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殿

混元殿

混元殿,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三江口鎮鯨山村,始建於明代,清康熙年間重建,祀太上老君,鯨山村有“落道”者60多人。

相傳,古時鯨山村坐落於囊山余脈的新坡與嶺兜之間的山地中,經歷宋明時地震及避倭寇之難,人們相中那海邊的石頭山是“八卦寶地”,便逐漸徙居其山上。村中古民居依山勢而建,多座東朝西。村民多以灘涂種植和捕魚為業。故在石山上很早就有一座祀東海龍王的小廟。以後徙居的村民逐漸增多,廟宇隨之擴建為宮。人們又請“太上老君”入宮為主神,便將宮改稱為混元殿。

據清鹹豐年間一塊石碑記載:“我鯨山之香火萬年也,上祀道德聖君因襲唐之徽號匾其殿曰混元,風流帝子石胎真人實左右焉”。宮自明代創建之後,至清代康熙、鹹豐年間兩次重修,一直保持明代的建築風格,改革開放後曾略作修葺,由於這宮中的一木一石都有其悠久歷史,故被涵江區列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鯨山村自明主廟聚居以來,風風雨雨,曾遭受多少次海嘯侵襲。該宮即位於海灘邊,潮汛首當其衝,宮前有上下埕,當海水浸到下埕時,就不再入侵了。因而人們認為宮地屬“鴨母穴”聖地。每遇海水淹時,民眾都到宮中避難。

“海外蜃樓獻瑞;門前雁塔題名”。這是題於殿大門的一幅聯語,它形象地刻畫了殿宇周圍的旖旎風光。殿宇座西朝東,面對雁陣山上的雁塔,其南側天然花崗岩高低錯落。古時,每當風平浪靜之際,那海面上常有海市蜃樓呈現,人們紛紛來到這山岩上遙望勝景祈求豐年。殿宇面寬五間,殿前置三門,門前走廊兩側置護衛大將,怒目威儀。殿內分上下廳,下廳以中廊與後殿相連,旁置兩小天井。後殿之前檐下設太上老君寶帳,後殿三開間寬,兩側設道士生活用房。後殿之廳中設齊天大聖神像,其兩側以鍾爺、毛將軍相隨。再其後設三帳,中帳祀昊天帝子、東海龍王、普濟聖侯。左帳祀靈石聖王,右帳祀甌氏夫子。殿前為磚砌埕地,邊圍照牆作屏,埕之東南角為感應廟中軍府,祀靈牙中軍。殿中聯語均為古人所撰,如:“福海拖藍凝紫氣;壽山擁翠煥人文”、民康山比壽;物阜海為田”等。殿中文物頗多。據傳,主殿後帳東海龍王、昊天帝子等五尊軟身木構像,系明代始建時之原物。還有清鹹豐年間石碑,明代圍筵、護欄等。宮中還珍藏不少道家經籍,以及古楹聯、古十音書稿等。這些都是研究道家文化和習俗的難得資料。

混元殿的住家道士每隔二十年左右便舉行一次選“童身”及履行入道儀程等活動。他們將新選的人員集中於宮中,焚香念咒,傳授秘語,教授道規道範,俗名“關印”,這樣代代相承。每逢農曆正月十二至十六日,為這個村鬧元宵之日。這裡的鬧元宵儀式也別具一格。自十二日夜遊燈起,即各家各戶舉燈籠沿著村道田野巡遊一圈,而後請神至各祖居主廳堂念經消災去邪,還定點舉行道士“穿欄”活動。

這種活動有別於其他地方“跳粽轎”或“摔鐵球”。開始,“童身”經念咒焚符起神,而後身穿神袍,頭戴神帽,手持刀、戟、棒或劍,其他道士手拿綠色三角旗,或拿圓鈴,或御鼓,或驅邪麻繩,由道長領頭,在埕中巡行起舞,觀眾圍成一圈,四周鑼鼓助威,時而緊跑猛摔棒叉,時而緩行,變化著各種隊形。如蜈蚣蠕動一線排開,如“十”字交叉群芳吐艷,如八卦圖陣,如游龍探海,如圓月凌空。每舞一場就有十八種變法,是一場十分精彩的民間舞蹈表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