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龍山國小坐落於縣城東郊,瀕臨風光怡人的海濱度假村,學校創建於一九六二年,當時為初小校,隸屬於龍北國小,校址在龍山後山。一九九一年遷至龍山新村,一九九二年九月由初小校升格為農村完全國小。
學校占地近2000平方米,現有十二個教學班,教職工28人,學生570多人。多年來,學校朝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辦學目標,更新教育理念,以紮實嚴謹的教風和豐富的辦學內涵,活躍於全鎮教學改革的前沿,學校重視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多個學生在全國讀寫大賽、福州市作文競賽、縣“迎春杯”數學競賽中獲獎,多位教師在縣、區教學比武中榮獲一、二等獎,教育教學質量名列全鎮前茅。現在全體教師正以“時代更新著我、我更新著時代”的精神,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廣闊道路上朝著更高的目標前進。校內老師作品1
從踏上講台的那天起,她就在青春的芳草地上編織著一個美麗的夢,那就是要做一名優秀的國小教師。十年來,她辛勤耕耘在教學這片沃野上,用愛心、耐心,更用慧心把夢想變成了現實。先後被授予山東省創新教育實驗骨幹教師、濟南市教學能手、濟南市思品學科帶頭人、濟南市小語會學會先進工作者、濟南市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98年在濟南市語文、思品課堂教學評比中分獲一等獎。有人說她是事業的寵兒,成績總是微笑著向她走來,而她只堅信一句話——勤勤懇懇地做,踏踏實實地走。她就是濟南市平陰縣龍山國小的優秀教師——孔祥慧。
於無路處闖路
學校本應是知識的海洋,學習生活應該使孩子的眼神越來越有智慧之光,而現實的教育卻往往導致不少孩子上學後,亮晶晶的眼睛反而變得暗淡無光了;不少上學前能問十萬個為什麼的孩子,竟連一個為什麼也問不出來了。說實話我也厭倦了那種把學生當算盤珠子"我撥你動"、"我教你學"的教學模式,所以99年,當學校被省教科所確定為創新教育實驗基地,承擔了"國小互動交往創新性教學模式實驗與研究"的子課題時,她第一個報名參加了課題組。"創新"對於當時的她來說,只不過是腦海中又多了一個新名詞而已,更何況要創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面對困難和機遇,她沒有退縮,她堅信哲人的話:"最感困難的時候,往往正是接近成功的時候,就看你能不能堅持,直到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為了探索先進的教學方法,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更高質的教育,她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的夜晚,連吃飯時也在苦苦思索,常常端著飯碗呆呆發愣,忽而又放下飯碗到書桌前寫上幾段,尋求突破口成為她日思夜想、終日尋覓的目標。"夢裡尋她千百度,募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家雜誌上刊登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的一段話引起了她的注意。
"人的教育不過是幫助自然本性按自己的方式發展的藝術……我認為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需求,教師應儘可能地讓學生'順其天性'去學習,讓他們真正體味到求知、探索、積極思維和創造的快樂,就是讓他們生活更充實,胸懷更寬闊,內心世界多姿多彩。"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當她再次翻閱《學習的革命》一書時,對"更好的語文教學方法是簡單,簡單,再簡單"這句話的感受與前幾次讀的時候迥然不同。現在的語文教學是不是人為地複雜化了?可不可以把學習目標告訴學生,來個先學後教只教學生不懂的?她把這個想法連同"基礎嘗試,確定學標,了解書面知識--自主學習,因勢利導,理解書中知識--創造運用,激勵評價,活化書背知識"的教學模式框架向學校領導作了匯報,並得到了肯定與支持。
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四年中,她潛心鑽研,精心實踐,用創新教育、賞識教育的理論指導我的研究;把宋君老師"用辯證唯物主義联系的觀點組織教學"引進了自己的課堂,注重了語文課前後知識的聯繫,語文與其它學科的聯繫,課堂內外的聯繫;同時把特級教師於永正、支玉恆深入淺出方瀟灑自如的風格融入了自己的教學之中,逐漸確立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在理論上,驗證了模式的可行性,細化了教學模式,最佳化了作業設計,確定了"教學民主、延緩判斷、適時發問、激勵進取"四條創新思維培養策略。99年底赴江蘇學習後,她又將交往引進了課堂,構建了課堂交往網路,使"互動交往創新教學模式"由原來獨自行走的羊腸小道成為老師們紛紛效仿的陽光之路。原來死氣沉沉的課堂也被另一番景象所代替:學生思維活躍,想像豐富,語言生動,敢問敢說,語文課堂成了學生最嚮往的地方。二年級下學期,在一份"你最喜歡哪門學科"的調查問卷中,學生無一例外地寫上了"語文"兩個字。
老師作品2
迎接學生的挑戰
每到語文課,孩子們都興奮異常,一個個問題也如洪水般勢不可擋。一千多年前,韓愈曾告誡人們: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今天看來孔祥慧老師比別人更先一步面臨著受教育者的挑戰。以前學生自學時,總是轉轉看看,學生在課本上標了哪些不懂的問題,以便在教學中做到心中有數。而不知何時起,孩子們竟然悄悄地用手去遮擋自己的課本,還加上一句"老師,上課時再向你挑戰怎么樣?"孔老師愉快地接受了挑戰。從教十年,也算有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但她從不固步自封,而是長期堅持不懈地鑽研教材,改進教法,力求常教常新。因為白天忙於上課、批閱作業,還有年級組、教研組的事務,她只能晚上回家深入備課。有時為設計一個教學步驟,擬寫一個教案,廣泛查閱資料要花費幾小時的勞動。家人有時不解地問我:"你都教過一遍了,怎么還老是備不完的課?"而她說:"教學的提高是沒有限度的,天天在備課,就要天天有收穫,我怎能炒冷飯來打發學生呢?"正是由於孜孜不倦地鑽研探索,促進了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每每談起自己的老師,同學們總會這樣說:"有問必答的孔老師……"神情中帶著無限的崇拜。在學生感到困惑的時候,要想做到有問必答,就要求教師理解教材要深,知識面要廣,不僅要懂得語文知識,還要懂得自然科學、現代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尤其是涉及課文內容的時候。誠如省實中劉敏老師所言:一個人不可能什麼都懂,但教師應該儘量少對學生說,對不起,我不知道。
在付出愛中已獲得愛
xx曾說,教育藝術就是愛的藝術;愛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一年級學生剛入校,地掃不乾淨,孔老師一下下掃給他們看;桌旁有幾片碎紙,孔老師拾起來丟進垃圾筒;上課有的學生嘔吐,孔老師用土蓋上,然後掃乾淨;王岩的鼻子出血了,孔老師馬上給她洗好,用衛生紙堵住。孔老師還隨身帶個削筆刀,哪個學生的筆不好用了,就給他削一削……耳濡目染,孩子們學著做,漸漸學會了友愛、理解、互助。
但是,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應只是充滿愛意的生活環境,更應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最具魅力的學習環境。她覺得小學生對形、聲、色最敏感,形象的比抽象的易於接受,記得也牢固,孔老師童心未泯,尤善把握這一點。以此作基礎,她精心設計著巧妙施教的最佳路子,重實踐,多趣味,既求教得紮實,又求教得靈活。一張張自製卡片,一幅幅簡筆畫,孔老師都視之為助講的好工具,用得充分又恰當。除此以外再輔以手勢或一段聲情並茂的示範朗讀……於是乎,書本上原本死板的字母和文字全然活了起來,一個個形象鮮明,仿佛小精靈吸引著孩子們去捕捉,然後牢牢收藏進記憶的倉庫里。
是的,孔老師很平凡,但她想在孩子面前不凡,更想使所教的孩子不凡。她固執地認為,語文教育一直以來在應試牽制下掙扎於困境之中不能自拔,走不出一條新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將學生束縛於課本、試卷之中,使他們遠離了生活,消逝了激情。時常有家長問起:"昨天學的什麼?""智力大比拼!""今天呢?""成語大決戰!"像這樣的活動還有很多,"滾雪球"、"一日一謎"大大擴展了學生的識字量;"百花齊放談比喻"、"擬人句快樂城"不知不覺中滲透了修辭知識,不但沒有加重學生的負擔,反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寫作水平的提高。在"送垃圾回家"活動中,學生髮出了這樣的感嘆:"我感到心疼,那一張張紙屑仿佛一隻只蚊子叮咬著大地媽媽的皮膚。"除此以外,還有"一天一背一小記"、"頌春會"、"趣字園"、"新聞發布會",三八婦女節開展的"我為媽媽策劃驚喜",班內璞玉軒、凌雲齋的"詩詞碰碰碰",假日裡的"心靈之約"……用崔賀同學的話講:"上孔老師的課,比看武打片還來勁兒,她似乎老愛帶我們做遊戲。"沒錯,只要有一腔師愛,就會有不盡的靈感與動力。實際上,哪項活動里都蘊含著她的良苦用心,便在這般適應兒童特點的趣味活動中,巧手灑甘霖,將許多教育內容悄然傳輸到了孩子身上。
孔老師認為,教師的愛應該是一種由衷的、發自心靈深處的關愛,它至少要具備三個要義:一是同情,對弱小者、落後者、不幸者的同情;二是寬容,對幼稚的原諒,對錯誤的包容,對冒犯的寬恕;三是讚賞,由衷地讚賞每一個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可造之材,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珍視他們的體驗、感悟、潛能、智慧,鼓勵他們一次次微小的進步。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從一年級剛入學她就借鑑《哈佛女孩劉亦婷》中婷婷媽媽的做法,讓學生播報每日新聞,從每天"上學--放學--做作業--睡覺"的單調生活中捕捉有趣的事回家告訴爸爸媽媽。一學期後開始布置寫日記,一開始偷偷放在辦公桌上的只有十幾本日記,但沒有灰心,而是"拿著放大鏡"去發現每本日記中的閃光點,並在妙語處劃上一道波浪線,寫上幾句讚美、鼓勵的話。終於,每次發下日記本後,這些孩子首先便是去看老師給自己的評語,看得了幾顆星,畫了幾處波浪線,一旦發現了波浪線,燦爛的笑臉便如花一樣可愛……漸漸地,桌上的日記本由一摞變成了三摞,日記本上鮮紅的波浪線也越來越多,一個月下來,大部分同學已會用日記記錄生活,但也並非每個學生都是這般聰穎出色。班裡有個叫孫凱的同學在這方面的表現就比較差,孔老師並沒因此丟下他,只是在一天放學後專門開小灶給他輔導,一起邊說邊笑,一起回憶前一天發生的事情,又拿出其他同學的日記看他們是怎樣記下這一共同經歷的,他若有所悟。當晚,這孩子的日記竟真寫出來了,而且記的就是這件事。其中這樣寫到:"……今天要下雨,孔老師讓我回家再好好寫,老師真疼我,我一輩子也忘不了。"說出了他的真實感受。讀罷,孔老師馬上鼓勵了他,又以此啟發其他孩子,告訴大家日記如何才能寫得好。結果,不僅促使孫凱進步了,也使全班同學從中懂得了一個道理:人要有情,文貴寫情。
愛,豈止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而且,亦是啟迪孩子智慧的金鑰匙啊!孔老師從大處著想,而把心血實實在在地灑在基礎工作中,良苦的用心換來了孩子們活躍的思維,主動的學習習慣,也正因如此,她帶的學生在朗讀、書寫、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上,與同年齡段的孩子比,總是技高一籌;知識面也廣得很,僅就造句一項說,全班幾十人一起寫,從內容到形式,雷同的現象幾乎沒有……
有首歌里唱到:"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對於我們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的芸芸眾生來說,我們更需要的是把平凡的愛給平凡的你、我、他。冬天,教室里暖氣不熱,孔老師的手通常都是冰涼冰涼的走進教室。"老師,我來給你搓搓!""老師,把手放我袖筒里吧!"多么暖人的話語!多么可愛的童心!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熱愛學生的教師也必然會贏得學生的愛。"這平凡的愛不需要特別去做什麼,他就存在於我們樸素的情感中,表現在我們的舉手投足、言談話語中……。
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龍山國小二、三學生作品集
1日記一則2005年4月5日星期二晴今天是清明節,你們知道為什麼清明節要打柳條嗎?因為很久以前,一個勇敢的人打敗了一個怪物的頭領,這個怪物氣沖沖的說:“我不會放過你!”怪物對它的小兵說:“你在他家的房子上放上柳枝,晚上我就能用水淹死他。”他們的話被一個好心的人聽見了,於是到了晚上,好心人就守在那個勇敢的人的家門口,抱著一大捆柳枝。不一會,小怪物來了,放了一枝柳條就高興的回去報告大王去了。好心人把所有人家的大門口都放上柳枝。怪物來了,它看見家家戶戶都有柳枝,氣的把小怪物殺了,自己也氣死了。所以沒到清明節,人們都要打柳枝,來紀念那個勇敢的人和好心的人。今天我們老師帶我們去公園玩。我看見了嫩綠的柳枝、芬芳撲鼻的鮮花,我們還感覺到了溫暖的春風,一陣微風吹過,水面上盪起層層波紋。春天多么美麗,藍天、碧水、石拱橋,這一切都讓我大飽眼福,感到了生活多美好,一定珍惜這大好時光!作者:趙裕鑫
2春遊今天,老師帶我們去公園春遊。公園裡的景色是多么美麗!迎春花的笑臉一張張的盛開,好象是在告訴我們——春天來了,小朋友們快換下你的棉襖吧!柳樹的葉子綠油油的。枝條長長的就像一條條長辮子。公園裡的河水很清,如果,有太陽的話,河水就像一面漂亮的大鏡子;沒有太陽的時候,一陣微風吹來,河水就會像波浪一樣輕輕的飄起來,我們在公園裡感到陣陣春風向我們吹來,心裡熱乎乎的,覺得真輕鬆!作者:李美鈴
相關詞條
濟南市緯二路國小濟南市歷下實驗國小濟南市經五路國小濟南市錦纏街國小濟南市國小
濟南市明珠國小濟南市舜耕國小濟南市博文國小濟南市民生大街國小濟南市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