濼口渡口

1953年,濼口渡口在黃河南岸建起石砌碼頭。 至1985年,有雙體渡輪4艘,南北岸各配躉船1艘。 80年代前,濼口渡口日均渡運汽車等700餘輛,旅客2000餘人。

簡介

濼口渡口位於濟南市北郊濼口鎮,是濟南北郊的門戶。新中國建立後發展迅速,堪稱山東黃河第一渡。濟南黃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後,渡運量大減。
1953年,濼口渡口在黃河南岸建起石砌碼頭。經不斷改建,至1985年,南岸建成三級石砌碼頭,東西長78米,寬20米。東西坡道各長180米,寬9米。北岸中、小水位時均不靠流,有100餘米灘地,無法建固定碼頭。80年代前根據水情築臨時土碼頭聯接躉船,80年代後採用承壓舟構成浮動碼頭
1953年開始用拖輪渡運。1966年雙體渡輪投入運營。至1985年,有雙體渡輪4艘,南北岸各配躉船1艘。
80年代前,濼口渡口日均渡運汽車等700餘輛,旅客2000餘人。最高的1979年,渡運汽車等30餘萬輛,旅客200餘萬人。濟南黃河公路大橋通車後,渡運車輛大減。1985年,日均渡運各類車輛60餘部,以拖拉機、馬車居多,渡運旅客上升為日均8000餘人。
濼口渡口位於濟南市北郊濼口鎮北側,黃河南岸,上距北店子渡口23公里,下距濟南黃河公路大橋9公里。 濼口渡口始建年代不詳。濟南解放初期,渡口僅有木擺渡船3艘,靠人力搖櫓撐篙渡運,每天只能往返三四次,年渡汽車1萬餘部,渡旅客50餘萬人。建國後,政府在濼口設立渡口航運管理所,1952年該併入山東省交通廳黃河航務管理辦事處。 濼口渡口南岸1953年建石砌固定碼頭1座。碼頭坡小道窄,只有東邊1條坡道。後幾經修建均未改觀,仍為單坡道。1963年,改建東坡道,開闢西坡道,兩條坡道均長40米,寬8米,鋪料石,碼頭拓寬,並改建為高、中、低3級碼頭。後隨黃河大堤逐年加高,坡道隨之逐年延長。截至1985年末,南岸碼頭為4級石砌固定碼頭,東西長67.5米,南北寬20米,東西兩條坡道各長130米,寬9米;碼頭前沿水深:大水時10餘米,常水時8米,小水時5米;大水時河面寬300米,常水時270米,小水時150米。北岸為曲流河岸凸岸,坡度緩和,近岸水流和緩,有泥沙淤積,中、小水位時有約100餘米寬的沙灘地,故無法構築固定碼頭。70年代以前,採用臨時築土碼頭聯接躉船。1985年後,採用雙體承壓舟構成浮動碼頭。1985年末北岸配有雙體承壓舟16艘。 另外,兩岸各配長35米,寬12米,載重200噸的鋼質躉船1艘。1952年,濼口渡口出現了黃河第一艘木質機動渡船。該船長18米,寬7.5米,功率58.8千瓦,可裝載4部汽車,滿載吃水1.4米。1954年,開始使用132.3千瓦木質拖輪頂推渡運,當時有3艘平擺,南北兩岸各固定1艘作躉船用,另1艘由拖輪頂推渡運。平擺載重量大者40噸,小者20噸,年渡汽車10萬餘部,旅客80萬餘人。1963年,濼口渡口又配備明輪兩艘,但由於不適應黃河流速高的情況,沒有正式投入渡運就淘汰了。 1966年4月,全國第一艘鋼質雙體渡輪在濼口渡口投入渡運。1985年末,濼口渡口有鋼質雙體渡輪4艘,其中黃河甲型雙體渡輪1艘,黃河乙型雙體渡輪3艘。總功率984.9千瓦,總載重量415噸,總乘客定額3016人。 1982年7月濟南黃河公路大橋通車前,濼口渡口日均渡汽車700餘部、旅客2000餘人,年收入240餘萬元。濟南公路大橋通車後,渡運量大大減少,日均渡車60餘部,且多為小型車輛。1985年末,渡口經營企業--山東省黃河航運局濼口橫渡隊有職工200人,年虧損19.9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