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水煮魚”,只要是川菜館無論大小,幾乎都有這道菜,甚至一些街邊小鋪和食街排擋也把它作為當家主菜。但要是提及這道菜的來歷,最先把正宗水煮魚引進北京的沸騰魚鄉,理所當然最具有發言權。
"水煮魚"起源於重慶渝北地區,距今也只不過十幾年的歷史。發明這道菜的師傅是川菜世家出身,可以說是從小在廚房中長大的,再加之聰明好學,年紀輕輕就有了很深的造詣。說起他的成名,那就不能不提1983年重慶地區舉辦的一次廚藝大賽。在這次大賽上,他以一種類似於現在水煮魚做法的烹製方法製作了與當時傳統做法截然不同的“水煮肉片”。全新做法的“水煮肉片”以其色澤、品相、口味等諸多方面的特點獲得了評審的一致認可,他也因此而獲得了大獎。
自從獲獎後,親朋摯友紛紛前來祝賀,每次款待來客他必要親自下廚烹製“水煮肉片”。這一日,有一位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前來探望,這個朋友生活在嘉陵江邊,每次來都要帶幾條剛剛打上來的嘉陵江草魚,這次也不例外。每每相聚,小酌幾杯是肯定的,眼看時近中午,師傅反而為午飯發了愁,不是為了別的,只是因為這位好友從小忌吃大肉,偏偏家中又沒有準備其他的肉,而師傅又想讓朋友分享一下大賽獲獎的菜品。正在發愁之際,木盆里跳蹦的魚提醒了師傅,何不水煮“魚肉”。就這樣,第一盆水煮魚誕生了,更沒想到的是,魚肉的鮮美、麻辣的厚重,使得朋友讚不絕口,師傅本人也為之一驚。
從此以後,師傅開始潛心研究“水煮魚肉”,魚肉的特性,麻辣的搭配、色型的創新等諸多方面力爭做到精益求精,歷經一年多的努力,1985年水煮魚基本定型。很快水煮魚引領了當地的餐飲市場,並不斷的逐步完善,到90年代中期,在當地形成了水煮魚一條街。
1999年初,沸騰魚鄉的創始人楊戰先生到四川考察菜品,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水煮魚的發明人,把正宗的水煮魚帶回了北京,並針對北方的氣候特點和北方人的飲食習慣,對水煮魚進行了技術改良。1999年7月22日,第一家小店在北京開業了,他的看家主打菜就是“水煮魚”,並且根據水煮魚製作時熱油翻騰、辣椒滾動的特點而起名叫“沸騰魚鄉”。
如何做水煮魚
用料:魚肉250克,青蒜150克,芹菜心100克,乾辣椒15克,郫縣豆瓣40克,清油200克,醬油15克,味素1克,薑片10克,蒜片15克,水豆粉、清湯各適量。
1.將魚去骨去刺(一般說選用無刺的魚比較好),魚肉切成5厘米長、3厘米寬的薄片,裝入碗中,用醬油、料酒碼味,用水豆粉拌勻。
2.青蒜、芹菜擇洗乾淨,分別切成6.5厘米長的段和塊。
3.鍋內油熱下乾辣椒、花椒,炸成棕紅色(不要炸煳,以出色出香為度),撈出剁細。
4.鍋內原油下青蒜、芹菜,炒至斷生裝盤。5.鍋內油熱,下郫縣豆瓣,炒出紅色,加湯(要適量,過多則味淡;過少豆粉易掉,湯汁黏稠)稍煮,撈去豆瓣渣,將青蒜、白菜、芹菜再放入湯鍋中,加醬油、味素、料酒、胡椒麵、鹽、薑片、蒜片,燒透入味,撈入深盤或荷葉碗內。
6.將魚肉片倒入微開的原湯汁鍋中(湯要微開。如湯不開,豆粉會脫落;湯大開,肉片易老)。用筷子輕輕撥散,剛熟就倒在裝配料的盤或碗中,撒上乾辣椒末、花椒末,隨即淋沸油,使之有更濃厚的麻辣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