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錘峰
位於市區武烈河東岸,山有巨峰,形如倒置的洗衣棒錘,故又稱棒錘山。峰下有平台,東面斷崖有清代密宗雕像。峰上有古桑一株,得天獨厚,據傳為全國今存最早之桑樹。經實測,從台基到峰頂高59.42米,棒錘本身高38.29米,體積為6508.68立方米,重量為16200噸。磬錘峰與避暑山莊內的“錘峰落照”亭遙遙相對。
雙塔山
在市西10餘公里灤河之濱,為兩座塔狀的山峰。雙峰原為一峰,因風化而裂。兩峰皆上大下小,高30餘米,無依託不可登,呈倚天拔地之勢,數十公里之外可見。
羅漢山
在市內武烈河東岸,為承德名山之一。山形如屏障,層巒疊翠,山之中部一峰突起,形似羅漢,結跏袒胸,面西趺坐,神態自若,形象逼真。主峰下側一峰,形小羅漢。主峰東側一峰,猶如一僧人披袈裟而立,與主峰相連,如佛之弟子侍立。南又有兩峰,形似兩羅漢扶肩說笑,神情瀟灑。
蛤蟆石
在磬錘峰東南,因相隔一谷有一巨石,狀似大蛙,面南而臥,形態惟妙惟肖,因而得名。蛤蟆石由西側看十一大“石蛋”,高10-15米,南北長約20米,寬5米。東側為一額狀岸,呈短石牆狀,因此實際上是短石牆和“石蛋”之間的過渡形態。巨石下有二洞,一大一小。大洞是洞口雙開,可容一人爬行通過,頗為有趣。其上可以攀登遠眺,容20餘人,頂部高度海拔550米。
元寶山
位於市區西10餘公里處,海拔562米,狀色側臥之“元寶”,面向東南,底朝西北。“元寶”主體高出基座約22米,頂部高562米,其弧曲長度60-70米。元寶山從北看狀似帽蓋,從東看像一堵牆,從南邊和廣仁嶺上看像“元寶”。
僧冠山
位於市區正南方,海拔50米,為礫岩和含礫粗沙岩構成。“僧冠”四周的陡崖高約30米,由於岩層略有傾斜,其頂部有一圓形石墩,再上又有小石墩,象一頂部綴有寶珠的僧冠,因而得名。
雞冠山
又名五指山,由市區沿武烈河南下,達灤河河谷,在太平莊附近拐入石門溝,直抵雞冠山下。其山為東西走向,海拔高度為825米,為凝灰質泥岩和凝灰質礫岩構成。由於此山的岩石產狀水平,節理垂直,因而沿著南北又將此山分割成高低略有差異的數段,五個石柱聳立在山巒剝蝕面上,山頂部參差不起,遠看猶如雞冠,故名雞冠山。
雞冠山東側為金雞嶺主峰,海拔936.5米。其南側在東營子村北山,還有石柱和石崖等丹霞地貌。雞冠山村內古寺留有元代“至元二十年靈峰寺”殘碑。
天橋山
為凝灰質砂岩和礫岩的互層所構成。這裡有一個50厘米厚的砂岩透鏡體,經風化、溶蝕而搗空後,頂板下層塌落,使岩洞擴大相通,成為天然橋孔。天橋本身為一長石牆,高740米,長180米,頂寬3-4米。有兩個石洞,大的即位天橋,橋孔長2.米,高5米,橋頂厚6-8米。洞下有基座,高3.5米。
天橋山聳立於群山之巔,附近有酒罈山、酒簍山等奇峰。天橋山西側另有一長嶺,北側也有石牆和小天窗,最高點757米。南側偏西為撅子山,有幾個類似桌、椅的石墩。北望隱約可見猴山。每當日出,天橋山洞豁朗,遠眺山峰,高處似與天際相連。這些天然的奇峰異景,與藍天白雲相互襯映,秀麗可觀。
朝陽洞
西與天橋山隔谷遙對,位於海拔約700米的麥垛狀山峰的半腰。其洞發育在礫岩頂板下的凝灰質礫岩中,洞口朝東,洞尾朝西,首尾相通,長約70米。東側洞口上方有“洞天福地”、“名山勝景”、“大觀”等石刻大字。西側洞口有一石碑上刻“潮陽洞”三字。主洞穴下還有兩層穴洞,相互協調。洞內有寺廟,塑有關帝、觀音等神像,洞壁上有十八羅漢像以及山景、動物、植物等雕塑,形態生動逼真。每當旭日東升,陽光照射洞內,隔山可見洞內外景色,光影交錯,情趣盎然。
半壁山
矗立在承德市雙橋區中圈子溝鄉境內,武烈河南岸,因其山勢圓穹,形如半壁,因而得名。半壁山海拔400餘米,北臨武烈河。山勢臨流而斷,半壁卓正,猶如刀削,十分險峻巍峨。武烈和傍崖東流而去,青山碧水相映成趣。山下有石砌小道一條,相傳康熙帝北巡曾由此經過。北側陡壁之上有梵文“彌陀碑”,今字跡模糊,已不可辨認。山腰上另刻有清朝熱河都統吉林英和所撰、承德知府海忠書寫的“文明福地”和“半壁山”幾個大字,筆力蒼勁,字跡清晰。
山頂平坦開闊,清道光八年(1828年),當時任承德知府的海忠曾在上面建魁星樓一座,因樓內主奉“開文運,點狀元”的魁星而得名,為當時“郡東南之形勝焉”。鹹豐年間,該樓毀於雷火。重建後的魁星樓是全國最大的供奉魁星的寺廟,也是成的最大的道教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