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賢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1745年),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乾隆帝妃嬪。雍正年間選為四阿哥弘曆使女;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將高氏從使女中超拔為側福晉;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後,詔封高氏為貴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封貴妃高氏為皇貴妃;正月二十五日皇貴妃高氏薨,謚曰慧賢皇貴妃;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乾隆朝首位貴妃,首位皇貴妃。

基本信息

大事年表

年號紀年 公元紀年 事件
雍正時期 選入皇四子弘曆府,初為 使女
雍正十一年 1733 皇四子弘曆被封為和碩寶親王
雍正十二年三月初一 1734 欽奉雍正帝諭旨,於使女中超拔為寶親王 側福晉
雍正十三年九月 1735 將高氏母家由內務府包衣 抬旗,入鑲黃旗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 1735 弘曆繼皇帝位,年號乾隆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 1735 乾隆帝詔封高氏為 貴妃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 1736 行貴妃冊封禮
乾隆十年元旦 1745 貴妃舊疾復發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 1745 晉封 皇貴妃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 1745 皇貴妃薨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六 1745 諡號"慧賢"
乾隆十年--乾隆十七年 1745-1752 其金棺暫安於靜安莊殯宮
乾隆十七年十月十七 1752 與孝賢皇后、哲憫皇貴妃同日葬入清東凌之裕陵
嘉慶二十三年正月 1817 嘉慶帝詔命,將玉牒內慧賢皇貴妃之姓"高氏"改為“高佳氏”

潛邸生涯

慧賢皇貴妃慧賢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1745年2月25日),高氏,大學士高斌之女。生年不詳,世居遼陽地,出身內務府包衣世家,依照慣例,內務府三旗女子均需參選秀女,入宮當差,作“承值侍應之人”,即使女。雍正十三年前,高家尚為內務府包衣,其家女子自然不應例外,高斌之女應是以秀女身份入選,並被指派給皇四子弘曆為使女。 高氏入侍的詳細時間不明,其後也未生育子女。

雍正十二年三月,因為雍正帝的一紙諭令,高氏由使女上升為側福晉,諭曰:“寶親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為王側福金”(福金即福晉)。後高斌謝恩摺奏曰:“伏念奴才女兒至微至賤,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寶親王,今乃於使女之中超拔為側福晉”。

貴妃生涯

慧賢皇貴妃慧賢皇貴妃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十三年,雍正帝駕崩;九月初三,寶親王弘曆繼皇帝位,年號乾隆;九月二十四日,乾隆皇帝詔封高氏為貴妃。
雍正駕崩後,高斌奏請入京覲見,十月八日,乾隆帝批示:“兩淮鹽政職任最為緊要,不必來京。若明年冬初無事可奏請來京。汝女已封貴妃並令汝出旗,但此系私恩不可恃也。若能勉勵,公忠為國,朕自然嘉獎。若稍有不逮,始終不能如一,則其當罰,又豈可與常人一例乎”。可見此時,高氏已被封為貴妃,但因為正值孝期,所以冊封后妃之禮直到乾隆二年才正式舉行。《清實錄》所載:”乾隆二年。丁巳。冊立嫡妃富察氏為皇后·······冊封庶妃高氏為貴妃。”
冊封貴妃時,高氏享有了公主王福晉和三品以上命婦到她的寢宮向她跪拜叩頭朝賀的禮儀,而冊封嫻貴妃,純貴妃,嘉貴妃這些由妃嬪逐步晉升上來的貴妃時。乾隆以“初封即系貴妃,與由妃嬪晉封貴妃者不同,前者位份尊貴,所以得享公主王福晉大臣命婦的叩頭。由妃嬪逐級晉升貴妃的則不同,未便照初封即系貴妃的典禮”為由取消了貴妃的所享公主福晉命婦齊集叩頭的大典。
事見鄂爾泰、張廷玉《國朝宮史》所記載: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六日,上諭:禮部所進冊封皇貴妃攝六宮事及晉封貴妃儀注內稱,公主、王妃、命婦俱詣皇貴妃、貴妃宮行禮等語。從前皇考時冊封敦肅皇貴妃為貴妃,公主、王妃、命婦等俱曾行禮(而據雍正朝會典記載“雍正元年冊立皇后同日冊封貴妃及二妃二嬪儀。是日,奏請陳設貴妃儀仗。公主、王妃一下、大臣命婦等,行慶賀皇后禮畢,於貴妃前行慶賀禮。奉旨貴妃前免行禮。”)。乾隆二年冊封慧賢皇貴妃為貴妃,亦照例行禮。至乾隆十年今皇貴妃及純貴妃晉封貴妃時,則未經行禮。朕意初封即系貴妃者,公主、王妃、命婦自應加敬行禮。若由妃晉封者,儀節較當略減,此一定之差等。且今皇貴妃及嘉貴妃同日受封,而公主、王妃、命婦行禮略無分別,於禮制亦未允協。嘉貴妃前著照純貴妃之例,不必行禮。將此載入會典。
根據乾隆帝御製詩《填倉日》中的自註:“圓明園內韶景軒,慧賢皇貴妃所居住也,妃於丙寅年填倉日仙逝,繞逾三年,而孝賢皇后天游又將浹歲遇節於不能已也。”可知高氏在圓明園的住所是韶景軒,又根據《節次照常膳底檔》中的記載:“乾隆元年二月十五日,禁止屠宰,“皇太后,承乾宮、鍾粹宮貴妃等位,俱各止葷添素·······”可知高氏的寢宮可能為鍾粹宮。
乾隆十年高氏病重,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封皇貴妃,正月二十五日病逝,正月二十六日病逝訊息傳出同時加乾隆加封她為慧賢皇貴妃。後乾隆帝為高氏寫下輓詩《慧賢皇貴妃輓詩疊舊作春懷詩韻》紀念她,她病逝後的超度道場除了將照皇貴妃例誦經五次外,還額外增加了雍和宮和栢齡寺的超度道場。其中,在雍和宮的道場更是派五百喇嘛(當時的雍和宮喇嘛滿編為500人)念過祝辭後於大殿誦經九日。乾隆帝還曾在清東陵所在地遵化為高氏的父親賜予了近鄰山陵的墳地,使得長眠地下的慧賢皇貴妃能在父母過世後與其長久相望。
高斌子孫高恆、高朴相繼因貪墨坐誅,在處死高恆之前,大學土傅恆曾奏請皇帝看在已經去世的慧賢皇貴妃的面上,貸其一死。乾隆對此頗不快,正色道:"如皇后兄弟犯法,當奈何?"傅恆為孝賢皇后兄弟,聽罷戰慄不敢言。至殺高朴,皇帝再諭:"高朴貪婪無忌,罔顧法紀,較其父高恆尤甚,不能念為慧賢皇貴妃侄而稍矜宥也。"(清史稿)。

乾隆作悼詩

正式輓詩(一首)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日(填倉日)慧賢皇貴妃病逝,乾隆皇帝寫下以貴妃為題的正式輓詩《慧賢皇貴妃輓詩疊舊作春懷詩韻》:
慧賢皇貴妃輓詩疊舊作春懷詩韻
序:昔謝恵連不得志,於時而有秋懷之作,去年三春無雨憂懷悒欝,因題春懷詩,今歲三白兆於冬萬物,熙於春宜,其愉恱舒適矣,而傷逝之感不能釋於情,疊韻志懷兼以自訟。
牛女歲一會,詎雲隔天漢。
崦嵫雖下舂,扶桑復明旦。
人生赴壑蛇,去勢誰能絆。
永惟王衍言,言笑憶晏晏。
更慮漢武事,空貽後人案。
雙雙樑上燕,隊隊灘頭雁。
時或失乳巢,亦或別沙岸。
況曽賦抱裯,嘗經陪曲宴。
憂農予悒欝,強慰予之畔。
頻進徐妃箴,未怨班姬扇。
廿年如一日,誰料沉疴臶。
囑我為君難,不作徒背面。
悼淑勵不傷,虧盈月規半。
徘徊虛堂襟,小星三五爛。
有愧莊叟達,匪學陳王嘆。
(翻譯:序:昔日謝恵連不得志,感於時節,作《秋懷》詩,去年三春無雨,憂懷抑鬱,因作《春懷》詩,今歲冬季三降白雪,春雨滋長萬物,一派愉悅舒適的景象,而傷逝之感不能釋於懷,疊韻抒懷兼以自責。)

填倉日詩(八首)

由於慧賢皇貴妃仙逝之日為填倉日,此後數年,乾隆皇帝都在填倉日詩中追憶過去表達哀思:
乾隆十一年:
填倉日作
光春風物和氤氳,日逢晴鬯三農欣,
粔籹菜甲酬節令,禮從其俗古所云,
憂民之憂樂民樂,翳予憂樂因民托,
底事間情一惘然,自為此念奚堪者。
乾隆十二年:
填倉日
嫩日輕寒復此辰,評量往事偶傷神,兩年未試挑青菜,百歲誰非觀電人,
月過上元鏇就缺,花爭穀雨待成塵,夢華因識無生趣,更不隨流漫惜春。
乾隆十三年:
填倉日偶感
最是踐春頻遇節,每教憶舊一牽情,三年歲月堂堂過,兩字空華了了評,
盤菜試挑生意趣,盆花還看幻芳容,能言好鳥枝頭啅,擬問因何不得平。
乾隆十四年:
填倉日
已是傷神日,尤然韶景春,三年才過忌,周歲又思人。
悲喜何曾定,平生難具陳,無心饒苑卉,特地更懷新。
(純皇自註:圓明園內韶景軒,慧賢皇貴妃所居也,妃以丙寅年填倉日仙逝,繞逾三年,而孝賢皇后天游,又將浹歲遇節,興悲亦情之,不能已也。)
乾隆十五年:
填倉日
五辛盤已撤,十字餅初嘗,節物排年紀,風光此日良,
占農真得吉,從俗亦何妨,積潤塍鱗疊,成波沼鏡張,
從新春婉娩,憶舊景彷徨,更切懷賢匹,無何逮小祥。
(純皇自註:慧賢皇貴妃於此日仙逝已五閱歲矣,而孝賢皇后二周年將次又及,撫景追昔不禁神傷。)
乾隆十六年:
填倉日作
俗節重填倉,此日宜晴和,朝來風日佳,所喜占得禾,
青齊經數程,氣象異昔過,轉鏇賴天佑,振救之吏宜,
遂使三年間,元氣復萬家,煙村惜年芳,燈事今夕羅,
便於占民風,姑馳金吾呵,戚戚憶昔人,鵲華況嵯峨,
尋思事固然,舊緒徒延俄,達者戒一往,毋為感慨多。
(純皇自註:憶慧賢皇貴妃以乙丑是日薨逝,而孝賢皇后又以戊辰春月東巡至濟南抱病仙逝,三年之間兩失故侶,觸緒傷懷何能己己。)
乾隆十七年:
填倉日題
焰灺春鐙雪掃花,六街人尚戀年華,昔傳端識今堪例,鬧後從看靜可佳,
十字雲腴謾說餅,一杯露馥且分茶,拈毫即景艱成句,慚愧詞臣頌八義。
(此年冬,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隨孝賢皇后一同入葬裕陵。)
乾隆二十二年:
填倉日二首之二(前章即景後章抒情,本詩為後章)
屈指為期十二過,(純皇自註:慧賢皇貴妃以乙丑年是日薨逝)
可堪回憶是耶歌,
悲歡輾轉都為幻,
歲月推遷積以多,
永巷傳維式儀則,
中宮復素喜祥和,
不三年又辭予去,(純皇自註:孝賢皇后以戊辰三月崩於德州舟次)
難向君平問若何。
(此年距慧賢皇貴妃仙逝已一紀)

其他提及詩

除了填倉日為貴妃寫輓詩外,純皇其他時日也有感戴慧賢皇貴妃並提及的的作品:
間題(乾隆十三年作)
年將不足畏,事每有餘悲,得句憑消悶,參禪那斷痴,
兩疏誰為待,三歲忽雲期,憂喜一番夢,長眠人未知。
(純皇自註:憶慧賢皇貴妃薨逝至今春三期矣,在時亦以嫡子未獲為憂,今得而復失是一番憂喜夢也,彼不知。興言及此,殊難為情雲。)
煙郊行宮疊去歲詩韻(乾隆十三年)
命駕田盤止頓便,綠窗碧樹又蔥然,游觀藉以消無賴,來往相於似有緣,靜悟春花復秋月,痛因今歲較前年(純皇自註:去歲詩云所思難遣憶前年,蓋謂乙丑春慧賢皇貴妃事後謁陵之便一駐盤山,亦止頓於此,今後喪又已逾時,撫今追昔,無不助感),徘徊未獲安心處,空說安心以竟禪。

(乾隆十三年)
其來不告去無辭,兩字平安報我知。
祗有叮嚀思聖母,更教顧復惜諸兒。
醒來淚雨猶沾枕,靜覺悲風乍拂帷。
似昔慧賢曾入夢,尚余慰者到今誰。
奉移孝賢皇后梓宮於靜安莊悽然神傷抆淚賦此(乾隆十三年)
鳳幰平明將奉移,欲留不住我心悲,幽宮閟殿仍同敘(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舊安別殿,是日均令祔於皇后之旁,如昔日也),舊感新愁並一時,廿載恩情惟夢會,千秋懿徳盡人知,重垣縱復如中禁,腸斷荒郊朔籟吹。
十月二十七日永安孝賢皇后於萬年吉地宮,以慧賢、哲憫二皇貴妃附,皆少時相從者。既感逝存、更參夢幻,命筆成什以志一時(乾隆十七年)
鳯翣龍輴何事爾,貫魚故劍適相從,可知此別非常別,謾道無逢㑹有逢,蘆殿驚心陳白日,菆塗舉目慘寒冬,百年等是行雲寄,廿載憑參流水蹤。
孝賢皇后陵寢酹酒(乾隆四十五年)
已是別多時,能無一寫悲,七旬忽我逮,百歲任他期,幻景徒驚速,故人不慭遺,(隨皇后殯地宮者慧賢皇貴妃淑嘉皇貴妃如在世皆年逮七旬,今皆辭世益增悵然)曾孫畢姻近,眠者可聞知。
孝賢皇后陵酹酒(乾隆五十四年)
拜瞻禮既畢,勝水峪臨前,(皇陵卜此勝水峪在諸陵之右)
追念吟窈窕,不孤謚孝賢,
春秋復三歲,參昴共千年(皇后陵內並有慧賢皇貴妃等為配)
可識元孫獲,思之益悵然。

祭文錄

皇朝文典中的原圖皇朝文典中的原圖

慧賢皇貴妃大祭文:

慧賢皇貴妃慧賢皇貴妃
翊宣坤教,資婉娩以凝庥;協贊壼儀,式柔嘉以起化。綣(此字為:耳卷)懷淑範,申錫翼(此字為:橫山+粉+大)章。爾慧賢皇貴妃高氏,誕育名門。克膺德選,率天家之禮度;允稱翟褕,佩女史之箴銘。尤耽文翰,夙承皇考之恩眷,封以側妃。懋贊朕躬,而謙和深諧中壺。班階既貴,溫良常浹於六宮;褒譽方隆,惠好更周乎九御。宜享和平之福,豈期痰疾之侵,竟謝年華,彌懷軫惻,於戲。功分內治,空陳象服之輝煌;謚表遺徽,載布龍文之煥爤。靈其不昧,尚克歆承。
試譯:慧賢皇貴妃大祭文
輔佐宣教女性儀則,天資委婉柔美得到上天的庇護。協助宮中內治,示範柔和美善來引導後宮風尚。為緬懷善美的榜樣。。(此句由於為查到一字,暫越過未譯)。。你慧賢皇貴妃高氏,出自名門,能夠接受以德行為標準的選拔,成為遵守皇家的禮儀法度的表率。與地位相稱,常說出令人心悅誠服的女史般的規誡之言。尤其有才華擅文采,早在潛邸就承皇父的恩眷,封為側福晉。勤奮努力的協助我(皇帝),並且對皇后謙遜平和與她配合得當非常和諧。在後宮位份已經非常尊貴,卻能夠在後宮溫和善良的融洽相處;所受的褒獎和聲譽正尊崇盛大,卻能夠在後宮做得更加友好周全。本來正該享受這和平的福氣,誰想到舊病復發,竟在大好年華病逝。我滿懷思念地悲痛啊。你有功於內治,空擺著遺像禮服光彩奪目;加諡號表達遺留的美好,也只有美好文章文采燦爛。如果你在天之靈有知,請享用供品。
慧賢皇貴妃初次祭文:
內政克襄,式宮闈之雅化;壺儀允弼,流圖史之芳聲。禮備飾終,哀申誺德。爾慧賢皇妃高氏,毓秀名家,承恩天室。贊盤匜於慈慶,早蒙賢孝之褒;佐鞶帨於中宮,聿著溫恭之譽。晉封椒殿,協福履以均綏;服訓籣闈,播徽音而逾茂。詎沉疴之難愈,致令范之雲徂。載奠苾芬,良深愴悼,於戲。隆秩有加,悵望翟衣之掩。嘉稱特錫,長留彤管之輝。靈其有知,庶幾歆格。
試譯:慧賢皇貴妃初次祭文
能夠輔佐內政,是後宮文秀高雅的楷模;能夠輔弼內治,在圖史中流傳美好的名聲。完備禮儀是為了給逝去的你增加尊榮,寄託哀思陳述你的美德。你慧賢皇貴妃高氏,是名家出身的優秀人物,並且承受了皇室的恩澤。佐理太后盥洗之事,很早就蒙受太后褒獎你賢德孝順。幫助皇后製作女紅(或幫助皇后穿衣打扮),常聽到皇后誇讚她溫和恭敬。要求晉級封賞後宮,讓大家與你共享福祿使得後宮更加安靜平和;擔任教導後宮之責,傳揚令聞美德而使得大家更加美好。誰能料到這個拖延良久的重病是如此難以治癒,使得你這個具有楷模般美德的良好的典範像行雲般離我而去。陳列祭品滿懷深情悲傷地祭奠你啊!抬高品級來厚待你,也只能傷感失意的望著華麗禮服掩蓋下的你了。特別賜給你美好的名號,想要長久保存記住你文墨的光輝。如果你在天之靈有知,請享用供品。
祭文祭文
慧賢皇貴妃加增諡號祭文:

徳贊坤儀,重徽柔之作則;功參內治,晉位號以垂聲。禮制長昭,音塵若接。爾慧賢皇貴妃高氏:韞秀懷文、含章履順,嫻習天家之典,弼成王化之原。方期令德以凝庥,豈意盛年而告逝。悲深慈幄,永懷克孝之賢妃;悼切中宮,謂失同心之益友。允協哀榮之典,特申謚祭之儀,於戲。黻翣乍移,疊受隆施於綸綍,椒樽載長,貽懿號於圖書。靈其有知,庶幾歆格。
試譯:慧賢皇貴妃加增諡號祭文:
由於你品德佐贊天下女性儀表,是遵守規矩法度的榜樣,並且有功於協助後宮內治,因此晉升你的位號使得您美好的名聲得以流傳。禮遇和制度得以長期彰顯,美好的名譽得以傳承。你慧賢皇貴妃高氏:蘊藏秀美、懷藏文采,深含美質、順循禮儀。熟悉皇家的各項典禮,輔佐成就王業風化的基礎和本原。正期待你的美德能夠永恆的獲得上天的庇護,誰料到正值年華大好卻早早離世。太后為此深深的傷悲,永遠懷念你這個孝順的德才兼備的皇妃;皇后也深切悲傷地懷念你,說自己失去了同心協力的對自己有幫助的好朋友。現在依據給予逝者榮譽的典制,為你舉行冊謚祭奠的儀式。你的棺槨雖然剛剛奉移,可我已經多次發布詔令對你施恩。提高祭器和儀仗規格,使你在圖史中流傳美好的名號。如果你在天之靈有知,請享用供品。

史料記載

清史稿

慧賢皇貴妃列傳:

《列傳一·后妃》記載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乾隆初,為貴妃,晉皇貴妃。薨,謚曰慧賢皇貴妃。葬勝水峪。
《孝賢皇后列傳》中記載

初,皇貴妃高佳氏薨,上謚以慧賢,後在側,曰:“吾他日期以‘孝賢’,可乎?”至是,上遂用為謚。

冊文內容

一、貴妃冊文曰:
命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為正使。內閣學士索柱為副使。
朕惟政先內治。贊雅化於坤元。秩晉崇班。沛渥恩於巽命。彝章式考。典禮攸加。爾庶妃高氏、篤生名族。克備令儀。持敬慎以褆躬。秉柔嘉而成性。椒掖之芳聲早著。度協珩璜。璇闈之淑德丕昭。榮膺綸綍。茲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寶封爾為貴妃。爾其祗勤日懋。迓景福以凝祥。恭順彌彰。荷洪庥而衍慶。欽哉。
二、晉皇貴妃時上諭:
諭、朕奉皇太后懿旨。貴妃誕生望族。佐治後宮。孝敬性成。溫恭素著。著晉封皇貴妃。以彰淑德。嫻妃、純妃、愉嬪、魏貴人。奉侍宮闈。慎勤婉順。嫻妃、純妃、俱著晉封貴妃。愉嬪、著晉封為妃。魏貴人、著晉封為嬪。以昭恩眷。欽此。特行傳諭。該部將應行典禮。察例具奏。
三、皇貴妃高氏薨,加封慧賢皇貴妃。
冊文曰:贊雅化於璇宮,久資淑德,緬遺芳於桂殿,申錫鴻稱。既備禮以飾終,彌懷賢而致悼。爾皇貴妃高氏,世閥鍾祥,坤閨翊政,服習允諧於圖史,徽柔早著於宮廷。職佐盤匜,誠孝之思倍摯,榮分翬翟,肅雝之教尤彰。已晉崇階,方頒瑞物。芝檢徒增其位號,椒塗遂失其儀型。茲以冊寶,謚曰慧賢皇貴妃。於戲!象設空懸,彤管之清芬可挹,龍文疊沛,紫庭之矩矱長存。式是嘉聲,服茲庥命。

家族成員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剛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為貴妃,同時下令將高氏母家從包衣佐領下撥歸滿洲鑲黃旗。嘉慶二十三年正月,嘉慶皇帝命將玉牒內慧賢皇貴妃母家之姓改為高佳氏。

其父高斌

高斌(?~1755),字右文,高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乾隆皇帝慧賢皇妃之父。雍正六年(1728年)授廣東省布政使,九年遷副河南山東河道總督。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曾三任江南河道總督,授大學士。治河期間,繼承靳輔的治河方策,進一步完善“分黃助清”的防洪措施,對黃河南岸碭山毛城鋪、蕭縣王家山及睢寧峰山等處各減水閘下的引河,因年久淤淺,均進行疏浚;遇黃河異漲,規定徐州水志至七尺時,方準開放減水閘,將分出之水,分由引河經徐州、蕭縣、宿遷、靈璧諸州縣及楊疃等五湖之停蓄澄清後,暢入洪澤湖,藉以蓄清刷黃。同時對清口至瓜洲三百餘里的運河,實行分泄措施。並規定山盱、尾閭天然南北二壩非到洪澤湖水異常不可輕開,使高、寶諸湖所受之水,循軌入口,不至泛濫下河,從而使高郵、寶應、興化、鹽城諸縣民田,連年豐收。
鑒於黃河自宿遷以下至清河,河流湍急,與堤外中運河唇齒相依,他提出加培中運河南堤,作為黃河遙堤,進一步鞏固北岸堤防,以保運河安全。
乾隆十八年九月,秋汛已過,黃河在徐州張家路決口,當時新任江南河道總督策楞奏稱:淮徐道義官管河同知李焞和武官守備張賓,因共同侵吞工帑,以致誤工決口。皇帝震怒,立令把李焞、張賓二人斬首示眾,將高斌及江蘇巡撫協辦河務張師載,以瀆職徇縱罪,綁赴刑場陪斬後,解縛釋放,以儆效尤。這是清廷對河工失職官員一次最嚴厲的懲處,在工文武官員,無不凜然。
二十年三月,高斌卒於工地。二十二年乾隆皇帝南巡時指出:“原任大學士、內大臣高斌,任河道總督時頗著勞績......功在民生,自不可沒......治河雖不如靳輔,較齊蘇勒、稽曾筠則有過之無不及。可與靳輔等同入祀賢良祠。"賜諡文定。
(引文見《清史稿》)

兄弟高恆

貴妃之兄弟高恆,字立齋。乾隆初以蔭生授戶部主事,二十二年授兩淮鹽政,鹽政與河督、織造、稅務等職務,其職務在清代皆最為肥差。乾隆三十三年(1768)高恆因“鹽引案”貪贓論斬。高恆長子高朴,其仕途雖似未因其父被誅而受太大影響,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但卻與其父有同樣下場。高朴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被派往葉爾羌辦事,僅僅兩年之後,便有阿奇木伯克投訴他,烏什辦事大臣永貴又揭發他在葉爾羌存銀一萬六千餘兩,金五百餘,結果又是籍其家,坐誅。

侄兒高杞

然高家竟然並未因此而一蹶不振。乾隆五十二年(1787),皇帝又復起用高斌另一孫、高恆之第四子高杞:“原任大學士高斌宣力年久,伊之子孫皆經獲罪,現在並無服官者。著將伊孫候補通判高杞調取來京,以內務府郎中補用,以示朕眷注舊臣之意”。高杞參與過平定川湖陝白蓮教之役,後曾內授內務府大臣,外署陝甘總督。為宦30多年,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官做得起起落落,為人則“聲名平常”,雖未如祖輩遭滅頂之災,也算不上得意。道光二年(1822)以年老休致,道光六年(1826)卒。能得善終,亦屬不易。

族兄高晉

貴妃之族兄高晉,該家族第二位重要人物,其為高斌之侄,自幼即奉雍正帝之命,隨胞叔高斌在任所學習,後以知縣用,選山東泗水縣,乾隆初曾署兩淮鹽政、兼管江寧織造。乾隆二十六年(1761)遷江南河道總督。73歲時卒於河南黃河工次。

一個家族僅在乾隆一朝即出兩名河督,且高晉的聲名並不亞於其叔。高宗懷舊詩中一首詠高斌,還有一首詠高晉:“從來擢督撫,德才量並重。以此下僚中,百不一二中。自知縣起者,臻斯必超眾。晉也實其人,故悉下情洞。更兼習河務,要任久倚重。乃以治河決,來豫屢稽功……”評價不在高斌之下。

高晉有子十二人,其中三人早亡,餘下6人中即有3人在清史有傳。

其一是長子高書麟。乾隆三十八年(1773)被任命為領隊大臣征金川,功最,圖形紫光閣。乾隆四十九年出任安徽巡撫。其時黃、運兩河漫溢,高宗因兩江總督李世傑不諳河工,而命書麟輔佐,事後擢兩江總督。史稱書麟“素行清謹,出巡屬邑,輕騎減從,民不擾累。和珅當道,又能獨善其身。其弟廣興“以首發和珅奸擢官,既得官,多所彈擊,書麟不善所為,嘗於帝前言之”,廣興獲罪,書麟又請嚴治,如此小心翼翼唯恐牽連及己,不知與高家兩人被誅的經歷是否有些關係。

其二是七子高廣厚,進士出身,官至安湖南巡撫,事跡平平。

其三是幼子高廣興,即不為高書麟所喜者,則張揚得多,“廣興伉爽無城府,疾惡嚴,喜詆人陰私。既得志,驕奢日甚,縱情聲色,不能約束奴僕,終及於禍”。廣興因得罪太監,為人所饞,又贓私有實據,被嘉慶帝置於法,籍其家,子蘊秀也被謫戍吉林,下場倒與其從堂叔高恆和從堂兄高朴相類。

清人謂高家為“叔侄父子大學士:滿洲高佳氏高斌(文淵閣大學士)、從子高晉(文華殿大學士)、高晉子書麟(協辦大學士)”;或稱“高文定斌、高文端晉、書文勤麟……皆補滿相”。

內務府諸多家族中,有如此大的起伏而仍能綿延不斷並堪稱世家者,以高佳世家為最突出。從中一則可知清代官場之嚴酷,一則可見作為清朝的統治基礎,皇室每對世家大族有意扶持,使之在升降起落中能夠歷久不衰的特點。

影視形象

時間 作品 演員 劇中名
2002 江山為重 傅沖 魚娘
2008 上書房 何苗 慧如
2014 錢塘傳奇 郭珍霓 魚娘
2017 如懿傳
童瑤 高晞月

2018

延禧攻略

譚卓

高寧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