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據考究這座樓歷史的福建平和縣五寨鄉中心國小林國華老師介紹,南宋滅亡前夕,宋朝皇室為保存血脈,派了心腹護送部分皇子皇孫逃難至東南沿海,出於安全考慮,又從趙家堡分出一脈到平和五寨寨河村落腳,並修建造了這座防禦性極強的土樓。
史料有記載,祥興二年(1279年),元將張弘范攻陷廣東崖山,丞相陸秀夫負年僅9歲的帝昺投海殉國。當時伴駕至崖山的趙宋王族“閩沖郡王”趙若和,在侍臣黃材、許達甫等人的護衛下,以16艘戰船奪港而出,謀往福州,再舉圖復,不料到浯嶼遇颶風,船沉12艘,不得已折回漳浦浦西登入。因元軍搜查甚緊,遂隱趙姓改姓黃,為了保存骨血,趙若和還分出一部分的族人,逃往平和縣的五寨、國強等地隱居
建築格式
這棟土樓它是坐南朝北和閩南坐北朝南的建築風格相反。林國華說:“主人寓意是,身在南方,心繫北方家鄉;這棟樓沒有名字,恰巧說明當時他們是逃難過來的,故意隱姓埋名,不敢表露自己的身份。”
從結構上來說,這座無名土樓底層為石板砌築,牆體為三合土夯制,樓牆厚約2米,高10米左右。土樓牆體射口、瞭望口密布,且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均有一處瞭望台凸出牆外。林國華特別指出,正因是皇族後裔,為保障安全,土樓的修建就頗費心思,土樓內部是石砌的廣場,分為樓心和外樓。
樓心是一座高約12米,長約9米的4層方形土樓,樓體射口密布,且與外樓的射口一一相對;外樓分為三層,共有120個房間,且三層的房間有內外廊道相通。
據村中年長人士介紹,在鼎盛時期,該土樓居住有500多個人,而其中的近百名趙氏族人及重要人物則居住在中心的方形土樓內。
如今,除了樓門右邊還保存十餘間樓房外,其餘只剩下樓牆,一座四方形內樓矗立在眼前,給人一種蒼涼空曠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