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特徵
植株高45-10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4-6毫米,連同葉柄基部被披針形、背面有毛的棕色厚鱗片和灰白色的針狀毛。葉近生;葉柄長15-45厘米,粗2-3毫米,基部褐色,向上為禾稈色,疏被短毛或近光滑;葉片長30-55厘米,中部寬12-20厘米,長圓披針形,先端漸尖並羽裂,向基部突然變狹,二回羽狀深裂;羽片12-20對,下部的往往對生,近平展或有時向下反折,中部的互生,斜展,基部一對明顯縮短,長2-4厘米,中部寬1-1.5厘米,長圓披針形,先端短尾狀漸尖,基部明顯變狹,第二對和其上的各對等長或略縮短,中部的長7-13厘米,寬1.5-2厘米,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或具長約1.2厘米的全緣尾尖頭,基部圓楔形,羽狀深裂達3/4;裂片12-18對,彼此接近,長6-8毫米,寬4-5毫米,長圓形或近矩形,圓頭,全緣。葉脈下面明顯,側脈單一,斜上,每裂片6-10對,基部一對出自主脈基部以上,均伸達缺刻以上的葉邊。葉草質,乾後褐綠色,下面沿羽軸和主脈被較密而開展的灰白色針狀剛毛,脈間略有柔毛或近光滑,上面僅沿羽軸縱溝密被短針毛,主脈上疏被短毛,近頂部有少數長針毛,葉軸兩面密被短針毛,間或混生有鉤狀彎曲的粗長毛,在羽片著生處下面具棕褐色、條狀彎曲的瓣狀氣囊體。孢子囊群小,圓形,背生於側脈中部,每裂片5-7對;孢子囊體近頂部通常具2-3根剛毛。孢子周壁表面具基部分叉、不規則的刺狀突起,外壁光滑。
地理分布
產福建北部(武夷山)和東南部(戴雲山)、台灣北部(桃園)和東南部(台東)、廣東北部(連縣)、四川(峨眉山)、貴州(梵淨山)、雲南(麗江、貢山)。也產日本(本州、九州)。
生長習性
生林下石上腐殖土中,海拔560-2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