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5月22日,據朝鮮媒體報導,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次帥崔龍海(中)作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特使,當天乘飛機離開平壤訪問中國。](/img/7/33c/nBnauM3X2ADO5cDOzUDO5ITO2MTMykDM5IzMwADMwAzMxAzL1g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特使外交則是由於某一特別事項而派遣的使節,一般執行政府首腦指派的特別任務。外交特使的任務往往是單一的,比如參加某一國際會議或儀式、調停某個國際爭端、或就某一事件進行斡鏇等,一旦任務完成,特使的使命也就隨之結束。
作用
特使外交的制度非常靈活,有的特使也被稱作代表。外交特使的制度已經成為國家固定使節之外的一個重要的補充,有時可以解決普通外交官不能解決的問題。
外交特使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國派遣的外交特使往往是熟悉相關地區和事務的外交人員,有一定的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合格的外交特使必須要了解相關國際事務的背景,有處理問題的經驗,同時還要能夠被相關國家所認可和接受。
特使外交的職責廣泛,或安排停火、或推動談判、或調停內戰,或起解疑和道歉的作用。
中國
自從新中國建立,中國相繼和一些國家建立起外交關係,便出現了外交特使這一職務。建國初期的外交特使大多是參加一些國外一些重要典禮和儀式等等,職責較為簡單。但隨著中國對一些國際事務的介入越來越深,特使的責任也越來越重,越來越複雜。
2000年以來,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國家利益開始走出國門,遍及全世界。特使外交在中國也勃然而興。中國特使外交日益活躍頻繁,開始委派常設特使關注全球熱點問題。
中國特使外交首次走入公眾視野是在2002年9月——在巴以衝突升級之際,中國政府引人矚目地首次派出中東問題特使、時年66歲的退休外交官王世傑,積極推動中東和談進程。此後,孫必乾、吳思科先後成為這一重要角色的繼任者。
美國
美國特使外交有著久遠的歷史;外交冷戰後,美國對利益攸關的地區紛爭、突發事件或重大問題,多倚重特使外交。而美國對特使外交的嫻熟套用在近代國際關係史上更是獨一無二,深切影響國際形式。
霍爾布魯克是歐巴馬總統上任伊始一口氣委任的三名重量級總統特使之一,另兩人是負責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問題的前參議院民主黨領袖米切爾和負責伊朗事務的羅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曼稱三位特使為“超級副國務卿”,也有稱他們為“太上大使”。歐巴馬也委任了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和朝鮮政策特使等多人。當時有評論稱美國將進入新的“特使外交”時代。
所謂“特使外交”構想,是讓國務卿有更多時間在華府總部運籌帷幄,攸關美國安全利益的複雜敏感地區,則交由特使專事負責。但有人批評這一來,華盛頓的外交廚房廚師太多,有架空國務院職業外交官尤其是負責區域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之嫌。
外交類型
價值觀外交 | 桌球外交 | 電梯外交 | 訂單外交 | 均勢外交 | 氣候外交 | 氣候外交 | 網路外交 | 民本外交 | 葬禮外交 | 休閒外交 | 走廊外交 | 熊貓外交 | 正月外交 | 漢堡外交 | 金融外交 | 二軌外交 | 特使外交 | 智庫外交 | 血緣外交 | 航母外交 | 晨練外交 | 餃子外交 | 蘭花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