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
川黃柏:呈板片狀或淺槽狀,長寬不一,厚3~6mm。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平坦或具縱溝紋,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細密的縱棱紋。體輕,質硬,斷面纖維性,呈裂片狀分層,深黃色。氣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關黃柏:厚2~4mm。外表面黃綠色或淡棕黃色,較平坦,有不規則的縱裂紋,皮孔痕小而少見,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殘留。骨表面黃色或黃棕色。體輕,質較硬,斷面鮮黃色或黃綠色。
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具細密的縱棱紋。 骨表面黃色或黃棕色。 體輕,質較硬,斷面鮮黃色或黃綠色。
吉林關黃柏,樹高10-20米,大樹高達30米,胸徑1米。枝擴展,成年樹的樹皮有厚木栓層,淺灰或灰褐色,深溝狀或不規則網狀開裂,內皮薄,鮮黃色,味苦,粘質...
簡介 植物形態 主要成分 藥理作用 性味歸經黃檗(名醫別錄) 檗木(神農本草經),黃檗木(本草綱目),黃波欏樹,黃伯栗、元柏(東北各省),關黃柏(全國中草藥彙編),黃柏(南方各地) ,生漢中山谷及...
歷史記載 性味功能 臨床套用 常用選方黃柏皮就是黃柏樹的皮,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或黃檗Phellodendron amurens...
基本內容黃柏湯,中醫藥方,適用於小兒夏月外感寒邪,迫使熱氣內入腸胃,下痢赤白,狀如魚腦,壯熱頭痛,手足煩等症。
方劑1 方劑2 方劑3 方劑4 方劑5黃柏丸,中藥方劑,用於治痢下黃赤水,或黃赤膿,四肢煩,皮膚冷。
《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聖濟總錄》卷七十七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黃柏(huáng bò),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 Schneid.的乾燥樹皮。習稱“川黃柏”。剝取樹皮後,除去粗皮,曬乾。
生理特性 產 地 入藥部位 炮製方法 性 味【配法】取黃柏絲或塊,用鹽水拌勻,稍悶,待鹽水杯吸盡後,置炒制容器內,用文火加熱,炒乾,取出晾涼,篩去碎屑.(黃柏絲或塊每100kg,用食鹽2kg)。 ...
主治: 附註: 黃柏散(《普濟方》卷四○五)。
參考資料黃柏膏,中醫藥方,用於預防疹痘;疹痘出後,用以保護面目。
藥物組成1 處方來源 方劑主治 製備方法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