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介紹
洋縣華陽景區地處中國南北自然分界線、被譽為中國中央公園的秦嶺南麓,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生態環境最佳區域。它是陝西省十大旅遊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全省十大自然景觀之一,是今後5年將著力打造的生態旅遊板塊的重要發展區域。
洋縣華陽景區位於北距洋縣縣城76公里的華陽鎮,北靠太白縣和周至縣,西鄰留壩縣和城固縣,東接佛坪縣,東、西、北部大片區域為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區由長青生態景區和華陽古鎮人文景區構成,是集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景區。
洋縣華陽景區平均海拔1700m,最高點為陝南第一峰混人坪海拔3071m,氣候隨海拔升高而呈垂直變化,年平均降雨量為813.9mm,平均氣溫14.5℃。長青生態景區有中國“動植物生態資源寶庫”之稱,生態景區的自然風光以“高、寒、奇、險、秀”為特點,氣候變化多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這裡的真實寫照。“秦嶺四寶”—朱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在同一區域同時期出現,國內外罕見。省長袁純清考察調研後,對景區用“感受古鎮氣息,享受長青山水”兩句話做了精闢的概括。
華陽古鎮是坐落在群山環繞之中,是秦嶺高山中罕見的小盆地,秦漢成集鎮,唐宋設縣治,至今已有2000餘載的歷史。始於漢代,興於唐宋的儻駱古道,與褒斜道、子午道、陳倉道並稱為穿越秦嶺的四大古道。華陽古鎮是儻駱古道上有名的的古道驛站、古軍事要衝、古經濟政治重鎮,革命戰爭年代更有紅二十五軍曾在此戰鬥過、生活過,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川陝革命紀念館”的組成部分。現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1處,縣級重點保護文物10餘處。
原始森林空氣清新,珍禽異獸密布其間,飛瀑流泉景象萬千,高山草甸奇花異草,冰川遺蹟天造地設,船形古鎮歷史悠久,儻駱古道穿越其境。古道驛站、紅色遺址、秦嶺四寶造就一處人間秘境,長青華陽之旅,會讓你流連忘返,不虛此行。
華陽古鎮
華陽古鎮,古鎮三山對峙,兩河並流,青山為屏,盆地為基,負陰抱陽,背山面水,古鎮恰似一葉精美小舟,蕩漾在青山綠水之間。這裡被稱之為華陽,原因有二:其一因形而名。華陽古鎮居中而建,地面房屋隆起,東西兩河河水夾流,在南部交匯,俗語“二水洗鏵”,站在高點看華陽,像犁地的鏵,因此叫“鏵樣”,後來讀音演變成華陽;其二是因方位得名。在我國古代,人們認為秦嶺是世界的中心,且矗立在華夏大地的中央,所以將其稱為“太華山脈”或華山。按古人的哲學思想,山之北謂之陰,山之南謂之陽,因此在唐時秦嶺以北設華陰縣,以南設華陽縣。而舉凡華山之南的大片山河,如陝西、湖北南部以及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均被稱為“華陽”。隨著歷史的演替,有“華陽”稱謂的地域越來越小,最終都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惟有華陽古鎮,卻承載著歷史,名稱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古鎮歷史之深厚由此可見一斑。它曾有“千年古船城,秦嶺第一鎮”的美譽。
華陽古鎮坐落在群山環繞之中,是秦嶺高山中罕見的小盆地,面積約7平方公里,秦漢成集鎮,唐宋設縣治,至今已有2000餘載的歷史。它是歷史上有名的古道驛站、古軍事要衝、古經濟政治重鎮。興於三國之前的儻駱古道途經於此,是歷史上長安通往蜀地和大西南各地的古道中最快捷、最險要的一條,堪稱秦嶺山區的高速公路。明清時期的老街群、戲樓風格獨特,客棧、當鋪、酒肆、茶樓等鋪板門一條街以原貌保存,古城牆、古棧道等人文景觀歷史悠久。唐至明代中葉,在此設“華陽縣”和“真符縣”,是古鎮的最鼎盛的時期,當時在這裡常住人口達3萬餘人,如今的華陽人口只有7000多人,由這個數字就不難想像得到當年華陽的繁華盛況。
古鎮的入口廣場,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華陽興集市。有鋪板門商業街一條,分為正街、齊家街、會館街、新街四段,全長約600米,寬5米,沙土加石條路面。街房均系土木結構,建築風格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也有雜式的,一般都是前商後居,後院臨水,直通河邊取水或洗衣。下街開設有當鋪、染房、驛站、旅店、肉架等。老街狹窄悠長,早年經商,這條街上最繁華時建有11個省市的會館,商賈雲集,繁華無比。
修建於清代初期的古戲樓,高約8米,長約15米,寬約12米,平面呈長方形上下兩層,樓頂施灰筒瓦,四角起翹,有風鈴。面闊3間,屏風摺扇形,後台通間。底層高1.5米,至上木板復蓋,樓檐深1.4米,山脊向內收約1.2米,每逢節慶日,人們在此聚集,敲鑼打鼓,台上唱起秦腔名曲。戲樓前的這片廣場民眾稱其為“戲樓壩”,是華陽人進行文娛活動和物資交流的地方,1935年3月10日,紅25軍長征來到華陽,在距華陽鎮15公里的石塔河打了一場激烈的伏擊戰,大獲全勝,就在戲樓壩召開了慶功大會,打土豪分田地,成立了華陽的紅色政權。戲樓正對面原建有一座三官廟,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人們的願望是祈福禳災、避邪、保平安,關中地區及北方的“三官廟”較多,陝南較少,但洋縣就有兩座,另一座在洋縣城西門外的儻水河壩,主要是禳改“儻水進洋”。華陽街的三官廟主要是祛“山妖水怪”,唱戲自娛的同時祈求三官廟裡的神靈保佑華陽人民吉祥安康。
走在古鎮,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鏤刻於門楣上的匾額,都有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如“奕代流芳,大德人家、纜籠松茂”等等,盡顯厚重的文化歷史。墨色的木板門鋪面,灰瓦,恬靜的街道,奇異的版畫,精湛的木雕,青磚灰瓦,槅門垂花,無處不散發著濃郁的陝南民居的氣息。
古鎮的船頭廣場,東西兩河交匯為酉水河,形似船頭。古代詩人曾用“城在山頭市在舟,萬家煙火一船收。上有寶塔系古渡,下有魁樓鎖咽喉。山環兩岸排衙走,水插三道繞曲流。莫到華陽無名地,石有將軍嶺臥牛。”的詩句來描繪華陽,勾畫出了華陽的八大景觀。“城在山頭市在舟”中“城”指的是華陽的古城堡,清時裡邊建有文武衙門及護城河,“市”便指的是華陽老街;“萬家煙火一船收”描述了唐時這條街的繁華景象;“上有寶塔系古舟”的寶塔是指跨過華陽大橋,東水河畔,所建的古塔,該塔建於清乾隆三十年(1760年),塔高13米,共5層,方形磚塔,塔頂呈寶瓶狀,各層高度和直逕自下而上漸次縮小。第二層以上,每層四面均有佛龕,內有石佛雕像,共有佛龕40個。該塔慣稱鎮水塔,因華陽古鎮如一條擱淺的大船,在古時東西二河蛟龍作孽,洪水時常淹沒農田、房屋、因此將此塔建在古船鎮的上方,以似船的桅桿,所以水漲船高,建塔以來,在無數次洪水的衝擊下,華陽古鎮至今安然無恙,絲毫無損;“下有魁樓鎖野渡”說的是在鎮南1公里處的酉水河邊建有一座魁星樓,抗航、避災;“石有將軍嶺臥牛”便說的將軍橋頭的連山巨石像一位威武的大將軍,舵手掌航。
站在西河的風雨橋上,可以看到河岸的得意閣的遺址,它是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建有一座圓式三層閣樓,名曰得意閣,雕梁畫柱,華麗壯觀,是古時渡橋觀山的好地方,也是過往商旅迎來送往、文人雅閣呤詩互答的好地方。穿越秦嶺“四大古道”之一儻駱古道途經於此,它始於漢魏,興於唐代。儻駱古道從洋縣儻水(縣城)出發到周至的駱峪口,全程綿延240公里,可謂當時的山區高速公路,是古蜀道遺產廊道上的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景觀。歷史上的一度繁盛和變遷,在驛道周邊留下許多人文遺址,文物勝跡,作為了古道上的重要節點。由於在“四大古道”中距長安最為近捷,唐時儻駱道正式被闢為官驛大道,是首都長安聯繫漢中、四川及整個大西南的交通命脈。唐時,在儻駱道上,不但有達官貴人、商賈販夫、驛吏郵差行走,而且文人騷客常來常往,賦文做詩,留下了大量佳篇,主要有杜甫的《過駱谷》、白居易《因公事到駱口驛》、元稹《望雲驛》等詩篇。三國時,蜀漢大將姜維、曹魏大將曹爽均起用過此道,唐時唐德宗、唐僖宗兩位皇帝經儻駱道南逃避兵禍。在河道邊,呈南北走向,分布在西河南岸石階上鑿孔,是儻駱道遺址,總長6米,有圓形棧孔12個,雙行雙排,直徑0.2米,深0.22米,孔距0.9米,鑿孔粗糙,當年石孔上立有木柱,柱上架孔型木橋,兩面有護欄,過往官吏、客商從橋上通行。將軍橋頭的懸崖處有“得意閣”摩崖石刻一處。上面刻“建中三年,造此得意閣,並回何(河)鎮,同節度使張大俠、石工沈光俊記”。 歷史的風霜使我們已無法清楚的辨認,但在我們的博物館裡保存有當年的石刻拓片,這也是唐代以來留下的有關儻駱古道的唯一實物資料。
華陽不僅山川秀美麗,樹林蔥鬱,而且人更美。這裡的人純樸善良、熱情好客。在這裡累了,隨便走進一戶農家,熱情的主人便會取下一吊熏得黑里透黃、黃里泛紅的乾臘肉禮待賓客,還會端上自己釀製的包穀酒,在這裡你可以無拘無束,開懷暢飲,將瑣事煩惱拋於九霄雲外,盡情地感受古鎮氣息,享受長青山水。
紅色旅遊
華陽古鎮不僅有深厚的人文歷史,還有秀美的山水,更有紅色的革命遺址,它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川陝革命紀念館”的組成部分。在革命戰爭年代,紅25軍曾在這裡生活、戰鬥過,並建立起了紅色政權。革命的星火,更加給華陽這個古樸的古鎮增添了一份傳奇,令人神往。現在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走進紅25軍司令部舊址,去了解紅軍在華陽的革命歷史。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革命委員會根據中央委員會指示,成立了以程子華為軍長、徐海東為副軍長、吳煥先為政委的紅25軍,實行西進北上於陝甘紅軍會師的戰略轉移。1935年3月8日,紅25軍來到華陽,看到這裡山大林深、易守難功,決定建立革命根據地,將司令部設在紅石窯村的余家大院內。余家原是紅石窯村的大地主,余家院偏離華陽古鎮,靜謐隱蔽,便於領導開會、研究問題、進行決策,同時也易於保密。紅25軍來到華陽進行了打土豪、分田地,發動窮人鬧革命等活動,留下了院牆上“只要參加紅軍,窮人才有飽飯吃”的標語。
紅25軍連續擊退圍追敵軍進入陝南。紅25軍前面走,國民黨警備二旅和三旅的部隊在後面追,從鎮安到寧陝,從寧陝到佛坪,分別有過兩次交鋒。3月8日來到華陽,張飛生警備二旅的部隊,也窮追不捨到達茅坪。偵察員報告此訊息後,程子華、徐海東大喜,“好,來的正是時候”。他們決定調動全軍力量,尋找天然戰場,殲滅敵人。當日程子華、徐海東帶部分人馬在華陽勘察地形,在距華陽鎮15公里處的石塔河考察,這裡向南是板凳埡,該埡是一個布袋狀深谷,兩邊是高山,中間有小道,是個天然的伏擊戰場。3月10日凌晨,紅25軍在石塔河板凳埡的3個山頭上布下天羅地網,只等敵人鑽進來。同時為了麻痹敵人,紅軍偵察員化裝山民,在坡上砍柴,在華陽戲樓前組織扭秧歌、唱大戲。中午時分,張飛生警備二旅的部隊來到石塔河,就問山坡上的砍柴人:“紅軍走哪去了?”砍柴人回答:“走遠了。”張飛生部隊將憊兵疲,從板凳埡進入口袋陣。霎時間,彈如雨下,殺聲震天,紅軍從山坡上猛衝下來,半小時結束了戰鬥,殲滅尾追之敵近500多人,繳獲槍枝近500多支。旅長張飛生中彈裝死逃跑,團長劉長生被俘,他說“你們實在太厲害了,我們追了你們三天三夜連人影都沒看見,原以為你們害怕我們,怎么也沒想到你們會找著我們打”。當日下午,在華陽街三官廟前戲樓廣場召開慶祝大會,並宣布成立了華陽街、紅石窯、常家壩、石塔河、吊壩河、瓦子溝、小華陽7個蘇維埃,使華陽人民真正翻身當家作了主人。3月11日,紅25軍撥留槍枝人馬,組織成立華陽游擊隊,由孫鴻任隊長,並成立了華陽游擊隊黨支部,馬文清任支部書記。3月13日清晨,紅軍離開了華陽,向南漢中方向挺進,途經二郎壩,抵達城固石槽河,被敵49師伍誠仁堵截,又聞紅四方面軍早已結束戰役,轉戰西北,於14日返回華陽。15日召開會議商討了紅25軍進一步的行動方向等重大問題,經過研究,決議揮師東征,於19日撤離華陽,前往商洛一帶,從商洛到達陝北,於同年9月16日與陝甘紅軍會師。它是第一支到達陝北的隊伍,也是長征中唯一一支增員的隊伍,發展地方游擊師、組建紅74師的中國工農紅軍,為中國工農紅軍增加了新鮮血液。同時與陝甘紅軍一同為中央紅軍提供的大量的布匹、物資,使中央紅軍在陝北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2006年在中央電視台第六套電視節目《重走紅軍路》欄目中,高度評價了紅25軍長征:沒有紅25軍長征的勝利,就沒有中央紅軍長征的勝利,也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
紅25軍離開華陽後,華陽游擊隊一直活躍在秦嶺山區,擔當起蘇區武裝鬥爭,保衛華陽地方政權和革命鬥爭成果。1935年7月底,華陽蘇區和華陽游擊隊經歷了血與火的143天,在這期間,洋縣蘇維埃政府幹部,縣委交通員、紅軍傷員、游擊隊員67人被敵人逮捕,壯烈犧牲,他們在洋縣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一頁。1988年,中共洋縣縣委、洋縣人民政府為紀念在革命鬥爭中捐軀犧牲的烈士,在華陽革命根據地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它巍然屹立於華陽鎮煙家嶺山峁上,方圓數里遙望可及,成為華陽古鎮的一道靚點,是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
展櫃中的槍枝是紅25軍當年繳獲的槍枝,他們將一部分帶不走的槍枝埋在華陽瓦子溝的溝口處,1981年華陽發洪水,土石流將其從地下衝出來,被人發現後,報告政府後,將它們挖出來,保存在洋縣文博館,後來辦這個展室時借了部分槍枝陳列在這裡。
在“神工鬼斧堪造就”的華陽奇石中,最奇特的要數陰陽石了。陽石在紅25軍司令部遺址的余家院東牆外的石崖上,陰石在獅子嶺下的黃泥樑上,兩石遙相對應,直線距離約300米,站在這裡我們也就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與神奇。相傳在古老的時候,每到半夜子時,霧氣騰騰,二霧相逢發出聲音。有一次竟攔住了曹爽延儻駱道南下的十萬人馬。在紅25軍未到華陽前,余家財大氣粗,這個陽石每每都會擋到他們的去路,又因余家嫁女擋住的迎親的轎子,所以他們派石匠從根部將陽石砸斷,按陰陽學的說法,他破了這面的風水,截斷了自家的“風脈”,至此他們家也因紅25軍的到來而敗落了,再無後人。現在所看到的是當地老百姓為了陰陽和諧將其用水泥補起來,雖不是原來的陽石,但這也是華陽人民追求美好心愿的體現,符合了大自然造物的規律。據說,如今也有人想要生出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時,就會在晚上悄悄地來這裡敬陰陽石,相傳還挺靈驗的。紅25軍政治部設在高峰村羅家院中。據傳,東漢末年,武將羅瓦錫沿儻駱道路經華陽,來到這裡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是個美麗而富裕的居地,且位居秦嶺腹地,隱密寂靜,便於家小隱居於此。羅家在這裡人丁興旺,祖祖輩輩勤勞耕種,也有人做官,都為清官,因羅家官聲、家庭名聲好,人們也把這裡叫羅家壩。看這個大門,原為四扇門,門樓四柱落地,大門兩邊有一對抱鼓石雕琢精細,顯示著當年大戶人家的氣墊。紅25軍到華陽後,政委吳煥先,政治部主任鄭位三帶領二二五團駐羅家壩,政治部就駐紮於此。當年羅家院裡熱鬧非凡,上房裡領導們在開會研究部署宣傳工作,下房裡,有的磨墨寫宣傳標語,有的找民眾談話,發動窮人鬧革命。政治部里的幹部、戰士在羅家院一直忙碌到紅軍撤離華陽。至今我們還可看到牆壁上紅軍刷寫的標語:“反帝國武裝開赴前線!反帝的革命民眾聯合起來!”署名為“紅25軍政治部”。
一九三五年農曆二月,程子華、徐海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長征途經華陽,與國名黨軍隊浴血奮戰,建立華陽蘇維埃政權,華陽游擊隊,在這一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中,有一百一十八名先烈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與國民黨軍隊進行英勇頑強的殊死搏鬥,碧血流盡,長眠於華陽山下。為了紀念創建華陽蘇區英勇犧牲的紅軍戰士,紀念洋縣在此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之後犧牲的二百二十八名烈士,以激勵人民,啟迪後輩,發揚革命傳統,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爭取更大的勝利,中共洋縣縣委,洋縣人民政府於一九八六年十月決定在華陽修建洋縣革命烈士紀念碑。
現在映入大家眼帘的便是雄偉挺拔,魏然矗立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修建於1988年,坐北朝南,紀念碑高19.35米,寬2.5米,象徵1935年紅25軍長徵到華陽,建立了洋縣歷史上第一次人民當家作主的紅色政權。當我們一步步登上紀念碑的時候,大家不防來數一數有多少個台階?共有228級台階,這每一級台階代表著一名烈士,這巍然挺立的烈士紀念碑,象徵著烈士精神永放光芒,碑體共分四層,第一層刻有壁畫;第二層下面為縣委、縣政府撰的碑文,其它三面刻著曾在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的228名烈士姓名;第三層,黑底金字,正書寫著“革命烈士紀念碑”7個大字,東側為李先念題詞:“紅25軍的長征是紅軍長征史上光輝一頁”,西側為原紅25軍軍長程子華題詞:“烈士精神永垂不朽”;北側書寫著“死難烈士萬歲”;第四層是琉璃飛角碑頂。
站在這裡,談到烈士,不得不提到小英雄蒲海水的故事。紅25軍來到華陽成立蘇維埃政權,他的父親被鄉親們推選為常家壩鄉蘇維埃政府主席,只有12歲的他,也肩扛紅纓槍站崗放哨,還常為紅軍和游擊隊送信。他機智勇敢,深得紅軍指戰員喜愛。同年6月,國民黨軍隊和地主還鄉團占領華陽,放火燒了蒲家的房子,海水隨家人逃到40公里外的荒草坪居住。父親以開旅店為掩護繼續進行革命活動,他經常為來旅店的革命者站崗、送信。一天夜裡,國民黨軍隊搜山抓了他全家:父親被吊在屋樑上,母親被捆在柱子上,他被綁在床腿上。午夜後,他磨斷了綁他的繩子,從樑上放下父親,解開捆母親的繩索,三人逃了出來。國民黨軍發現屋裡的人跑了,急忙去追,海水的父母有幸逃脫,年幼的海水又被抓住,押到華陽鎮的三官廟。國民黨兵用刺刀戳、竹籤扎等殘暴手段,逼他說出父、母和華陽游擊隊的下落,他嘴裡只有三個字:“不知道!”6月16日上午,國民黨軍把華陽鎮的老老少少都趕到三官廟前的戲樓壩。他們把海水仰面捆在一條長凳上,往他的口裡灌辣椒水,在他的頭上釘上了一根三寸長的鐵釘,然而小海水至死都未吐一個字!小烈士英勇的犧牲了,他的事跡感動了一代又一代華陽人民!
生態旅遊
長青生態旅遊區是集珍稀動植物觀賞、生態觀光、科考修學、探險、休閒、度假為一體,是秦嶺南坡山嶽型綜合性生態旅遊區。區內北高南低,呈斜面地勢。區內地形複雜、山巒疊嶂、千峰競秀、逶迤起伏、萬壑爭流、林海蒼茫,小氣候差異明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真實寫照。自然景觀包括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動物、植物等,以“高、寒、奇、險、秀”為特色。最高點昏人坪3071米,是秦嶺南坡著名的“九嶺”之最。蘊集秦嶺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之精華,珍稀動植物豐富,有種子植物2039種,脊椎動物248種,其生物多樣性被譽為古老孑遺植物的避難所和秦嶺野生動物的樂園,尤以“秦嶺四寶”——大熊貓、朱䴉、羚牛、金絲猴著稱。其中大熊貓有80餘只,約占秦嶺大熊貓總數的1/3,野外偶見率極高,是當今中國最有保護價值的大熊貓分布區,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朱䴉是亞洲特有的珍禽,被譽為“東方寶石”。羚牛又名金毛扭角羚。外形酷似家牛,形態介於牛羊之間。
景區內朱䴉在空中自由翱翔,熊貓在林間瀟灑漫步,金絲猴攀緣嬉戲、羚牛群威武雄壯;飛瀑流泉景象萬千,高山草甸、奇花異草與冰川遺蹟天造地設,花草蟲魚與山川流雲妙趣橫生,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整個景區構成美麗迷人的人間仙境。
魚潭瀑布位於華陽鎮板橋村,板橋村因橋而得名,也有傳說,清代的“揚州八怪”——鄭板橋他以畫竹為名,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一次出遊,途經華陽,看到美麗的山水和大片的竹林,不由駐足觀察河岸邊的竹子,給他畫竹帶來了不少啟發。所以老百姓就把這個地方叫做板橋村。底下便是魚頭潭瀑布,瀑布上下河床由白玉石和花岡岩石連成一體,因潭頭巨石酷似魚頭而得名,瀑布高約8米,天旱時分分為兩條飛流瀑布,發洪水時,水流合為一體飛流直下,水霧升空,驚天動地,氣吞山河。
景區在這片茱萸林里設定了多功能服務區,穿梭於林間小道,休息在河邊小亭,農家樂里可口的飯菜,愜意滿懷。春天花開金黃,舉辦茱萸花節;夏天綠葉蔥蘢,河水中盡情玩樂;秋天紅果纍纍,開展摘茱萸活動,冬天雪壓枝頭,踏雪問路,體驗前所未有的獨特風情。
這個地方名為端公壩,這個地名不能小看,那可以唐代皇帝賜予的名字。公元782年唐德宗李适為了避京城的兵禍,攜女兒唐安公主,經儻駱道南逃。自幼沒有受過苦的唐安公主因路途的顛簸,身染重病,經太醫醫治無效,走到華陽,聽到這裡有端公跳神,就立即派人請來端公,踏歌踴舞,娛神禳災,希望心愛女兒的病可以好轉。說來也奇,經過端公一晚上的跳舞神,唐安公主的病的確有了好轉,唐德宗大喜,給了端公一些賞賜,並賜名“端公壩”。但是由於唐安公主自幼深居宮廷,不曾受過這樣的苦,最終沒有逃過病魔的折磨,當走到洋縣馬暢鎮時,去逝了,僅有23歲。唐德宗萬分痛心,並在馬暢為女兒建了一座公主墓,被老百姓稱為“安冢”。
黑龍潭瀑布因潭水墨綠髮黑,且從潭頭往下看去,如一條黑龍盤鏇於此,故稱其為黑龍潭。傳說在古老時這裡居住了很多農戶,有許多牧童在黑龍潭附近放牧、割草。在這裡居住了一戶姓周的人家,以砍柴、打獵為生,兒子叫周天路,每天到山上砍柴。一天他看到一棵青草,長得十分旺盛,便割了回去,第二天經過時又長了起來。一連數天都是如此,他便扒開草叢,發現一顆珠子,興奮不已,將珠子帶回家,藏在米缸里,第二天他們家米缸的米漲得滿滿的,從此一家人日子過得安詳富裕起來,永遠有吃不完的米。後來他將米挑到集市上去賣,引起了地主惡霸的懷疑,派管家去他家察看,秘密被發現了。地主惡霸一行五六人來到周天路家,搶奪這顆珠子,周天路一急之下,把珠子吞到了肚子裡。一時間,渾身發熱,口渴無比,跑到河邊去喝水,喝著喝著,他的身體起了變化,身上長出了黑色鱗甲,頭上長出了角,不一會兒變成了一條黑色巨龍。頓時大雨傾盆,滔聲如雷,母親不停的喊著兒子,黑龍便在此不停盤鏇,形成深潭。然而他卻給華陽的老百姓造成了災禍,華陽連發大水,沖走了老百姓的房子、田地。老百姓都來到三官廟前向上天神靈禱告,替他們除去禍患,保華陽人民得到平安。王母在天上得知後,從頭上取下一根金簪朝向龍頭扎了下來,將黑龍就地懲治,華陽從此太平了,龍頭位置這顆樹便是王母金簪。
黑龍潭裡生長著一種冷水魚——細鱗鮭,它生活的環境的習性很有特點,生活在海拔900—2300米的山澗潭中,水溫是0—14度,它的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和大鯢(娃娃魚)一樣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蒼耳崖是古儻駱道的必經之地,也是咽喉要地,是古道上的一個重要節點,過去這裡曾建有驛站,它是沿儻駱道從長安到漢中,翻過秦嶺的第一驛站,這裡崖高10米,長30米,下有80平方米的空間,可容百人遮風避雨,一股清泉自崖下冒出匯成一眼古井;道路穿山崖而過,崖石蓋頂,古稱“擦耳崖”,意為路過時一不小心會擦到耳朵;後來唐宋時期儻駱古道一度被開闢為官驛大道,官吏往近,商旅絡驛,華陽山區有的農戶子女較多,難以維持生機,就將子女帶到崖下,希望路過此地的達官貴人將他們帶去,作為家奴,給子女一條活路,所以當時老百姓習慣將這兒稱為“藏兒崖”。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變遷,古道被淹沒在秦嶺的青山綠水之間,而這裡逐漸地被稱為蒼耳崖。河上的風雨橋是按原來的風貌在2007年將其復修起來的。在唐代儻駱古道從崖下經過,崖下建有一個閣樓,唐德宗李适、唐僖宗李儇南逃避兵禍經此路過,在崖下休息。原有一石床,稱“歇龍台”,尚存石碣一處,為大清順治年間所立,碣文稱蒼耳崖為“稽古福地”,現石碣已經被送到洋縣博物館保護了起來。
蒼耳崖曾搭建客棧、吊樓數間,連雲棧道,依山傍水凌空飛渡,如今棧孔、房基仍清晰可辨。蒼耳崖谷峽澗深,險峻異常,加之兩側高山聳峙,無它道可以迂迴,為扼守防範隘口,宋代韓裔詩云:“蒼崖險峻應藏虎,碧洞陰森恐隱仙”。
開放的長青華陽景區熱忱歡迎各界人士觀光考察,關注秦嶺四寶的繁衍生息,領略大自然的原始神韻!純自然、原生態的長青華陽歡迎您,衷心祝您旅途愉快!
田園風光游
簡介
華陽古鎮所在地為一個山間盆地,而且是秦嶺山區最大的一個盆地,海拔1000米,總面積311平方公里,有良田3000多畝,這些田地大都分布在青山綠水之間,丘旁水灣中,春花秋實,青、黃轉換,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田園畫。美女潭
美女潭因在河水中有一塊美女石而得名。其四面青山環繞,構成一個開放的盆地。盆地中間有條碧綠透亮的河水流淌。經過億萬年河水的沖刷,形成漢白玉質地的連山巨石,光滑如砥。石床上有一位裸體美女仰面嵌在上面,河水從她的身體上緩緩流過。她隆起一對豐滿的乳房,正是再現少女青春美麗,在清晨的霞光中顯得更加楚楚動人。美女石兩側的石崖上有古棧道的遺址,融美景與歷史文化為一體,現山河與奇石秀水之特色,疑誤入桃源仙境。
小華陽
小華陽,以山形為名。過去牛嶺山下的一個村莊是儻駱道必經之處,此處人煙輻溱,客棧眾多與華陽古鎮地形相似,因此取名為小華陽。
小華陽的街頭有呂祖殿,呂祖殿旁有一個凸起的小山丘,山丘下有一座古墓,石碑戴石冠騎石龜,墓冢用石條卯砌就。據說是清代嘉慶年間安徽一位知縣的墓葬。這位數千里之外的安徽縣長為何會葬於秦嶺的深山中?據說,這位知縣姓李,安徽籍人,進士兵出身,曾任過古黎園知縣。李知縣熟讀四書五經,暗諳孔孟之道。對奇門遁甲風水之術頗有造詣。他巡視華陽的山山水水,到了此處,審視這小華陽的山水地勢。認為兩水夾丘,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其穴名曰“二龍戲珠”。按陰陽定義,這種穴位可福蔭子孫,得時成龍。當時時政多弊,腐敗成風,李老爺不願溜須拍馬,逆來順受,又得罪了上司,不得升遷轉徒。剛好黎園縣制撤銷,於是他一作二不休,乾脆攜家眷在此落戶。並沿河插柳、栽桃樹、杏樹,給溪水取名楊柳岸、紅花溪等,又在紅花溪集資建寺,取名紅花寺,常作善事。在他過世後,就由後人安葬於此,但是李家後人並沒有飛黃騰達,反倒是光景一年不如一年。於是他的後裔請來風水先生說其中緣由。風水先生指指這山丘西面山脈說,“你祖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到了二流夾丘,卻沒有看到山丘之上還有這條山脈似走龍蛇,氣象非凡,大有吞沒山丘之勢,這穴位真名叫‘懶蛇攆鱉’ 。”後來李家讀書人不再刻意追求功名利祿,寄情于山水,順其自然,子孫繁衍至今,溫飽有餘,正奔小康。談到這么多呢,只是想要證明:風水穴位有它地形、風物、悅目、氣勢的道理,但若要說占穴位可福佑子孫出大官、能富貴,只不過是哄人的迷信意識罷了。
牛嶺
牛嶺離華陽古鎮10公里,山高勢險,北通華陽,南達縣城,設卡可扼制北侵南犯之敵。牛嶺是秦嶺南麓中段九嶺之一,它與秦嶺南麓最高峰混人坪遙遙相對,是古代長安至洋州儻駱道必經之處。秦嶺南麓中段九嶺之一的牛嶺,是漢高祖劉邦在此大梁人工雕刻石牛為名。因劉邦的軍隊在馬道梁騫過馬,練過兵,取名馬道梁。馬道梁與華陽這條大山嶺當時還沒有名字,儻駱道必經之道,就在此梁雕鑿一頭石牛為標記,取名牛嶺梁。
相傳漢時,王莽追趕劉秀,劉秀逃至山下,連飢帶餓昏倒路旁,眼看他就要被王莽的軍隊活捉。突然一頭石牛衝下山林。王莽得知後怒髮衝冠,立即組織軍隊把山嶺圍了個水泄不通。石牛馱著劉秀到山樑的一塊窪地,緩緩地放下昏迷的劉秀。看到滿山遍野都是王莽的士兵。石年像瘋了一樣,又一陣橫衝。頓時,大小石塊像山洪暴發一樣,滾了下來。這時,王莽的軍隊可遭大殃,死傷大片,嚇破了王莽的膽,隨變成一條蛇溜了。等劉秀醒來時才發現自己躺在一頭石牛旁,而滿山遍野是王莽士兵的屍體,才知是石牛救了他的命。後來便在秦嶺招兵買馬,屯兵於40里的跑馬嶺。隨後兵強馬壯返回駐漢王山消滅了王莽,登上了王位。便把石牛救命的地方賜為“臥牛嶺”,把石牛封為“五穀豐登之神”。並在山窪處建廟。廟額字都是坐船邊“遠近達道逍遙過”,香火極盛。後來人們習慣稱為“牛嶺”。古道儘管已經荒蕪,但輪廓仍相當完整,棧道石梯,復滿苔蘚,路面石條也鑿有防滑之痕,浸透著滄桑。在牛嶺眺望,華陽盡收眼底,不能想像秦嶺深處竟有這偌大一處高山盆地,田疇沃野,煙村相望,加之翠竹、池塘、果樹、溪水,真是一派小江南氣象。
野生朱䴉
小華陽田園風光秀美,溫地較多,造就出一片朱䴉繁衍生息的自然環境,在田間經常可以看到朱䴉與人和諧相處的畫面。相傳很久以前,洋州境內華陽石塔河有一個刁少爺,外號叫侯吊筋,他成天飛鷹走犬盡作壞事。一日侯吊筋上山打獵,遇見了正在掐菜苔的劉家姐妹倆,他見這對山村姑娘清清秀秀,如花似玉,頓生邪念,他吆喝眾家丁把兩個姑娘用繩捆綁起來,馱在馬上帶回了家。當晚,侯吊筋就要欺侮她們,劉家姐妹致死不從,侯吊筋惱羞成怒,將她們背靠背綁在梨木凳子上。這天夜裡,侯家有個名叫珠紅的丫環,趁主人在喝酒的時候,跑到廂房割斷結果習性子放也了劉家姐妹,把她倆扶上馬。這時家中的金毛犬聽到動靜,狂叫起來,侯吊筋和家丁立刻打著燈籠,提著棍棒,直往外涌。真是夜不觀色,急不擇路,劉家姐妹一路急跑,不斷來到一處斷崖,想調頭來不及了,姐妹倆索性下了馬。這時侯吊筋也追到跟前,他跳下馬,揚起馬鞭說:“只怕你們插翅難飛,乖乖地跟老爺走……”話未說完,猛不防,劉家姐妹扭住侯吊筋,不等家丁擁來,就縱身跳入萬丈深淵!“轟隆隆”山崩地裂,電閃雷鳴,地面上冒起青鱗鱗的兩座山峰,雙峰中間夾著一塊稜角猙獰的黑石頭,侯家人馬被這突起的石峰顛得七零八落,無一倖免。這兩座山峰就是“姊妹山”,山間那塊頑石叫“侯吊筋石”。再說珠紅躲開了家丁,心想:“今日放人難免發覺,逃走吧,逃得了自己,逃不了父母兄妹……”拿定主意後,珠紅暗暗給侯宅前後門上了鎖,提了桶麻油,潑到柴堆上,然後跪地祈求菩薩保佑劉家姐妹死裡逃生,保佑家人安全健康。然後它點燃了柴堆,不一會,風助火威,大火映紅了半面天,侯家人丁都燒成了灰,同時在大火中飛出了一群狀如白鷺,但彎喙、紅頰、冠羽、翅透朱紅的鳥,這群鳥兒鳴叫著飛向了姊妹山,人們說它是珠紅變的,稱它們為“神鶴”。這種神鶴又名紅鶴,就是現在聞名世界的朱䴉。當地老鄉說,每逢風和日麗的春晨,勤勞樸實的山民到姊妹山砍柴,就會有幸看到神奇的紅鶴。如果為富不仁,不懷好意的人趕去看它,就會烏去密布,雷聲轟鳴……
(瓦子溝)地形象瓦,地處石橋灣以上,東部獅子梁溝溝畦畦像一頁小青瓦一樣,取名瓦子溝。
田間,有家戶耕作的場面,有朱䴉舉翅的身影,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宛若一幅色彩明晰的水墨田園畫。
觀賞野生動物
簡介
沿河而上,眼前豁然開朗,鴛鴦河的美景躍入眼帘,山腰的霧氣瀰漫了整個村莊,朦朦朧朧、忽隱忽現,仿佛走入世外桃源。紅軍洞中傳星火,革命前輩灑熱血;魚洞子裡真神奇,穀雨時節魚兒出;斷情石上引傳說,小青姑娘舍愛為義獻生命,龍二太子寧做凡人不做仙,化作鴛鴦嬉河頭。彩虹瀑布變幻莫測,潭頭激起的水霧在日光的映射下,顯現出一道道彩虹橋;野生動物園中秦嶺四寶活動密集,可以近距離觀賞可愛的大熊貓、美麗的朱䴉、頑皮的金絲猴、威猛的羚牛。在觀賞野生動物的同時,還能深切感受華陽濃厚的歷史文化和濃濃的民俗風情。
紅軍洞
洞深十餘米,洞中連洞,神秘莫測,這裡是紅25軍與秦嶺游擊隊的秘密聯繫點。走過小橋的農戶家是秦嶺游擊隊隊部遺址,隊長孫鴻的夫人健在。
魚洞子
一股清泉從地下湧出,水色透亮,緩緩流入河道,每年穀雨時分,這裡就會湧出好多的魚兒,景象奇特。
唐宋時期,山樑有一條長長的街道,居住著多戶人家,十分繁華,儻駱古道經過這裡,被稱為半邊街。傳說,有一名叫小青的女子居住在這裡,她美麗善良,經常要走幾里的山路去乾溝背水回來,為過往的客人送去茶水。一次背水途遇黑熊,差點喪命,被在天上遊玩的龍二太子看到,下凡相救,小青感激萬分。龍二太子了解到此處無水,必要到幾里外的山溝取水時,就私自將一股龍泉引到半邊街前,形成河流。經過一段時間相處,產生的深厚的感情,難捨難分,龍二太子誤了返回天庭的時辰,玉帝大怒,命雷公打下一個響雷避開河邊的大石,要他立即返回天庭,否則收回河水,並降罪於半邊街的所有老百姓,讓半邊街大旱三年,顆粒不收。龍二太子將實情告訴小青,二人相擁痛哭,在萬分無奈和痛苦中返回天庭。龍二太子回天庭後被關進天牢,玉帝仍要降罪於半邊街的所有人。小青為了鄉親們毅然投身自盡,希望玉帝不要降罪於其他人。玉帝被小青的行為所感動,決定不再追究此事,將龍二太子的仙要拔除,打下凡間。龍二太子無法面對失去小青的痛苦,就一直坐在河邊的石頭上呆呆地看著河水。也不知過了多少個歲月,河裡出現的一對對的鴛鴦,人們都說這是小青和龍二太子化身。但願如此,有情人終成眷屬了。河岸邊這塊巨石就是雷公避下那一個響雷所致,一石三斷,稱其為斷情石。
秦嶺四寶
熊貓
大熊貓是國寶一級保護動物,是瀕危動物。秦嶺是我國大熊貓分布區中緯度最高的,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秦嶺大熊貓是大熊貓的重要種群,具有獨特的分布格局和種群進化史。在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特徵方面,秦嶺大熊貓與四川、甘肅的大熊貓之間有著明顯差異,是大熊貓的一個獨立亞種,被命名為大熊貓秦嶺亞種。秦嶺大熊貓分為興隆嶺、太白山、牛尾河、天華山、錦雞梁、平河梁和青木川7個區域種群,種群數量約273隻,僅占四川亞種種群數量的17%。秦嶺大熊貓棲息地總面積347684公頃,潛在棲息地面積258667公頃,涉及我省佛坪、洋縣、太白、周至、寧陝、留壩、城固、寧強、鳳縣9個縣21個鄉鎮。其中洋縣、佛坪、太白和周至四縣交界處的興隆嶺地區為核心棲息地,局域種群的數量最大。亞種是形成新物種的“前奏”,其存在也使物種的基因多樣性更為豐富。專家介紹說,當一個物種的某一個種群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這一種群就應該是一個亞種:具有獨立的地理分布格局;具有獨立的進化歷史;形態學差異與基因差異相一致。秦嶺大熊貓和四川大熊貓在形態上已經形成了明顯差異——四川亞種的頭長近似熊,秦嶺亞種的頭圓更像貓,且具有較小頭骨、較大牙齒。在皮毛顏色方面,秦嶺大熊貓胸斑為暗棕色、腹毛為棕色,而四川大熊貓胸斑為黑色、腹毛為白色。也就是說,秦嶺的大熊貓與其它山系的大熊貓在形態學方面已具有顯著的差異,其結果與基因方面的差異相一致,滿足了第三個條件。秦嶺大熊貓與四川大熊貓在形態上的明顯差異,使它看上去更漂亮,更憨態可掬,陝西人把秦嶺大熊貓稱為“國寶中的美人”。
朱䴉
朱䴉是稀世珍禽,過去在中國東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曾有較廣泛的分布,由於環境惡化等因素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至20世紀70年代野外已無蹤影。朱䴉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已經徹底消失。
我國鳥類學家經多年考察,於1981年5月在陝西省洋縣重新發現朱䴉種群,也是世界上僅存的種群。此後對朱䴉的保護和科學研究進行了大量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果。特別是飼養繁殖方面,於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來,雛鳥已能順利成活。至1995年,我國的野生朱䴉種群約35隻,飼養種群有25隻,為拯救這一珍禽帶來了希望。目前,朱䴉已近2000隻。
朱䴉又稱朱鷺,是世界上一種極為珍稀的鳥,素有“東方寶石”之稱,被世界鳥類協會列為“國際保護鳥”。 朱䴉棲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帶。在附近的溪流、沼澤及稻田內涉水,漫步覓食小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兼食昆蟲。在高大的樹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鳥,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範圍遊蕩。4-5月份開始築巢,每年繁殖一窩,每窩產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細斑。由雙親孵化及育雛,雛鳥約在30天后破殼,經哺育約40天后離巢。由於朱䴉的性格溫順,我國民間都把它看作是吉祥的象徵,稱為“吉祥之鳥”。
朱䴉有著鳥中“東方寶石”之稱。潔白的羽毛,艷紅的頭冠和黑色的長嘴,加上細長的雙腳,朱䴉歷來被日本皇室視為聖鳥。朱䴉的拉丁學名“Nipponia Nippon”直譯為“日本的日本”,以國名命名鳥名,足見朱䴉對於這個國家的重要性。更有古代《日本書記》中記載,朱䴉是代表日本的鳥類。
金絲猴
金絲猴群棲高山密林中,生活在海拔1400-3000米的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幾乎與大熊貓同地區分布,同樣怕酷暑耐嚴寒。以家族方式結群生活,最大的群體可達600餘只在靈長類中,如此龐大的群體亦屬罕見。主要在樹上生活,也在地面找東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筍、苔蘚植物為食。主食有樹葉、嫩樹枝、花、果,也吃樹皮和樹根,愛吃昆蟲、鳥、和鳥蛋。吃東西時總是吧噠嘴顯得那么香甜!
金絲猴是很美麗的:天藍色的面孔上嘴大而突出,因其鼻孔極度退化,即俗稱“沒鼻樑子”,因而使鼻孔仰面朝天,所以又有“仰鼻猴”的別稱。古人有人擔心這種特殊的鼻孔下雨時雨水會從鼻孔灌進肚子裡去,所以有古書記載金絲猴的尾巴分叉,下雨時用兩個尾巴尖堵住朝天的鼻孔。其實,在陸生哺乳類中並沒有尾巴分叉的動物,這種說法應該屬於謠傳。
比起其它猴類來,金絲猴的確是非常漂亮,特別是川金絲猴,頭頂的正中有一片向後越來越長的黑褐 色毛冠,兩耳長在乳黃色的毛叢里,一圈桔黃色的針毛襯托著棕紅色的面頰,胸腹部為淡黃色或白色,臀部的胼胝為灰藍色,雄獸的陰囊為鮮艷的藍色,金絲猴的尾巴和身子差不多長,瘦長的身體上長著柔軟的金色長毛,最長可達三十多厘米,披散下來就像一件金黃色的“披風”,十分漂亮。如此耀眼奪目的外衣使它得到了“金絲猴”的美名。
母愛在靈長類中顯得非常突出。母金絲猴無微不至地關心和疼愛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哺乳期,母猴總是把小猴緊緊的抱在胸前,或是抓住小猴的尾巴,絲毫不給它玩耍的自由。在這期間,朝夕相處的丈夫儘管向“夫人”獻盡了殷勤:又是為她理毛、又是為她檢痂皮、但是也別想摸一摸自己的寶寶,更別提抱抱小猴親熱一番了。母金絲猴總是抱著小猴,把背朝著自己的丈夫,絲毫不給丈夫撫愛子女的機會。
金絲猴為我們的大自然增加了無限歡樂,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金絲猴,保護大自然。讓金絲猴成為我們人類忠實的夥伴,和我們歡樂與共,共同生存!使人類和動物之間更加親密!
羚牛
羚牛秦嶺亞種又被稱為“秦嶺金毛扭角羚”,當地人又叫它為“牡羊”或是“羊子”,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的兩個長而粗壯的前肢,兩條短而彎曲的後腿,以及分叉的偶蹄這些特點都使秦嶺羚牛能夠適應高山攀爬生活。
羚牛是大型食草動,是典型的高寒種類,常棲息於2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草甸地帶,冬季又遷移至2500 米以下的針葉林中的多岩區。喜群棲。羚牛體型雄健,且性情兇悍。外形似牛,機體結實又介于山羊和羚羊之間,故稱羚牛。辨識方法:全身毛色為淡金黃色或棕褐色。頜下和頸下長著鬍鬚狀的長垂毛。雄性和雌性都有粗大的角,角尖光滑,從頭頂先彎向兩側,然後向後上方扭轉,角尖向內。體形粗大,四肢粗壯,肩高大於臀部,體長約1.8米,成年雄性可達到2米以上。成年雄性體重200—300千克,尾較短,吻鼻部高而彎起,似羊。肩高於臀,角粗而彎向兩側。其毛色色澤依老幼而不同。遍體白色或黃白色,老年個體為金黃色,背中不具脊紋。吻鼻部和四肢為黑色。幼體通體為灰棕色。
夏天一般是羚牛的發情期,為了爭奪配偶,羚牛群中的公牛會展開決鬥,通過“暴力手段”確定等級序位,失敗者往往會“憤”而離群出走,成為獨牛。羚牛的孕期約9個月,一般在翌年3—5月產仔,每胎一頭。平均壽命為12-15年。一些羚牛由於從群體中走散,而不得不獨自“流浪”。這些看似憂鬱的“獨行客”,往往性情暴躁,極易傷人。 所以,在遇到獨來獨往的羚牛時,要特別小心,及時避讓,以防遇到危險。碰到羚牛時,不能驚慌失措、四處逃竄,可以立刻爬上高處,或者就地臥倒一動不動,羚牛就不會傷害到人。
交通指南
外部交通
自駕線路
1、西安——西漢高速—龍亭出口(經國道108駛入洋華公路)——華陽景區;
2、漢中——漢洋高速—龍亭出口(經108國道駛入洋華公路)——華陽景區 ;
3、漢中——國道108——龍亭鎮洋華路口——洋華公路——華陽景區;
4、西安——西寶高速/國道312——太白縣城—華陽景區 ;
5、西安——周至(國道108)——佛坪——洋縣龍亭鎮——洋華公路—華陽景區;
洋縣華陽景區距離華陽古鎮還有3-5公里的行程。
內部交通
公交路線
1:遊客進入西安,在城西客運站坐到洋縣的汽車,車程三小時三十分鐘至洋縣,在洋縣客運公司搭乘前往華陽鎮的公共客車,車程兩小時三十分鐘到達景區;
2:遊客進入西安經由國道316至太白縣,由太白縣境內進入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