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盆

火盆

解放前,大多數農家都有火盆,是冬日取暖不可缺少的器物。舊時,物質文明落後,加之農民生活素來清苦,冬日無防寒設備,就用火盆取暖。每年中秋節後,各家就挖泥打火盆。多用紅泥、黃泥、黑泥,泥質好,無沙礫雜物,且粘稠細膩。在陰涼處放上幾天,過過“性氣”,以防成盆後崩裂。把亂麻舊繩,拆細剁碎,為“麻道”,摻和在泥里,然後用瓦盆作“型模”,盆口朝下扣在地上,盆外敷一層草木灰,把泥拍貼在瓦盆上,放在陰涼處二、三日,取出“型模”,泥成盆狀,是為半成品。再進行加工:收口,加底,拍平,擀光(多用玻璃瓶子或秸棒)放起陰乾十天半個月。嚴冬一至,即可盛火取暖。農家做早飯燒開鍋後,就把灶膛里的火扒在火盆里壓實。彼時農家多為三代同居,火盆一般放在老人炕上。小屋子有一盆火,既可烤手又暖屋子;有時哄小孩燒土豆,婦女燒烙鐵燙衣服,也頗方便,可謂“一盆多用”。建國後一個時期,鄉村不少農家還有冬天用火盆的。如今邊遠村屯間或有之,一般地方已不多見。

火盆
拼音:
解釋:盛炭火等的盆子,用來取暖或烘乾衣物。

簡介

鐵火盆鐵火盆

解放前,大多數農家都有火盆,是冬日取暖不可缺少的器物。舊時,物質文明落後,加之農民生活素來清苦,冬日無防寒設備,就用火盆取暖。每年中秋節後,各家就挖泥打火盆。多用紅泥、黃泥、黑泥,泥質好,無沙礫雜物,且粘稠細膩。在陰涼處放上幾天,過過“性氣”,以防成盆後崩裂。把亂麻舊繩,拆細剁碎,為“麻道”,摻和在泥里,然後用瓦盆作“型模”,盆口朝下扣在地上,盆外敷一層草木灰,把泥拍貼在瓦盆上,放在陰涼處二、三日,取出“型模”,泥成盆狀,是為半成品。再進行加工:收口,加底,拍平,擀光(多用玻璃瓶子或秸棒)放起陰乾十天半個月。嚴冬一至,即可盛火取暖。農家做早飯燒開鍋後,就把灶膛里的火扒在火盆里壓實。彼時農家多為三代同居,火盆一般放在老人炕上。小屋子有一盆火,既可烤手又暖屋子;有時哄小孩燒土豆,婦女燒烙鐵燙衣服,也頗方便,可謂“一盆多用”。建國後一個時期,鄉村不少農家還有冬天用火盆的。如今邊遠村屯間或有之,一般地方已不多見。

製作工藝

泥火盆泥火盆

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在秋天製作。先取來上好的黃土,把麻鉸成一寸多長的小段,用來做洋攪,然後和黃土放在一起和成泥。和好,放上幾天,不時的往上淋水,這個過程叫“糟”。用麻作洋攪,還要糟,都是為了泥不開裂。泥糟好後,取來一個大小和深度都合適的瓦盆,倒扣到地上作模具。把泥反覆摔打,拍成片,往瓦盆上貼,厚度大概在三厘米左右,直至把瓦盆包嚴。再用泥做好盆沿和個底座,然後把它放在陰涼處,等乾到不致走形,再把它翻過來,裡面的瓦盆就可以取出了。用玻璃瓶給里外面拋光,也可以在盆沿上做點圖案裝飾。最後是放到陽光下曬乾,乾透了,一個火盆就算做成了。火盆一般燒的是碳和枯樹枝。
一直到現在,農村多數人家做飯還是用大鍋大灶。冬天,做完飯,趁灶膛(東北叫灶坑)里的火還沒有化成灰燼,把它扒出來,放到火盆里,要一邊放一邊用腳或灰耙壓實,一家人一天的取暖就靠它了。一般一個火盆都配有一個扒火鏟,鐵制,用來把不斷燼化的灰撥開,露出火來供人取暖。如果晚上火用不完,還可以壓實,第二天早晨把上面的灰倒掉,下面的火在充分接觸空氣後又是紅紅的一盆,是真正的“死灰復燃”。
火盆的功用第一當然是取暖,“快來烤烤火”,是冬天招呼客人的第一句話。其次是充當熱源,大人做活用的烙鐵、牙刀子,都要在火盆里加熱,孩子們可以在火盆里燒豆包,燒土豆。把土豆埋在火盆里,耐心地等著,看到幾股灰柱從火盆中騰起,那是土豆“放屁”了,趕緊把它翻過來再埋好,等到再一次“放屁”,就是燒好了,口味不次於烤地瓜。火盆旁還是一個聚居處,幾個人把手搭在火盆沿上,一邊烤火一邊嘮嗑,是東北冬夜最常見的場面。母親身體羸弱,最是怕冷,火盆是每年冬天必不可少的,甚至不止一個,有的在盆沿和盆體上還要刻畫出一些圖案,有捲雲,有萬字不到頭,等等。火盆旁,自然也常常有講故事、猜悶兒(謎語)的場面。有時晚上不點燈,幾個黑影圍著火盆,只有中間的一盆火紅紅的。現在想起來,像是一幅版畫。

關東火盆

東北的火盆東北的火盆

關東的火盆有鐵鑄的,殷實一些的家庭也有銅鑄的。姑娘出嫁,娘家一般都陪送個鐵火盆或銅火盆。《昔日吉林民間習俗》一書對銅火盆作了詳細的介紹:“大銅火盆長七八十公分,像個大洗衣盆,火盆底下是三足鼎立,放在專為放置銅火盆的油漆木雕底座口,銅火盆加口底座的高度,恰恰與一般地桌相同,都是放在南北炕的地當中。”但大部分關東人用的是黃泥火盆,黃泥火盆其實就是用黃泥以鐵盆做模子做成的。做法是:用麻刀、獸毛攙黃泥漚瀝,然後做成帶腿的泥盆。泥盆在陰乾過程中要不斷用碗渣的光滑面蹭拭,把盆外蹭得錚光明亮,乾透後即可使用。到了冷天,將做飯燒柴時剩下的紅火扒到火盆里,找一塊墊盆底大的布,把火盆放在炕沿邊口。使用火盆還有一個配套的工具——烙鐵,就是一個帶有長把的三角鐵塊,火扒到盆里之後,用烙鐵壓實,這樣盆里的火就可挺一天不滅。另外,燒熱的烙鐵也常常用來燙熨家中僅有的幾樣上好衣布。
關東的冬天,外面大雪紛飛,屋裡一家人圍坐火盆周圍說笑著,那情景,是很有一番情趣的。幾個老太太圍著火盆盤腿打坐,嘮著張家長李家短。叼支菸袋,釉黑的桿兒、翠綠色的嘴兒、黃燦燦的菸袋鍋兒。
家裡人頂著風雪從外面回來,或者東西兩院嬸子大娘來串門,用烙鐵把火扒得紅紅旺旺的,裝上一袋關東蛤蟆頭,用火盆里的火點著,然後把手放在火盆沿口,說啊,笑啊,手暖了,心也隨著暖了,那氣氛真是其樂融融。對火盆的感情別說是人,就是小貓從外面跑回來也是先奔火盆的。
火盆主要是用來取暖的,但平時火炭埋在火灰里,用時用烙鐵挑起火炭吹幾口,就可引火。因此,火盆又是關東人保留火種的主要器具。據《滿族火祭習俗與神話》中說:“吉林烏拉街滿族人家過去有接火神習俗,用神火燒邪氣,清宅淨院,討一年吉利,各戶主人還要將院中炭火取回,埋在火盆里,主婦要天天添火,使之常年不滅,叫‘常明火’。家人嚴忌往火盆里吐唾沫。這些習俗,是古代先民們重視保存火神觀念的遺存。”可以說關東人在灶膛火盆里埋火炭,除了重視保存火神外,也是崇拜火的表現,是灶堂、爐灶的變異和殘留。
關東的火盆用途很多。那時家家留有幾捆麻桿,這種東西很愛著,放在地上踹幾腳,然後插到火盆里燒紅,拿出來用嘴一吹就著了。這樣就省了許多火柴。另外,關東的老年人都用長菸袋,最長的可達一米以上,也就是關東的大菸袋。火盆放在炕沿邊上或炕沿前的杌子、凳子上,老年人倚牆壁或側臥抽菸就可把菸袋鍋抵到火盆里,既可把菸灰磕進火盆里,又可避免火災的發生。
抽長菸袋鍋的老人,吐痰也很有特點。撥出菸袋嘴兒,吐出藍色的煙圈圈,上下唇一抿,下巴一抖,嘴一張,呸!一口小痰從嘴裡不偏不倚直射到桌椅之間。
那些飽經風霜的老爺爺,常常用長滿老繭的手,捏著錫做的燒酒壺往火盆上偎蹭,瞧著冒氣了,右手提壺,左手抿去壺上的灰,傾斜酒壺,細長溜的銀白色液體注進小酒盅里,小酒盅淺淺的,也是錫制的,和酒壺成龍配套。老人家掐起酒盅,挨近嘴唇,不是一揚脖,而吱——一個長音,吸進一點點,慢慢放下酒盅輕輕回味,那才是地道品酒呢。
火盆對小孩就更是寶貝了。那時家家最普遍的就是土豆。所以小孩子一餓了,大人就撿兩個土豆埋在火盆里燒,於是孩子就老老實實地坐在火盆邊看著。嘴裡還有套磕:“土豆土豆你姓劉,放個屁你就熟!”土豆熟了的時候,裡面的熱氣把上面的浮灰吹出個小洞來,孩子們以為土豆真的放屁了,於是趕緊扒出來,果真熟了!扒了皮,吃起來可香呢!趁大人不在家時,孩子們就會摸一把黃豆,或抓一把苞米粒子放進火盆。不大一會兒,卟卟卟一粒粒黃豆變色裂紋,嘭嘭嘭一顆顆苞米粒子變成張嘴笑的苞米花,看著有趣、吃著有味。
關東的火盆現在幾乎絕跡了,只是在偏僻的村落偶有發現,但火盆表現出關東人獨有的地域特點、習俗民情和那一幅幅以火盆為背景的關東情畫,還是別有一番滋味,令人回味無窮的。

其它

火盆是家裡的老人天天守著的東西,小貓小狗也天天圍著火盆轉。老頭老太太點菸對火,也從火盆里取火種。愛喝酒的老漢, 往往在吃飯前把酒壺往火盆上一放,轉眼間酒就熱乎了。民間歌謠中把整天守著火盆的人形容成為有福之人:
“老太太,小媳婦兒,
一個一個有福人兒;
不做飯,不淘米兒,
坐在炕上烤火盆。”
過去,火盆還是刁婆婆虐待兒媳婦的“武器"。刁婆婆總嫌兒媳婦不幹活,就用火盆里的火炭去燙童養媳,火盆記載了舊時童養媳的悲痛和苦難,不過,這些都已成為了過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