濼口大橋

1928年,北伐軍進逼濟南,敗逃的直魯聯軍總司令張宗昌命人在大橋的8號墩台安放炸藥,實施爆破,使大橋中斷八個月之久,直到1929年9月才勉強修復。 濟南淪陷後,日軍為了利用津浦鐵路,從國內運來鋼樑,強行修復大橋。 解放後,大橋經過鐵道部門的大力整修後,提高了強度和安全係數,恢復了設計通過能力。

誕生於清末民初,由德國孟阿恩橋樑公司負責設計建造,於宣統元年(1909)年7月開工,民國元年(1912年)11月建成通車。這座大橋無論在設計還是在構造上,在當時都是堪稱先進的。濼口大橋全長1255米,有11座橋墩12孔,屬下承式鋼桁梁橋,其中高懸於主流之上的第9 、10和11孔採用三聯懸臂樑,極具特色,第10孔跨度為164.7米,是建國前橋樑跨度的“冠軍”,這在當時的世界橋樑中也是少見的。濼口大橋的建成,溝通了中國東部的南北大動脈一一津浦鐵路,使得南下北上的人員物資得以暢通無阻地橫渡黃河,因而極具戰略和經濟價值,與鄭州京漢鐵路大橋 和蘭州黃河大橋並稱為“黃河三大老橋”。
但是,誰能料到,無辜的大橋和多災多難的中國一同經歷了一個命運多舛的苦難歲月。1928年,北伐軍進逼濟南,敗逃的直魯聯軍總司令張宗昌命人在大橋的8號墩台安放炸藥,實施爆破,使大橋中斷八個月之久,直到1929年9月才勉強修復。到了1937年11月,山東省主席韓復榘面對大舉南下的日軍,不戰而逃,在逃離濟南前,將3~11號墩台及孔梁徹底炸毀,致使9~11孔梁墜於河,這是濼口大橋所經受的最嚴重的破壞。濟南淪陷後,日軍為了利用津浦鐵路,從國內運來鋼樑,強行修復大橋。日軍求成心切,居然在孔梁尚未全部 鉚合的情況下便強行通車,致使大橋隱患重重,根本無法保證列車全速通過。所有列車都必須低速緩慢通過大橋。這種狀態持續到濟南解放。
解放後,大橋經過鐵道部門的大力整修後,提高了強度和安全係數,恢復了設計通過能力。1958年,周恩來總理親臨濼口視察黃河汛情,曾經詢問專家這座大橋還可以使用多少年,專家回答說按照目前使用狀況,大橋完全可以達到50年設計使用年限。後來由於濟南鐵路樞紐的北環行複線的建成,所有客貨列車改經位於齊河縣的曹家圈大橋橫渡黃河。飽經滄桑的濼口大橋終於結束了使命,於1989年6月正式退役。
如今,大橋上已經聽不到列車疾馳的轟隆聲了,只有日夜不息的濤聲為大橋掃除了冷清的寂寞,然而大橋依然以雄偉的身軀屹立在中流,默默地注視著川流不息的車輛從它身旁的浮橋馳過,眺望著它的後起之秀一一位於下游的濟南黃河公路大橋一一中國第一座橫跨黃河的斜拉橋。它也無言地告訴我們一一永遠不要忘記那離我們越來越遠的屈辱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