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籠

火籠

火籠,閩東、粵西、川北冬天的一種取暖工具。外部用竹篾編織的花籃狀籠框,內部為泥土燒制的盆狀容器。使用時添加炭火,可做烤火,烘乾衣服等作用。

基本信息

結構材料

火籠 火籠
閩東、粵西、贛南等客家農村冬天特有的一種取暖工具:內有一個類似花盆形的瓦盆器具,外側用竹片編織成燈籠形狀,並在外側中間位置加一彎形手柄牽引,冬天的時候可以在內瓦盆里加入燒紅的火炭,以便取暖之用,故而得名。是冬天農村家裡必備的生活用品。
使用材料:泥燒制的瓦盤(也有用鐵等金屬盤),竹篾(帶外皮的竹片)。
外觀:類似花藍和燈籠的一個結合體,低部像花藍。中間像燈籠,上面是一孤形把手。

實用意義

冬天取暖,梅雨季節拱乾衣物。每到冬天三九天,連續霜凍,氣溫驟降時,山區客家老人常抱著火籠禦寒。火籠的外形像縮小了的圓柱形花籃,通體用光滑的竹篾織成的身子,裡面是陶土製的大缽,或者是個鐵質的缽,用來盛木炭等取暖的東西。配上彎彎的拱橋狀的柄,蓋上圓鐵絲編織的蓋子。編外殼是篾匠師傅的細活兒,編好的火籠絕對稱得上是一件上好的民間手工藝品。
火籠不僅可給人取暖,還可以當“烘乾機”,在陰雨連綿的天氣里,衣服沒辦法曬乾是小事,可小孩的尿布沒得換洗是不行的,媽媽們會拿出所有的火籠來烤尿布,又烘乾又殺菌,是媽媽的好幫手。火籠不斷地被使用,怪不得每個火籠的表面都是油光發亮。火籠就這樣最大限度地發熱,成為農民朋友的至愛。

文化意義

在閩地,火籠,在舊時是取暖器,現在是婚禮上的必備品。在永泰,女兒出嫁時,家人要準備一個火籠,裡面放兩包炭。由兒子送女兒出門,再拿回一包炭。意思是,女兒把自己家的火種帶到了男方家裡。現在火籠漸漸消失在閩地人民的視野,只保留在人們的記憶、習俗、語言中。閩東俗語“疼你六月火籠”就是很好的證明手藝好的篾匠師傅還能在外殼上編上一些諸如“年年有餘”、“風調雨順”、“白頭偕老”、“恩恩愛愛”之類的吉祥話,以圖個吉利,使原本普通的取暖工具增添了不少文化的內涵。“火籠”一詞,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有沈約的《詠竹火籠詩》為證,其中寫道:“覆持鴛鴦被,百和吐氛氳。忽為縴手用,歲暮待羅裙。”火籠,古人又稱之為“薰籠”、“穹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