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潘渡鄉充分利用地理區位,圍繞建設溫泉生態旅遊鄉鎮,構建貴安、潘渡“兩翼”構想,乘改革之先,挾開放之勢,解放思想,開拓進取。1991年潘渡鄉在全縣率先進入“億元鄉鎮”,現形成“一區二線三大產業”的經濟發展格局,即:以開發貴安旅遊度假區為重點,依託潘溪沿岸線、貴安至山仔公路沿線,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溫泉旅遊業、農林產品加工三大支柱產業。2007年,農業總值27020萬元,比增5%,規模工業產值28000萬元,比增0.2%,人均純收入5170元,淨增225元,超額完成全年縣下達的經濟指標任務。
文化底蘊

文衛建設

一、強化宣傳,提高知曉率
1、為貫徹落實《人口與計畫生育法》、《福建省計畫生育條例》及區委區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人口與計生工作的決定》、《關於開展“牽手母女”行動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日溪鄉主要採取專題學習及以會代訓,參加學習人數達1580人次。發放宣傳材料,入戶面對面宣傳等形式,加強宣傳,鞏固樹立人口憂患意識和人口觀念,做到計生政策、計生知識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潘度鄉建立由黨委辦公室牽頭,計生、司法、教育、民政、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宣傳隊,宣傳隊職責明確、上下聯通、齊抓共管。為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引向深入大張旗鼓地把關愛女孩行動推向高潮,召開相關部門工作會議,分別聽取各相關部門匯報開展“關愛女孩成長、關注母親發展”活動情況。鄉計生辦、計生協、團委、婦聯聯合舉辦兩期計生知識競賽;民政、教育、司法、共青團等在5.29協會紀念日、7.11世界人口日、9.25公開信紀念日、10.28男性生殖健康日等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中積極參與計生宣傳,大力宣傳計生政策、獎勵政策、晚婚晚育、生男生女一樣好、少生優育、生殖等知識。解答育齡民眾當前關心的計生問題及“關愛女孩”等有關獎勵扶助政策,收到良好的效果。
3、潘度鄉計生辦配合各村抓住節假日外出人員回鄉過節的有利契機,開展技術諮詢服務活動。同時通過召開“關愛女孩”座談會等活動,印發計生宣傳品,重點對象通過拉家常、術後慰問等形式進行訪談,努力營造新型生育文化氛圍,將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全面推向新高潮。
4、為深化美化計畫生育宣傳環境,在潘度鄉鄉主要交通要道、村居人口密集點樹立大型宣傳牌,並精心設計宣傳內容,讓其達到醒腦動心的效果。潘度鄉更新計生固定大幅宣傳標語24條,新增獎扶宣傳標語12條,發放宣傳品入戶3000多份。同時充分發揮鄉、村兩級人口學校的作用,為育齡民眾提供“五期”保健知識,讓每一位育齡民眾在不同年齡段都能受到人口學校的“四課”教育。
二、宣傳獎勵政策,完善利益導向工作機制
1、大力宣傳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和農村一女貢獻生育指標獎勵制度,本著以人為本,提高優質服務的工作方針,完善政策推動、利益導向的工作機制,真正讓民眾在實行計畫生育中得到實惠。2008年3月30日,潘度鄉隆重舉行了農村貢獻生育指標獎勵金首發式,對潘度鄉首批貢獻指標獎勵條件的29戶發放獎勵金共20880元,第二次9戶6480元,也已發放到位,全年共發放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36人,其中當年6人,應獎勵14人,獎勵金額為7500元,做到百分百兌現;政策符合結紮戶給予500元獎勵,共獎勵結紮戶金額6500元。對扶助對象實行三榜公布。2008年潘度鄉落實新增獎扶對象6人,兌現金額7200元,兌現率100%。
2、堅持“三為主”、推廣“三結合”,制定了“三結合”幫扶工作方案,教育、農口、民政、林業土地等有關計生成員部門以實際行動支持主生戶發展生產。堅持用正確輿論和理念教育人,利用利益導向、優惠政策吸引人,用少生快富典型事例現身說法激勵人,使民眾學有榜樣,趕有方向,讓計畫生育真正與發展經濟、幫助農民勤勞致富奔小康,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結合起來,從而激發了廣大齡民眾自覺實行計畫生育、貢獻生育指標的積極性。
三、樹立新形象,提供優質服務
認真開展民主評議行風建設工作,制定並實行計生系統效能建設八項制度,創建文明視窗。為辦事民眾提供方便,積極熱情地為民眾辦理相關證件,做到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張椅子、一杯開水、一到即辦。耐心細緻地解答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樹立計生工作良好形象,確保計生工作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社會事業

相關詞條
福建鄉鎮(二)
主要是詳細介紹福建的各鄉鎮情況,使搜尋者一目了然,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