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牽手之初》講述不過是鄉野間偶然的一次邂逅,萊克西便決定與那個穿水仙黃襯衣,系蛋殼青領帶的男子伊利斯相伴一生。
天真、坦蕩、好奇的萊克西,帶著萬丈豪情,奔赴紅塵滾滾的大都會倫敦。在伊利斯的引領下,她一頭扎進光鮮美妙的soho世界中,帶著滿身心熱烈與深情,把日子過得熱鬧生猛,多彩多姿。她的愛情與事業被嘲笑、被指責、被仇罵、被蔑視,可什麼也打擊不了倔犟的萊克西。她驕傲地一路前行,毅然產下自己非婚生育的孩子,這個男孩從此在她的人生中裝點起更多的跌宕、感動與疼惜。
仍然在倫敦,眩暈籠罩著初為人母的伊莉娜。她記不得在自己生產的時候發生了些什麼,並且因生活中突然多出來的呱呱待哺的嬰兒新奇而張皇;眩暈也同時籠罩著她的男友泰德:伊莉娜生產時的驚駭一幕讓他猛然想起自己幼年時曾經非常依戀的一個身影,可為什麼,那么親切溫柔的身影,他卻不認得?
萊克西一天天演繹那些涌動與壯闊;
伊莉娜一點點尋回那些安寧與柔情。
她們彼此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分頭跋涉,各自悲喜;總有神秘而幽遠的回聲,隔了時空的海與霧,在她們心頭遙遙呼應,最終揭示出心碎而美麗的真相。
作者簡介
瑪姬?歐法洛:1972年出生於北愛爾蘭的科爾倫,她是英國最負盛名的小說家,是英國最大連鎖書店“水之石”(Warterstones)評選出的“影響未來25年的25位作家”之一。處女作《你走了以後》獲得英國《衛報》“25年來最佳小說”,第三本小說《我們之間的距離》為她奪下2005年的毛姆文學獎。第四本小說《消失的艾思蜜》獲選為2007年度亞馬遜網路書店最佳小說。第五本小說《牽手之初》獲得了2010年英國柯斯塔小說大獎,同時被英美兩國亞馬遜書店選為最佳小說,也是美國獨立書商協會的重磅推薦。由於她善於協作大時代背景下的女性的成長和命運,故而被喜愛她的中國讀者稱為”英國的嚴歌苓“。
編輯推薦
《牽手之初》是英國著名作家瑪姬·偶歐法洛的第五部小說,《牽手之初》在英、美兩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均被評為2010年度最佳小說;《牽手之初》獲得了2010年英國柯斯塔小說獎(與布克獎齊名)。《牽手之初》同時也是2010年美國獨立書商協會的特別推薦小說。《牽手之初》以一種優雅的、恰到好處的張力,描述了不同時代兩個女子各自的努力和抉擇,她們的命運相似,精彩相當。瑪姬·歐法洛落筆關注的主題並非單單某個人物,而是某種處境;一個足以改變一生的經歷——生兒育女、成為人母,以及由此帶來的生活中的劇變。對於每一個女性來說,“母親”這一角色不僅讓她們得到了徹底的成長,也讓她們從此與自己的孩子一起,有了一顆赤子之心。《牽手之初》的文字延續了瑪姬·歐法洛以往的特點,輕靈生動,溫馨感人。
由於瑪姬·歐法洛擅長描寫時代背景下女性的成長和命運,有喜愛她的中國讀者便將其稱為英國的“嚴歌苓”。
媒體推薦
《華盛頓郵報》
瑪姬·歐法洛不是一個拉住讀者的手娓娓道來的作家,她會以不可抗拒的強力將你一把拽進她所營造的錯綜複雜的小說世界:講述那些不肯屈服的女人的故事。
《衛報》
這是一本講述母性的小說,它圍繞這個主題展示了千姿百態——那種意料之外、種種不便、渴望與失去;與此同時,這也是一本關於時間的書。同一個地方再三遴變,滄海桑田。她讓我們直面無常:一座隱隱標示著
另一重生活的坐標,雖然已經縹緲不可及,卻堪堪就在他們的腳下。
《觀察家報》
在精確地展現人類情感的細微之處上,歐法洛才華橫溢。在《牽手之初》一書里,她同時也表現了講故事的超卓技巧。
圖書目錄
第1章 前因
第2章 猶記
第3章 不安
第4章 半夢半醒
第5章 初臨倫敦
第6章 安心
第7章 在別處
第8章 暈眩
第9章 新生
第10章 失蹤
第11章 他的過去
第12章 甦醒
第13章 來來去去
第14章 愛與死
第15章 菲利克斯
第16章 媽媽
第17章 牽手之初
第18章 樓上的秘密
第19章 情迷
第20章 遙望
第21章 注定的意外
第22章 在海邊
第23章 真相
第24章 讀下去
文摘
譯這本書的一段時間,我天天在兜里揣著一個小隨身碟,因為小東西可以隨時把我送抵一段他人的、卻觸摸得到的人生:那裡21歲的萊克茜在鄉村深宅里遙望絢爛的倫敦——抬頭遇見了那個男人。他不過是偶然經過。英俊,毒舌,脾氣臭。穿水仙黃襯衣,系蛋殼青領帶。他身上恰有她在黑白世界裡渴望的那一抹彩色。
她奔去了霧都,從此開始波瀾起伏的一生。那是1950/1960年代、Soho座落的波西米亞之城;盧西安.弗洛伊德、弗朗西斯.培根、波洛克、尼科爾森穿行其間。這座斑駁的時光坐標經過倔強的萊克茜,在2010年代又遇見隨性的伊莉娜。乍一看,雙線並行的兩位女主人公分屬“過去”和“現在”,可是譯完整本以後,我倒覺得不如說她們屬於“超脫”和“當下”:像萊克茜這么跳脫的人身上怎么找得出守舊氣。從始至終她光芒四射。
不過,剛拿到書的時候,讓我偷偷捏把汗的人是作者歐法洛:她居然沒有討巧。
2001年獲貝蒂特拉斯克文學獎;2005年毛姆文學獎;2010年柯斯達文學獎。歐法洛是寫家族秘辛的好手,玩得轉哥特暗黑風,細描得出各色曲折的感情。簡單說,她討巧的本錢挺足。可是,她給這一本挑了個不那么好寫的主題。《華盛頓時報》書評稱,歐法洛此次“落筆關注的並非某個人物,而是某種處境;一個足以改變一生的經歷——生兒育女、成為人母,以及因此對記憶造成的精神創傷。”
要寫複雜的當下卻不瑣碎,講動人的故事卻不瞎扯,可不是太容易的事情。
都市男女伊莉娜與泰德,初次為人父母好似腦袋上挨了一悶棍。在處理“當下”的一條線里,歐法洛老實描摹了他們頭上一直嗡嗡亂飛的星星:害他們抓瞎的哪裡只有一個犯了懶沒去找的安全套,後面分明還毫不客氣跟著24小時全天無休、寶寶不肯吃奶大便橫飛、突然冒頭的情緒創傷、戀情上新出現的微妙隔閡,隨著兒子的成長各自苦苦摸索的身份重塑、自我追尋。絕不是可以美好上三十秒然後拍屁股走人的電視廣告片——垃圾還是鮮花,喜悅還是煎熬,總是無法迴避的人生。
而人生不時讓人措手不及。
所幸人們時時在作出選擇。
書的開篇,瑪姬.歐法洛引了馬修·阿諾德的話,他說“我們忘記,因為我們別無選擇。”遺忘還是留存,泰德無法選擇:他失去記憶的時候年紀還太小,在冰冷的童年之後,一個香甜溫情的“翻轉蘋果塔”已經足夠讓他哭出聲;不過伊莉娜與萊克茜一—雖然隔著50年,卻同樣做了一個似乎是“吃力”的選擇:選擇成為單身媽媽。
萊克茜作的一溜選擇都“不容易”。
她顯然選擇捨棄墨守成規的、又似乎輕易的人生,而遵從本心的涌動、智識的樂趣。萊克茜選了作為“人”,而非僅僅作為“女人”,與男人們一起共赴生活——伊利斯、菲利克斯、羅伯特。對於她,男人們是灩灩水波上的一抹天色,二者交融後折射出生命的變幻與多彩。她選了鑄就自己——逃離陳腐的家孤身奔赴陌生的倫敦;她選了作生命的鬥士,一名窮困潦倒的單身女子,卻有興致從舊貨店拖一塊硬紙板回家當書桌,給未來造個念想;她選作一名單親媽媽——不因為一個女人對一個男人最徹底的愛慕,是給他生兒育女,只因為他是叫做西奧的兒子,是她想要“看到長得跟她一般高、然後超過她”的人。“他第一次為某人心碎”、“第一次認清自己的人生將行往何處,以何種方式生活,跟誰人一起”的時候,她想要在他的身邊。
這本書有些地方讓我不時感動。比如它寫了奔向新世界的勇敢,初初遇見自由膽敢滿腔歡喜的熱烈;比如,它在不躲避柴米油鹽的同時突然盛開的浪漫。
又或者,是因為在經歷過虛偽、欺騙、不公正之後,仍然有人在心裡深深地揣著一枚“青蛋殼”,一束“黃水仙”。
我們別無選擇,關於生活的存與續。因為我們必將作出選擇。而正是一次次選擇,設定今日與明日之你我。
在這途中,生命得以一次次綻放“蛋殼青”、“水仙黃”,因此它可以通向深廣宏闊。
作品評價
生於愛爾蘭的瑪姬·歐法洛不是一個拉住讀者的手娓娓道來的作家,她會以不可抗拒的強力將你一把拽進她所營造的錯綜複雜的小說世界:講述那些不肯屈服的女人的故事。繼《消失的艾斯蜜》後,她的第五部小說《牽手之初》可謂引人入勝、讓人沉醉;主題再次觸及被掩蓋的家族醜惡,這些深埋的真相造成了難以言說的傷害。
她的新書圍繞兩名個性極其獨立的單身媽媽展開——一名是新聞記者,一名是藝術家——二者所在時代大約相距五十年。萊克茜.辛克萊因為誤入一扇“僅限男性”的門被大學休學,拒絕向大學低頭道歉的她逃離位於德文郡的家,奔向了1950年代的、波西米亞的倫敦。在她與一位才華橫溢、桀驁不馴的雜誌編輯——此人比她年長十三歲,與妻子分居但未離婚——同居以後,她的家庭拋棄了她。
另外一個故事在萊克茜波瀾起伏的經歷里穿插著鋪開:這條線在開頭似乎平平無奇,發生於今日的倫敦。伊莉娜.維爾庫拉是一名芬蘭藝術家,因為緊急刨腹產瀕臨死亡,對於疲憊不已、疼痛未愈的伊莉娜來說,初為人母所造成的角色轉換是難以承受的,她不知道自己“怎么會變成了現在這幅模樣——一個穿著髒兮兮的睡袍的女人,站在窗前抽抽嗒嗒,時常有種衝動想要跑過街道,邊跑邊大聲叫喊“有人願意幫幫我嗎——拜託”?
伊莉娜死裡逃生的生產經歷同時也給孩子的爸爸——一名影片剪輯——帶來了困擾。在遭遇差點失去女友的險境後,他身上塵封已久的記憶開始零零星星地浮現,讓他倍受折磨:他逐漸發現這些令人不安的記憶碎片與他已知的童年多有衝突,從而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質疑。
當我們漸漸捋出兩條情節之間的絲絲相關後,發生在當下的一段故事會引起更大的共鳴。瑪姬·歐法洛用詩性的文字捕捉了為人母所遭遇的“徹底的孤獨”和“一波波持續不退的、為人母所帶來的不安的浪潮”。面對鋪天蓋地、勢不可擋的母愛,兩個媽媽各有她們試圖保留自我的掙扎。
歐法洛的兩條敘事線穩步推進,最終在一個點上匯流。她為我們呈上了一個十分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的故事。——海倫·麥克阿爾品(《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