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該書編寫、出版過程中,市委組織部、衡水日報社有關負責同志縝密謀劃,協調統籌,傾注了大量心血。中國書協理事、省書協副主席、市文聯主席劉月卯為本書題寫了書名。市黨史辦、地方志辦公室、各縣市區委組織部等單位也為此書的編撰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內容
第一部分:星星之火,迅速燎原。衡水是革命老區,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衡水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1923年4月,受李大釗派遣,弓仲韜回原籍安平縣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並於1923年8月創建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安平縣台城特別支部。1924年8月,又建立河北省第一個縣級黨組織中共安平縣委。“兩個第一”的建立,是中國農村大地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首開中國共產黨由城市鬥爭向農村鬥爭轉變的先河,為“農村包圍城市”理論的形成做了有益探索與嘗試。從那時起,我們黨早期農民革命鬥爭的火種在冀中南大地上迅速燎原,黨的組織在衡水不斷發展壯大,黨的事業在衡水發揚開來,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第二部分:光輝歷程,激勵後人。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衡水的黨員幹部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敢為天下先,創造性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湧現出一大批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先進典型,其中王玉坤、王小其、王小龐三戶貧農創辦的安平縣南王莊合作社,被毛主席譽為“我們整個國家的形象”、全國“五億農民的方向”。這種敢為人先、敢闖新路的探索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衡水人滿懷信心,投入到波瀾壯闊的生動實踐中,用辛勞和汗水實踐著共產黨人的理想和職責。
第三部分:旗幟楷模,引領示範。先進典型是一面旗幟,是教育黨員幹部最實在、最具體、最生動的鮮活教材。培樹典型、發揮典型的示範效應,是衡水基層黨建的最大特色。近年來,我市湧現出“大愛無疆”林秀貞、“大醫情懷”吳殿華、“上校村官”王曉勛、“造福鄉里”王文忠等一批全國、全省重大先進典型。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對“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王文忠的事跡作出重要批示:“創業有成的共產黨員回村擔任支部書記,帶領家鄉致富發展應予鼓勵”。這些先進典型的培樹宣傳,進一步擴大了衡水在全國、全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第四部分:群星璀璨,推動發展。改革開放30多年來,全市共產黨員在各自崗位上,努力為我市的現代化建設付出著,拼搏著。他們既有肩負重任的機關領導幹部,也有平凡崗位的普通一兵;既有熱血沸騰的七尺男兒,也有不讓鬚眉的巾幗英豪,儘管崗位不同,行業不同,身份不同,但他們的感人事跡集中體現了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本色,體現了“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能站出來、生死關頭能豁出來”的黨員風采,為全市各行各業黨員幹部樹立了光輝榜樣。
第五部分:頭雁領飛,夯實基礎。“火車快跑車頭帶,群雁高飛頭雁領”。選好用好農村領頭人,對於鞏固基層政權、帶領民眾致富、推動農村改革發展意義重大。近年來,市委強力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領頭雁”工程,出台提高農村幹部待遇的新政策,重點選派機關離職幹部和黨員民營企業家回村任職,探索實施“村來村去大學生村官工程”,通過選好留住一個人,穩定發展一個村,致富帶富一群人。全市村黨組織書記隊伍能力明顯提高、整體結構顯著改善、作用發揮更加突出,真正擔負起帶領民眾建設新農村的“領頭雁”重任。
第六部分:新的征程,催人奮進。“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衡水加快發展、奮力追趕的重要時期。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又恰逢建黨九十周年,我們紀念建黨90周年,就是要重溫黨的光輝歷史,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傳承黨的精神財富。這更需要全市黨員幹部用虛心的態度、超常的勇氣、振奮的精神幹事創業,牢固樹立對標趕超信心,著力衝破傳統思維定式,在各項工作中全面創先爭優、爭標晉位,以實際行動譜寫加快發展、富民強市的衡水歷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