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農曆三十日)始,雙方幾十萬大軍在滹沱河沿岸展開激戰,其
中正定府所屬各縣是這次戰爭的主要戰場。雙方在此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拉鋸式”爭奪戰,最後燕王朱棣獲勝,明朝庭軍部都督被擒,主帥耿炳文逃入正定閉門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為大將軍,率兵50萬攻打燕王,欲挽敗局。但因將士多屬臨時拼湊,號令不一,指揮不靈,一戰即潰。而燕王且追且戰,相繼攻入南京,建文帝自焚而亡。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號永樂,後又遷都北京,是為明成祖。歷史上稱此事為“靖難之變”,民間俗稱為“燕王掃北”。
河北省農村流傳著一種說法:自己的祖先是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的。為什麼這么說呢?是因為燕王掃北,把河北一帶的人都殺死了。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領重兵鎮守北平(即今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死,朱元璋死後,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標的大兒子朱允炆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聽從齊泰、黃子澄等大臣建議,大力削藩,剝奪分封全國各地的叔父們的兵權。燕王以討齊、黃為名,起兵反抗,號稱“靖難”。建文帝派兵平叛。於是在河北和山東一帶進行了長達三、四年之久的大戰。史稱“靖難之戰”,即民間流傳的“燕王掃北”。
燕王為什麼對河北一帶百姓大肆屠殺呢?史書上說:“惠帝(即建文帝)承太祖(朱元璋)遺威餘烈,因勢初張,仁聞昭宣,眾心悅服,成祖(即燕王)奮起方隅冒不韙以爭天下”。可見當時百姓在思想上傾向建文帝,而不傾向燕王。其實燕王在發動“靖難”戰爭之前早就看出這一問題了。當僧道衍密勸燕王發動戰爭時,燕王曾憂慮地說:“民心向彼,奈何!”(《明通鑑卷十一》)。 不出燕王所料,當他發動“靖難”戰爭後,各地官民對他進行了頑強抵抗。據《南宮縣誌》記載,“燕兵所過,各州、縣義民目為叛逆,爭抗拒之”,《邢台縣誌》記載,“靖難兵起,傳檄征響,秀(邢台地方官方秀)抗不應”。由於各地人民的大力抵抗,燕王的軍隊連受挫折,引起了燕王的極大憤怒。於是每攻一地,便屠其城,赤其地,殘無人道地屠殺百姓,即所謂“燕王憤甚,燕京以南,所過為墟,屠戮無遺”(《南宮縣誌*兵事篇》)。另外戰爭期間人民大量外逃,也造成河北人口急劇減少。史書上記載“青燐白骨,怵驚心目”,“長淮以北則鞠為草莽”。當時景狀之慘,可想而知。
“靖難”之役,以燕王的勝利告終,公元1403年,燕王軍攻占南京,建文帝於亂軍中失蹤。燕王即皇帝位,改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明成祖在歷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發展生產,極力恢復河北一帶經濟。永樂初年,山西民申處山等上言:“請分丁於真定、南宮一帶占籍為民”。於是便在山西洪洞縣建立一個移民機關,專門辦理移民事宜。相傳此處有一棵老槐樹,故河北老百姓中有“要問祖先來何處,洪洞縣裡老槐樹”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