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岩

混合岩

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各種岩石。形成於地殼較深部位,由淺色花崗質和暗色鎂鐵質岩兩部分組成。礦物組成和結構、構造常不均勻。混合岩化作用較弱的混合岩,明顯分出脈體和基體兩部分。前者是由於注入、交代或重熔作用而形成的新生物質;後者基本代表原來變質岩的成分。條帶狀構造明顯。隨著混合岩化作用增強,淺成體與古成體的界線逐漸消失,形成類似花崗質岩石的混合岩。依混合岩化程度,分為混合質變質岩類、混合岩類和混合花崗岩類;按結構構造特點分角礫狀混合岩、條帶狀混合岩、眼球狀混合岩、腸狀混合岩等。

基本信息

定義

混合岩混合岩
混合岩(migmatite)由於混合岩化作用(是變質作用向岩漿作用過渡的類型)形成。這一名詞是由塞德霍姆(J.J.Sederholm,1907)所創立。由基體(substrate)和脈體(veinmaterial)兩個基本組成部分組成。基體是角閃岩相或麻粒岩相變質岩,代表混合原岩,或多或少受到改造,又稱古成體(paleosome),脈體是長英質或花崗質物質,代表混合岩中新生部分,又稱新成體(neosome)。混合岩的形態多種多樣,成分、結構和構造的變化也很大,說明混合岩的形成條件是複雜多樣的。

結構

混合岩是介於變質岩和岩漿岩之間的過渡性岩類,主要特點是岩石中的礦物成分和結構構造很不均勻,在混合岩化作用較弱的岩石中,可區分出原來變質岩的基體和新生成的脈體。隨著混合岩化作用的增強,基體與脈體之間的界線逐漸消失,最後可形成類似花崗質岩石的混合花崗岩。根據混合岩化作用的方式和強度以及所成岩石的構造特徵等,混合岩可分為不同的類型,典型的混合岩有眼球狀混合岩、條帶狀混合岩、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崗岩等。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岩石。它是變質岩和岩漿岩之間的過渡岩類。混合岩這個名詞由芬蘭地質學家J.J.塞德霍姆於1907年提出。他認為這種岩石是由較老的岩石(原岩)和外來的花崗質岩漿或岩汁(ichor)混合形成,並以脈狀體分布於岩石中。大致同時,瑞典的P.J.霍爾姆奎斯特認為混合岩中的脈狀體沒有外來物質的加入,它是原岩通過變質分異作用而產生。後來有人認為是原岩經熔(溶)融作用生成。對混合岩成因的解釋,尚未取得一致意見。其實,這兩種現象,在自然界都存在。

特徵

混合岩混合岩
混合岩的礦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定向排列。混合岩中含有不同比例的基本未變或變化較小的原岩組分或“古成體”和新生組分或“新成體”。原岩組分活動性一般較差,而新生組分多屬活動組分。在原岩組分中除不同成分的長石或一定的石英外,常含較多的黑雲母、角閃石、輝石等鐵鎂礦物。新生組分一般主要由長英質或花崗質,有時由含鉀、鈉等的流體交代原岩組分而生成。其中有的來源於附近的花崗質侵入體,有的可能來自更遠或更深的地方。有時這種新生組分主要是原岩經變質分異或經部分熔(溶)融形成的矽酸鹽流體相的產物。
顯微鏡下特徵 混合岩的礦物粒度都比原岩的增大。主要由交代作用形成的混合岩中,長石(鉀長石、奧長石或鈉長石)含量比原岩中明顯增多,長石和石英具縫合線結構、蠕英石結構、交代條紋和反條紋結構、交代棋盤結構、淨邊結構、交代斑晶等。主要由熔融作用形成的,則顯示一定的礦物結晶順序,如鉀長石和石英的他形充填現象等;此外,斜長石有重熔“淨邊”,但其長石含量較內部稍高。

形成

在形成過程的初級階段,岩石中的新生組分,往往形成長英質或花崗質的各種脈狀體或不規則條帶,以長石為主的交代斑晶,分布於原岩組分中,兩者間的界限往往較清楚。稱新生組分為脈體,原岩組分為基體。隨著混合岩化程度加深,混合岩的組成和結構,向著均勻化方向發展,外表漸呈厚層狀和塊狀。原岩組分已受到較深的改造,在組成物質或外貌上,都不易同新生組分區別,其中屬於交代成因的,原岩幾乎全部經歷交代作用,屬於就地熔融的,則在最後凝固以前,大部分可能曾達到流體狀態。

主要類型

國際上對混合岩的分類命名還沒有統一。20世紀初以來,北歐地質文獻中出現了以外貌形態命名的混合岩類型。①脈狀混合岩,指含有一定數量近於平行的淺色長英質或花崗質脈狀體的混合岩,多呈厚度不等的層狀特徵。其中的脈狀體有的認為屬外來注入性質,有的認為是由原岩(變質岩)分泌(分異)作用所形成。②角礫狀混合岩,指深色的角閃質岩石被不規則淺色長英質或花崗質脈狀體穿切而成大小不等的角礫狀岩石。③網狀混合岩,指含有模糊的淺色網狀或樹枝狀長英質細脈的混合岩。④霧迷岩又稱為雲染岩,指呈星雲狀外貌的混合岩。其中含有微細的網狀、雲霧狀或亂絲狀長英質脈,並有模糊的、顏色較深(含黑雲母或角閃石等)的殘留小條紋或小斑點。中國程裕淇後來又增加了下列以形態命名的混合岩。①眼球狀混合岩,指含有一定數量平行或半平行排列、由交代形成的眼球狀長石(大多為鉀長石)的混合岩。原岩一般為角閃質岩石、黑雲變粒岩或黑雲斜長(二長)片麻岩。②條帶狀混合岩,指顏色和礦物組成差別明顯的、呈條帶狀互層的混合岩,其中深色(含鐵鎂礦物較多)和淺色(含長英礦物較多)條帶交替出現的最為常見。③條痕狀混合岩,指不同顏色的礦物成分呈不規則條痕狀分布的混合岩。④均質混合岩,指礦物成分分布均勻、微呈面型方向性排列的混合岩,礦物成分近似花崗質岩石。
40~50年代以來,提出了反映混合岩化程度不同的一些混合岩名稱。對只受輕微混合岩化作用的變質岩,冠以“混合質”或“混合岩化”等詞;對混合岩化最終產物類似花崗岩的岩石稱為混合花崗岩;對介於混合質變質岩和混合花崗岩之間的岩石統稱為混合岩。中國長春地質學院對其中混合岩化較弱的稱為“注入混合岩”,對混合岩化較深的稱為“混合片麻岩”。

岩石分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