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烏鯔魚”以前稱為“烏魚”“或“鯔魚”,俗稱“烏魚仔”或“烏仔”,是一種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河口回遊的魚群。每 年初冬,東北季風剛起,烏流(主流經台灣東側、支流經西側,魚群大致集結於台灣北面黑潮,主、支流在台灣海峽,均由南向北流)會流處,通常在十二月上旬,烏魚群集結於新竹、苗栗一帶沿海,中旬集結於嘉、南沿海,下旬則移至高雄沿海。
生活習性
產卵期的烏魚對海水的溫度及鹽度特別敏感,冬季一來臨,隨著氣溫與海水溫度的下降,西北太平洋的烏魚群會結隊南下,尋找適宜產卵的海域。一般而言,最適宜烏魚產卵的水溫是攝氏20至22度,鹽度是千分之三十二至千分之三十五(海水正常鹽度是千分之三五),因此當十二月份天氣轉冷後,烏魚常沿台灣西岸近海回遊南下。
每年的“冬至”前後30天內,隨著水溫、氣溫、天候、海況變化,當冷空氣開始南移,回遊在長江口的“烏魚群”,便會開始隨著冷氣團,從大陸循著台灣西北部至西南部間的海域(即台灣海峽),自新竹、苗栗、彰化、台中、嘉義、雲林、台南、高屏一路南下,等過了高雄港後,便陸陸續續開始產卵於高雄至東港、枋寮外海,一直到鵝鸞鼻以後,就又回頭沿著原來的路線回去(回頭烏)。也因此早在17世紀時,就有文字紀錄(荷蘭人的熱蘭遮城日記中,有向漢人抽取漁獵稅十分之一的紀載),漢人因追捕烏魚,常會在台灣西南沿海一帶,搭蓋小棚結夥暫居,等捕烏季節結束後就折返大陸。(也有一些漁民,並更進一步的和原住民從事交易。)由於,烏魚是台灣多種經濟性消費魚類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因此每年烏魚季節,都會有大量烏魚被捕獲的訊息報導,所以烏魚又被稱為“信魚”。
史籍記載
觀之烏魚,兩眼從額頭突出,看起來非常威嚴,全身都是深綠色斑點,喜歡身居海水清濁之間,在海中蛇行回遊環繞,好動刁鑽,圍入網中遇驚嚇會奮不顧身往上跳躍,至死不屈,不易捕獲,老一輩的人稱之為“鮡烏”。台海採風圖考云:“鮡魚黑色如鰍,長不盈尺,二目突出於額,身多綠斑。志稱多在海邊泥塗中,善跳躍,土人以為美味。置於地上能跳,亦能行數步。”如畜池中,有跳石上斃者。
‘台灣府志’稱:“烏魚,即《本草》之鯔魚;海港所產甚盛。冬至前捕之,曰正頭烏,則肥而味美;至後捕之,曰回頭烏,則瘦而味劣。官徵稅,給烏魚旗,始許采捕。按隋大業六年,吳郡獻海膾四缶井,帝以示群臣曰:昔介象殿庭釣得鯔魚,此幻化耳。今日之膾,乃是真海魚所作,來至數千里,亦是一時奇味。即出數盤以賜近臣,載之《大業拾遺記》,蓋即烏魚也。吾杭素產鯔魚,有江鯔、河鯔二種,其大者不盈尺,與郡中六、七月間所食正同。至秋深,長一、二尺,味始肥美。杭所產,遠不及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