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城垣

漢中城垣

漢中城垣的建設最早記載於周幽王十一年,明清有過多次大規模維修、擴建,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府費震重修漢中城四城門,東曰朝陽,西曰振邦,南曰望江,北曰拱辰。是為漢中城垣。

漢中城垣

漢中城垣的建設最早記載於周幽王十一年,明清有過多次大規模維修、擴建,明洪武三年(1370年),知府費震重修漢中城四城門,東曰朝陽,西曰振邦,南曰望江,北曰拱辰。是為漢中城垣。

城垣世事

古代,城牆是都邑的重要防禦體系,又是一個城市的標誌,漢中古城牆是其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組成部分。然而,上世紀末恢復的民主街西口兩側的一段古城牆,並沒有再現當年風貌。筆者作為這段城牆恢復碑記的撰稿人,為了寫好碑文,翻閱了大量的史料,深深感到有責任對漢中古城牆恢復說句公道話。
漢中築城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紀元前的戰國時期。據《史記·六國年表》載,秦歷共公二十六年前(公元前451),左庶長城“南鄭”(治今漢台區)。這座兩千多年前秦朝左庶長修建的漢中古城垣,在今城東北二里。以後漢中城垣修葺史不斷載。漢代,漢中城郭規模恢弘。“南鄭大城(即郭)周四十二里,城內有小城(即城),南憑津流,北結環雉,金鏞漆井,皆漢所築”(《水經注》)。隋代,移址重建。據《讀史方輿紀要》載:“隋煬帝大業(606—617)中,徙郡城於故城西南,臨漢水”。人此城址定型。明清兩代,大規模修葺漢中府城。據《漢南續修郡志》載,明、清時期對漢中城進行過十次整修。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漢中知府費震重修漢中城垣,高三丈(10米),上寬一丈五尺(5米),下寬二丈五尺(8.3米),周長九里三分(4.65公里)。建有四門及城樓,東名朝陽,南名望江,西名振武,北名拱辰。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漢中知府東周以磚砌護城牆,同時,開鑿護城河,河寬十丈(33米),深一丈八尺(6米),引山河堰水涇流。此時,漢中城池兼備,更為壯美堅固。在古代戰爭中,漢中城池成為攻方一道難以愈越的軍事設施。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義大利傳教士南懷謙來漢中教區傳教,這位神父用相機拍下了漢中古城池照片。這張百年前最直觀的漢中城池實物資料,是漢中城池南部一段。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城牆高聳偉岸,牆體用磚砌護,城垛、女牆整齊森嚴。近處為一座敵樓,遠處為三台閣。雖護城河不如明代寬闊,已不足10米,但城池齊備,不失為漢中城標誌性設施。漢中城池這種狀況一直沿至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城池性質發生變化,加之缺乏保護意識,城樓及城牆相繼拆毀。至20世紀90年代僅存民主街西口一段城牆。為了再現漢中古城風采,市政府恢復了這段城牆。

漢中簡介

漢中素為歷代郡、州、府、路、道、區、市治所在地,其城池規模非同一般。時至今日,漢中人才感到能象西安、平遙那樣保護古城池該有多好!然而,世上沒有後悔藥賣。許多外來遊客說:漢中是一座聲譽遠播的古城,但古城風貌所存無幾。恢復的這段城牆,沒有達到文物古蹟修舊如舊的要求。由於恢復者不慎重研究歷史,使恢復的這段城牆不倫不類,高度、坡度均小於原城牆,所以使其失去了應有的偉岸。這不僅讓漢中人感到遺憾,而且會給外地來漢賓客造成錯覺,原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漢中古城牆不過如此而已。故筆者建議,應恢復漢中古城牆本來面目,高不低於10米,坡度不低於82度,使這處遺址不失當年風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