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牛尾關,與宕昌“茶馬互市”相連。“牛尾關”古稱“牛脊驛”,具體建於何時,無籍可考,但在唐宋以後的“茶馬互市”中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據《宋史·食貨志》載,北宋以來,宕昌馬市所買馬匹占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所買戰馬由宕昌經良恭(今南陽)驛、牛脊(今禮縣沙金鄉牛尾關)驛到大潭縣(今禮縣太塘)城、再由大潭經龍林過西漢水到西和州,由西和經成州、河池(今徽縣)越鐵山至興州(今略陽),入興元(今漢中),轉撥內地。北宋時,牛尾關西面的宕昌、舟曲一帶是羌藏民族的聚居區域。藏區出產的騾馬、毛皮、藥材等和內地出產的茶葉、布匹、鹽及日用器皿等,在內地與藏區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日趨繁榮,便形成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牛尾古道”是“茶馬古道”青藏線(唐蕃古道)西北道的一條非常重要的支線,也是將宕昌良馬經由西和州運抵前線最便捷的一條道路。“牛尾關”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貫穿禮縣下四區之一白河地區的交通樞紐。東西由天水、西和、禮縣的江口、中壩、白關經“牛尾關”、宕昌的好梯、南陽、臨江鋪到宕昌與國道212線相接,西北面從岷縣的閭井、鎖龍經“牛尾關”、白河、橋頭、草坪至西南的武都達四川。“牛尾古道”和“牛脊驛”的交通地位到宋金時期達到了頂峰,以後在不同的時期,朝廷都出於對“牛脊驛”的戰略地位考慮,便派員把守。歷史沿革
“牛尾古道”和“牛脊驛”的創建,約可追溯到羌人政權“宕昌國”和氐人政權“仇池國”時期。那時今隴南地區大部都在“仇池國”的控制範圍之內;“宕昌國”轄今臨潭、岷縣南部至天水西界和武都北界一帶,禮縣的沙金、白河、橋頭、草坪等地。“古道”的南北線和東西線可能既是兩國的邊界線,又是主要交通要道。當時這條“古道”的重要性對於“宕昌”和“仇池”兩國來說是可想而知的。“牛尾古道”到宋金對峙時期其重要作用一下子凸顯了出來。宋金對峙時期,地處甘青川草原交界的宕昌,是全國最大的茶馬互市市場。宕昌羌馬在當時的政治、軍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宕昌馬市的興衰與馬匹交易的數量與質量對南宋軍隊的戰鬥力和戰爭勝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朝廷曾委派名臣張舜民在宕昌欽化禪院兼管茶馬交易,紹興三年(1133年),益置互市於宕昌,故多得奇駿。隴南抗金名將吳璘曾感嘆說:“馬者,兵之用也。吾寧罷去,不忍一日誤國軍馬。”而羌馬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從宕昌趕到西和州,“牛尾古道”便是直線距離最短、最便捷的一條道路。然而,“牛尾古道”所經過的高山峽谷,層巒疊嶂,峭壁險峻,峽谷幽深,森林茂密,灌木叢生,水流湍急,險象環生。為了將所購馬匹及時運抵前線,朝廷便下令一方面鑿岩打孔,伐木鋸板,修築棧道,排險通行;另一方面在沿途所經州、縣、驛站儲備草料以補充營養。即使這樣,所買馬匹也因路途遙遠、疲憊睏乏和掉膘瘦弱難以即刻調撥至軍隊或解往江南各地。於是,朝廷又下令在西和州的長道和大潭兩縣置豐草監,進行歇養,等馬匹的體力完全恢復後,再調撥至前線。這樣一來,隨著宕昌馬市的繁榮,給西和州僅有8400戶人口的長道縣和1400戶人口的大潭縣帶來了沉重的賦稅壓力(西和州當時轄長道、大潭、祐川三縣。但此時因人口遷徙和金人侵占,祐川幾乎不承擔朝廷賦稅)。據禮縣太塘鄉慶元二年(1196年)所立《大潭長道二八分科後碑》記載:“自朝廷立市西戎之馬於宕昌,馬政芻秣之重首事於潭邑。吾鄉之民盼盼然,沒於馬政,因於賦役,訴於州家及監司者凡數載。後值上憲李大政來巡視,尊舊制判:兩縣賦稅總額不變,長道繳納八分,大潭繳納二分。”
“牛尾古道”的建成,既方便了茶馬交易,也方便了當地老百姓的往來通行。但至清初,因年久失修,“牛尾古道”鍾湯壩(今鍾灘壩)至楜梯崖段的道路坍塌,交通受阻,給人們的生活和經商通行帶來了極大不便。為此,當地的馬幫富戶張贇、賈氏夫婦獨家捐資,發動眾鄉民,從清康熙四十九年開始,用了六年的時間重修了這段古道。古道維修完工後,張贇便請人撰文並刻了兩塊碑碣,用以記錄張贇、賈氏夫婦捐資,楊可德、杜國清等眾鄉民出力重修古道的義舉。同時,將這兩塊石碑分別置於沿河兩個地方(習稱上、下石碑)。現在,上石碑的《牛尾關楜梯崖路碑》保存完好,距今已有290多年的歷史,雖經風吹日曬,但仍清晰可辨。
今天的“牛尾古道”已被省道208線禮武段及鄉村公路完全替代。而“牛尾古道”上流傳的“手把崖”、“鞠躬石”、“魯班觀魚潭”、“試運水(潮水)”、“將軍凳”、“歇馬台”等故事,會將你帶入那段艱辛而又神秘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