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蹟簡介
明北京城牆遺址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二環路南端,東南角樓以西。
遺蹟來源
明北京城牆遺址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此處遺址是內城的西南角城垣。北京原有4道城牆,為紫禁城、皇城、內城和外城。西便門是屬於外城西段的一部分,建於1553年。內城、外城均已拆除。這段城牆是1988年在原古城址基礎上修復的。因年久失修,逐漸傾塌,“文革”中城磚大部被拆除,僅留100餘米長的殘跡。連線角樓的百餘米城牆於1981年修葺,城垣上重建硬山頂灰筒瓦卷棚頂鋪房3間。1987年市文物局與西城區政府撥款150萬元,拆遷違章建築和臨時住戶,修復城牆,保留7處斷面遺蹟,並修復了舊樓,改造周圍環境並進行綠化美化,使之成為現代文明、古代文化交融的北京城中又一處景觀。
遺蹟維護
修復後全長約500米。城牆內外壁為下石上磚,內為土心。牆基厚18.08米,牆體高10.72米,城頂寬15.2米,雉堞高約1.8米。城垣外側圍築“馬面”,上建城垛,城垣內沿築宇牆。“馬面”是凸出城牆外側的墩台,一般長14米,寬13米,間距80~90米。城垣上有硬山頂鋪房,供守城士兵休息和存放武器之用;城垣內側有可供上下的馬道。2003年建成明城牆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