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賢不足恃

本文以戰國文學的典型形式——對話式,記錄了魏文侯與狐卷子的對話,闡述了一定的道理,為《韓詩外傳》的典型。

原文

魏文侯問狐卷子曰:“父賢足①恃乎?”對曰:“不足。”“子賢足恃乎?”對曰:“不足。”“兄賢足恃乎?”對曰:“不足。”“弟賢足恃乎?”對曰:“不足。”臣賢足恃乎?”對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②而怒曰:“寡人問此五者於③子,子一④以為不足者,何也?”對曰:“父賢不過⑤堯,而丹朱放。子賢不過舜,而瞽瞍拘。兄賢不過舜,而象放。弟賢不過周公,而管叔誅。臣賢不過湯、武,而桀、紂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從身始。人何可恃乎?”

譯文

魏文侯問狐卷子道:“父親賢明能夠依賴嗎?”狐卷子回答道:“不能。”問:“兒子賢明能夠依賴嗎?”回答道:“不能。”“兄長賢明能夠依賴嗎?”回答道:“不能。”“弟弟賢明能夠依賴嗎?”回答道:“不能”臣子賢明能夠依賴嗎?”回答道:“也不能。”魏文侯一下子變了臉色,生氣地說:“我向你徵詢了這五種情況,你竟全都認為不能,是什麼道理呢?”狐卷子回答道:“父親賢明沒有超過堯,但是他的兒子丹朱卻被放逐;兒子賢明沒有超過舜,但是他的父親瞽瞍卻被拘禁;兄長賢明卻沒有超過舜,但是他的弟弟象卻被流放;弟弟賢明沒有超過周公,但是他的哥哥管叔卻被誅殺;臣子賢明沒有超過商湯王和周武王的,但桀和紂卻被討伐。指望別人的人不能達到目的,依賴別人的人不可能長久。你想把國家治理好,就要從自身做起,怎么可以依賴別人呢?”

寓意

凡事都要從自己做起,而成功是由自己的主觀努力決定的。我們不要指望或企圖去依賴他人。

閱讀訓練

一、解釋字詞

1.足:足夠

2.色:臉色

3.於:向,對

4.一:全,全部

5.過:超過

6 狐卷子:魏國的一個大臣。

7 丹朱:堯的兒子,因荒淫傲慢而遭放逐。

8 瞽瞍:原意指瞎眼老人,此處指舜的父親,傳說中他是個盲人,後來被拘禁下文中的“象”即傳說中舜的弟弟,後被流放。

9 周公:周武王之弟,名旦,曾助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武王死後攝政,忠心輔助幼年繼位的成王。

10 望人者不至:意為希冀、依賴他的人,是不會達到目的的。

二、解釋句子

1.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

指望別人的人不能達到目的,依賴別人的人不可能長久。

2.君欲治,從身始。人何可恃乎?

你想把國家治理好,就要從自身做起,怎么能夠依賴別人呢?

三、狐卷子舉這些事例的作用是:

希望能讓魏文侯明白凡事都要從自己做起,而成功是由自己的主觀努力決定的的道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