1959年,天津河北梆子劇院小百花劇團,選派青年演員和樂師赴河南省跟常香玉學習她的拿手劇目《拷紅》,學成後,常在演出中串演這齣豫劇。
天津的戲曲舞台上又多了一支生力軍。他們挖掘、演出了《凌雲志》《義烈風》《鍘趙王》《日月圖》等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同志,你走錯了路》《春風烈火》《朝陽溝》《南海長城》《送山芋》等一批革命歷史題材或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編劇目,倍受天津觀眾歡迎。
主要劇目
290
豫劇
《小二姐做夢》
整理董玉蘭
1958
天津市豫劇團
董玉蘭
董玉蘭
291
豫劇
《穆桂英掛帥》
改編董玉蘭
1958
天津市豫劇團
董玉蘭
董玉蘭
292
豫劇
《葉含嫣》
整理陳素貞
1962
天津市豫劇團
陳素貞
陳素貞、趙玉麟
此劇為豫劇傳統劇目,原名《洛陽橋》又名《梵王宮》
293
豫劇
《宇宙鋒》
移植陳素貞
1962
天津市豫劇團
蘇澤民
陳素貞、常金鐘
此劇移植自漢劇,為陳素貞代表劇目之一
294
豫劇
《拾玉鐲》
整理陳素貞
1962
天津市豫劇團
陳素貞
陳素貞
此劇為陳素貞代表劇目之一
295
豫劇
《蟠桃園》
移植天津市豫劇團集體
1962
天津市豫劇團
尹一剛
董玉蘭、趙玉林、黃秀蘭
此劇原為西安藝術研究院編劇
296
豫劇
《審子辯奸》
移植天津市豫劇團集體
1963
天津市豫劇團
趙鑫亭
董玉蘭、宋慧玲、黃秀蘭、趙玉林
297
豫劇
《朝陽溝》
編劇楊蘭春
1964
天津市豫劇團
冉祥芝、錢國楨
冉莉莉、郭景雲、朱鳳祥
298
豫劇
《南海長城》
移植天津市豫劇團集體
1965
天津市豫劇團
趙鑫亭
董玉蘭、宋慧玲、孔繁林
此劇根據中國評劇院演出本移植
299
豫劇
《送山芋》
編劇王保舜
1965
天津市豫劇團
趙鑫亭
董玉蘭、楊宇雲、趙桂英、孔繁林
此劇為現代戲匯演獲獎劇目
300
豫劇
《焦裕祿》
改編趙鑫亭
1965
天津市豫劇團
趙鑫亭
孔繁林
豫劇團盤點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所以稱豫劇。豫劇在我國各省區市都有專業豫劇團的分布,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