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新河中學

溫嶺新河中學

溫嶺新河中學位於浙江溫嶺市新河鎮,創建於1937年9月,,占地139042平方米,現有2413名學生,195位教職工。

基本信息

簡介

新河中學的歷史:

1937年,在滬求學的大學生丁天傑、王英才、陳國威等,因抗日戰爭爆發,滬杭淪陷而先後回鄉。是年9月,借用登明寺,創辦了漸嶺縣戰時補習學校,招收一個國中班,30餘名學生,聘任7位教職工。丁天傑為負責人。

1938年1月,戰時補習學校在當地封建派勢爭鬥和師生與寺僧矛盾中陷於困境而被縣教育科學工作者下令停辦。

1938年初,英士大學教授聞詩(長嶼人),通過與遷址天台的上海育青中學的關係,獲準在新河設立育青中學溫嶺分部。當時以登明寺為教室,在沿納原戰時補習學校師生的基礎上擴大到三個班,70餘名學生,15位教職工,於同年2月開辦,由王英才任主任,聞詩任名譽主任。

1940年4月16日,日寇飛機轟炸新河城,其中一枚炸彈在校園內爆炸,新河城大亂,師生匆忙到樓岙等地避難,當地土匪乘機將學校集體和私人財物洗動一空,學校停課4個月,損失嚴重,陷入困境。

1942年,長嶼福慧堂和尚授智師傅得知里人聞詩在新河辦學經費困難,有意資助。當時在朱秉衡先生斡旋下,授智法師將一生苦心經營的250畝田產捐給育青分部。分部有3田產生,決定自立門戶,與上海青青中學脫鉤。是年2月,省教育廳準予備案,學校即以授智法師之名改稱為“溫嶺縣私立授智初級中學”。學校建立了由聞詩等15人組成的董事會,董事會決定由聞詩任董事長,朱伯康、林公濟等任董事。董事會聘任丁天傑為校長。翌年2月,省教育廳正式開辦。

1949年5月,新河解放,中共溫嶺縣委接收了授智中學。是年7月,由校董事會推薦,經縣委批准,朱文分阝任校長。1950年2月,朱文分阝工作調動,董事會聘任段維國為主委,陳彬為副主委。

1949年9月,學校建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支部,是溫嶺縣最早建立團組織的學校。

1951年春,學校始辦高中,1月改名為溫嶺縣私立新河中學。是月,葉如兆調入,主持學校工作,後任主委。

1956年2月,學校建立了黨支部。同年8月,學校改為“公立”制,校名改稱為溫嶺縣新河中學。

1958年,校勤工儉學,學校在圍墾海塗上設立“永安分部”,開辦農場,種地500餘畝,同時在本部開辦工作和畜牧場。1961年經“調整“,撤銷了永安分部。

1966年開始,學校因“文革“遭受嚴重破壞。葉如兆被批鬥、體罰,不少教師也遭打擊迫害,全校停課兩年半。

1969年4月,新河鎮革命委員會派遣“貧宣隊”進駐學校,建立了“新河鎮貧下中農管理新河中學業委員會”。

1971年12月,新河中學革命委員會成立。

1974年2月,新河鎮革委會組織“工宣隊”進駐學校,“工宣隊”和“貧宣隊”參與校革委會的領導。

1976年,粉碎“四人幫”,撥亂反正。1977年12月,“工宣隊”和“貧宣隊”全部撤離學校。

1978年4月,恢復校長制。

1978年5月,學業校被確定為縣重點中學

1978年7月,“區教育革命辦公室”撤銷,新灌區9所鄉(鎮)中學(新河鎮、高橋鄉、蔡洋鄉、肖家橋鄉、塘下鄉、長嶼鎮、橫河鄉、鎮海鄉、新街鎮中學)的行政、人事、財政、業務輔導等歸屬新河中學管理。

1992年3月,隨著撤區、擴鎮、並鄉的行政體制改革,全區9所鄉(鎮)中學與新河中學脫鉤,不再歸屬新河中學管理。

1994年8月,因溫嶺撤縣設市,學校改稱為溫嶺市新河中學

1995年8月,潘德清任校長,夏志康任黨支部書記,王欽平、沈玲方為副校長。

1996年1月,申報省綜合高中。是年9月,與設太平鎮的育才職業學校聯合辦學,組建新河中學太平分校

1997年1月將申報省綜合高中改報為省三級重點中學,是年2月,在校東征地36.4畝建造田徑場。10月通過省三級重點中學評估,

1998年3月批准為省三級重點中學。

2000年7月,通過省三級重點中學複查驗收。同月,向東征地61畝。

2001年9月,再征地61畝,興建東校區。11月,晉升為省二級重點中學。

2003年1月,通過省二級重點中學複查驗收。

2004年2月,學校升格為省一級重點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