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狹鱗雙蓋蕨
種拉丁名:DiplaziumstenolepisChing
科中文名:蹄蓋蕨科
科拉丁名:Athyriaceae
屬中文名:雙蓋蕨屬
屬拉丁名:Diplazium
國內分布:分布於海南(瓊中五指山、東方尖峰嶺、保亭吊羅山、崖縣、陵水)、廣西南部(龍州大青山)。
國外分布:也分布於越南北部。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ActaPhytotax.Sin.9(4):352.1964]
中國植物志:3(2):498
形態描述
根狀莖直立,粗壯,木質,堅硬,黑色,先端密被鱗片;鱗片線形,長3-8毫米,黑色,厚膜質,邊緣有細齒;葉簇生。能育葉長可達1米,葉柄長24-55厘米,基部直徑達4毫米,禾稈色或淺褐禾稈色,基部黑色,疏被狹披針形鱗片,向上光滑;葉片橢圓形,長40-45厘米,寬19-25厘米,奇數一回羽狀;側生羽片4-5對,同大,斜向上,柄長4-8毫米,披針形,長20-25厘米,?脅靠?4-4.5厘米,向兩端漸狹,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或先端有粗鋸齒,乾後常反卷;中脈下面圓而隆起,上面具淺縱溝;小脈上面僅可見,下面較明顯,斜展或略斜向上,每組3-4條,通直,平行,直達葉邊。葉近革質,乾後暗綠色或褐綠色,葉軸禾稈色,光滑。孢子囊群及囊群蓋線形,每組小脈上有2-3條,生於基部上出小脈的最長,雙生,並和鄰近一組生於基部下出小脈上的孢子囊群接近,其餘的略短,單生於小脈內側,上部小脈不育或有極短的孢子囊群。
分布及生境
分布於海南(瓊中五指山、東方尖峰嶺、保亭吊羅山、崖縣、陵水)、廣西南部(龍州大青山)。生密林下溪旁,海拔1000米左右。也分布於越南北部。模式標本采自海南(崖縣)。
本種近似DiplaziumhainanenseChing,區別在於羽片近線狀闊披針形,鱗片線形,葉柄上部及葉軸無鱗片。
植物之蹄蓋蕨科(七)
草本、灌木或少有喬木。葉互生、下部對生而上部互生、或全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序總狀、穗狀或聚傘狀,常合成圓錐花序,向心或更多離心。約200屬3000種,廣布全球各地。我國有56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