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其位置在廣東省岡州,即今新會,距新會城南約50多公里,銀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漲退的出入口。東有崖山,西有瓶山,兩山之脈向南延伸入海,如門束住水口,故稱崖門。
重要戰役
祥興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晚,人類古代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大規模海戰畫上了句號。當日,風雨交加,宋元兩軍在珠江口西面的崖門銀洲湖海面上進行了最後的存亡決戰,海面被鮮血染紅。南宋戰敗,就此亡國。近20萬南宋軍民或戰死、或投海,壯烈殉國。南宋被俘丞相文天祥在元軍艦船上親眼目睹了這一切,悲憤不已。據《宋史》記載,7日之後,海上浮屍近10萬具。
崖門,東有崖山,西有湯瓶山,兩山夾一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進可出海禦敵、逃亡,退可據守內陸,可謂粵西海域之咽喉。宋廷在此設立根據地禦敵,是明智之舉。然而宋軍統領張世傑卻在戰略上犯了一個看似奇怪的錯誤,他不派兵扼守進退自如的出海口,而是自掘墳墓一般被動地退守崖山海港設艦陣水寨……有學者指出,正是張世傑軍事指揮上的平庸才導致了南宋的最終滅亡。
宋朝滅亡於此,乃是時勢所向。“多方史料表明,張世傑當時乃是孤注一擲,做出了死的打算。他認為與其終日流亡,不如為南宋尋求一個轟轟烈烈的結局。”綜觀當時形勢,的確如此。宋朝有著數百年軍事上消極防禦的傳統,當時南宋江山幾乎已全部被占領,陸地分支軍事力量也是損失殆盡,縱然海戰打贏,復國希望亦是渺茫。
崖山海戰是南宋與忽必烈蒙元帝國的一次大決戰,這場戰爭直接關係到南宋流亡朝廷的興亡,最終以南宋軍全軍覆沒告終,此次戰役標誌著南宋的滅亡。
這場戰役,是南宋的漢族政權對蒙元軍隊的最後一次有組織抵抗。這一次戰役的失敗,標誌著作為非漢族政權,第一次在地域上全面征服了以往數千年的漢族中原政權。
歷史評價
“崖山多忠魂,後先照千古。”以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三忠”為代表的忠臣義士以及不屈投海殉國的十餘萬南宋軍民受到歷代肯定,任憑滄海桑田,時代更迭,他們永被歷史和人民銘記,千古流芳。正如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最後結句詩: “一代滄桑洗不盡,倖存三烈尚流芳。”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精神存在,崖山不僅僅是南宋王朝最後滅亡的遺恨之地,也是當時的漢人最後家國地,更是人們抒發愛國情懷之地,歷代政要、名人墨客、平民百姓臨崖憑弔、嘆息、興感、追懷。
周總理一次到崖山視察工作,看到《崖門覽古詩》中的“萬里窮何路,雙崖壯此門。籲天惟決戰,航海豈圖存”時,轉過身來與在場的民眾評說這場海戰。他說:“我看陸秀夫不應該跳海,他應該帶兵到海南島去,帶兵到台灣去,在那裡搞根據地,還可以再打嘛。”周總理站起來邊走邊指著海南島和台灣島的海面方面說:“這些地方退可守,攻可取,打下去是大有前途的。”當地幹部向周總理講述流傳民間的南宋滅亡逸事,周總理聽後動情地說: “崖山這個地方的歷史古蹟是有意義的,宋朝雖然滅亡了,但當時許多人繼續堅持抗元鬥爭,保持了民族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