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上馬決策經過
1949年夏,蘇北泗沂沭河地區大洪水,隴海路南到廢黃河北洪澇泛濫成為澤國,人民生活極為困頓。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電告中共蘇北區黨委和蘇北行政公署:我們黨“對在革命戰爭中作出重大貢獻的蘇北人民所遭受的水災苦難,負有拯救的嚴重責任”,要求“全力組織人民生產自救,以工代賑,興修水利,以消除歷史上遺留的禍患”。當年冬天,蘇北動員民工建成了 新沂河。
1950年淮河水災嚴重。8月1日,中共皖北區黨委書記 曾希聖等致電華東局、
華東軍政委員會並轉中央,報告皖北災情及救生工作意見。電報中說,“今年水勢之大,受災之慘,不僅重於去年,且為百年來所未有。淮北20個縣、淮南沿岸7個縣均受淹,被淹田畝總計3100餘萬畝,占皖北全區二分之一強。房屋被衝倒或淹塌已報告者80餘萬間,其中不少是全村沉沒。耕牛、農具損失極重(民眾口糧也被淹沒)。由於水勢兇猛,民眾來不及逃走,或攀登樹上、失足墜水(有在樹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統計489人。受災人口共990餘萬,約占皖北人口之半。洪水東流下游,災情尚在擴大,且秋汛期尚長,今後水災威脅仍極嚴重。由於這些原因,乾群均極悲觀,災民遇著幹部多抱頭大哭,幹部亦垂頭流淚。”8月5日,毛澤東看到這封電報,落了眼淚。他在“
不少是全村沉沒”、“
被毒蛇咬死者”、“
今後水災威脅仍極嚴重”、“
多抱頭大哭”等處都劃了橫線,並給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寫了批語:“周:請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導淮計畫,送我一閱。此計畫八月份務須作好,由政務院通過,秋初即開始動工。如何,望酌辦。”8月17日,中央指出:“如不認真治水根治水害,政權就無法鞏固”,體現了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對治理淮河洪水高度重視。8月25日至9月11日,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在北京主持召開治淮會議,對淮河水情、治淮方針及1951年工程作了研究。治理淮河關係到上、中、下游不同地區的切身利益,治淮會議期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在治淮解決辦法上存在著意見分歧。安徽有內澇,要求把水排到下游蘇北去;蘇北擔心上游把洪水泄到蘇北不能順利入海,將加深蘇北水患。8月28日,華東軍政委員會向周恩來轉報了中共蘇北區委對治淮意見的電報。電報說:“鑒於今年浮山僅7000多流量,已使洪湖大堆、運河及新淮河非常吃緊,運河南段二度出險,幾乎決口。若上游導淮後浮山流量較現在增加,即無其他意外,今後洪湖大堆、運河及新淮河必會更加吃緊。”蘇北區黨委認為,“如今年即行導淮,則勢必要動員蘇北黨政軍民全部力量,蘇北今年整個工作方針要重新考慮,既定的土改、復員等工作部署必須改變,這在我們今年工作上轉彎是有困難的;且治淮技術上、人力組織上、思想動員上及河床搬家,及其他物資條件準備等等,均感倉促,對下年農業生產及治沂均受很大影響。如果中央為挽救皖北水災,要蘇北改變整個工作方針,服從整個導淮計畫,我們亦當竭力克服困難,完成治淮大計。”8月31日,毛澤東在這封電報上批示:“周:此電第三項有關改變蘇北工作計畫問題,請加注意。導淮必蘇、皖、豫三省同時動手,三省黨委的工作計畫,均須以此為中心,並早日告訴他們。” 周恩來認真執行毛澤東關於三省工作以治淮為中心的指示,並針對土改與治淮的矛盾,闡明了為什麼要集中力量抓治淮。周恩來說:“要修水利。不然,一下淹了,一淹就是幾千萬畝,農村土地改革的成果也難以鞏固。”蘇北區黨委根據中央的精神,集中力量抓治淮,將蘇北的土地改革推遲了一年。為了以治淮為中心,統一豫、皖、蘇三省的行動,周恩來作了許多深入細緻的協調工作。在治淮會議期間,為解決安徽和江蘇的蓄泄之爭,周恩來反覆召集各單位負責幹部討論、協商、開大會達6次之多,會下還與同志個別談話,徵求意見。在綜合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周恩來兼顧上中下游的利益,運用唯物辯證法和現代科學技術的觀點,提出了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治淮會議根據這一方針做出了淮河上游以蓄洪發展水利為長遠目標,中游蓄泄並重,下游則開闢入海水道的重大決策。治淮會議成為扭轉災區幹部民眾悲觀失望情緒的轉折點。貫徹執行了中共中央關於根治淮河的決策,提出了“蓄泄兼籌,以達根治之目的”的方針,豫、皖、蘇“三省共保,三省一齊動手”的原則,決定成立治淮委員會和上、中、下游三個工程局。9月16日,即治淮會議結束的第4天,中共皖北區黨委書記曾希聖打電報給華東軍政委員會主席 饒漱石,並轉周恩來、董必武、陳雲、薄一波等中央領導人,報告了皖北災民擁護治淮決定的情況及調配糧食的意見。9月21日晚,毛澤東將曾希聖的這封電報再次批給周恩來:“周:現已九月底,治淮開工期不宜久延,請督促早日勘測,早日做好計畫,早日開工。”兩月之內,毛澤東接連在淮河水災及治淮情況的電報上寫了四封批示信給周恩來,在前三封電報的批示中,均使用的是“導淮”一詞,但在9月21日的批示中,卻改用了“治淮”。“導”、“治”一字之差,表明中央的淮河戰略思想的一個轉變,增加了在上游修建水庫、中游修建行滯洪區的“蓄”的方針。
1950年9月,水利部召開第一次治淮會議後,國家水利部、華東水利部和淮河水利工程總局組織入海水道查勘團赴蘇北實地查勘。10月,淮河入海水道查勘團一行40人進行淮河入海水道線路測量,從高良澗開始,經淮安、蘇家嘴、鹽城東坎、六垛至濱海扁擔港出海口止,全長168公里。入海水道線路定為堤距2500米,至年底基本完成測量任務。經一個多月的實地查勘和徵集地方意見,編寫了《淮河入海水道查勘報告》,提出了淮河入海水道方案,入海水道擬挖南北兩槽,行洪8000立方米每秒,並確定入海工程為三堤兩河,南北堤距共寬4000米。工程總經費10.065億公斤大米。10月14日,政務院發布《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下游,應即開闢淮河入海水道,加強運河堤防及建築三河活動壩等工程”,“一九五一年先完成第一期工程,一九五二年汛期放水,在入海水道開成放水以前,仍暫以入江水道為淮河泄水尾閭,洪澤湖入江最高泄量暫以8500秒立方米為度”。11月12日,治淮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決議指出:“惟因目前資料缺乏,時間迫促,勘測需時,加以蘇北人力調度困難。因此需呈請中央批准,本期工程暫緩開闢入海水道及緩辦三河活動壩”。確定當年把重點放在入江水道疏浚,培修洪澤湖堤、運河堤,修建運河12個涵洞等6項工程。
1951年5月3日,毛澤東主席為治淮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1951年7月26日至8月10日,中央水利部在北京召開第二次治淮會議,水利部水文局作了淮河水文計算的報告,提出經過水文計算,核定淮河洪水總量為760億立方米,入湖最大流量11400立方米每秒,經洪澤湖調蓄後,並由蘇北灌溉總渠下泄700立方米每秒後,三河下泄最大流量可不超過7000立方米每秒。因此,認為“入海水道可以不再開闢,改自洪澤湖至黃海修築一條以灌溉為主結合排洪的乾渠,分泄流量700立方米每秒。”會議明確指出:“依據1931年及1950年水文計算,並參照1921年下游洪水估算所得和根據上游蓄洪能力”,“下游則依據洪水總來量800億立方米計算,洪澤湖水位為14米,中渡流量為80000立方米每秒。”據此肯定不需開挖入海水道。因此淮河入海水道就由開挖蘇北灌溉總渠代替。當時水文資料不全,對淮河洪量計算偏小,沒有考慮到淮河洪水與長江洪水、泗沂沭洪水遭遇並漲問題,未能開闢入海水道,這是一重大歷史失策。11月2日,蘇北灌溉總渠開工,淮陰、鹽城、南通、揚州四地區民工計118.9萬人次參加施工,需完成土方6321.9萬立方米,總工日4070萬個,實支經費2147.5萬元。工程全長168公里,渠底寬60—140米,堤頂寬8米,設計流量700立方米每秒。灌溉總渠開工不久就來了一場北方冷空氣風暴,接著又是一場大雪,最低氣溫降至零下14℃—15℃,積雪最厚達到0.3米左右,使施工遇到很大困難。
1954年5月下旬,淮河流域發生了一次大範圍降雨,致使淮河乾支河道水位上漲,超過了一般年份的汛前水位。從7月1日起連續降雨30天,降雨範圍廣、持續時間長、降雨強度大,暴雨中心降水量達1259.6毫米。洪澤湖以上總降雨量:500毫米以上8800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56%; 700毫米以上的3740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23.5%。淮河流域己建的石漫灘、板橋、薄山、南灣、白沙、佛子嶺等水庫充分發揮了攔洪削峰作用。淮河中游蓄洪區起到不同程度的分流蓄洪作用,蒙窪蓄洪區先後 3次開閘進洪,並出現漫決進洪,最大有效分蓄洪量 8.87億m3,城西湖先後開閘、扒堤、決口進洪,共分蓄洪水25.5億m3;城東湖和瓦埠湖內水較大蓄洪效果不甚明顯。瓦埠湖與壽西湖洪水連成一片。當年汛期,淮河中遊行洪區南潤段、潤趙段、邱家湖、姜家湖、壽西湖、董峰湖、六坊堤、石姚段、荊山湖、方邱湖、花園湖、香浮段先後啟用行洪,臨王段、正南窪破堤行洪。行洪區的運用增加河道行洪流量 1600~1800m3/s,並蓄洪 85.5億m3,降低河道洪水位 1.0~1.5m。全部行蓄洪區滯蓄洪水總量達 217億m3。但由於洪水過大,且歷時長,致使淮北大堤在禹山壩和毛灘兩處決口。河南省淮濱縣幾乎全縣淹沒,沈丘縣 80%以上土地積水深 l~2m。7月28日
入洪澤湖最大洪峰流量15800立方米每秒。汛期入洪澤湖總水量648.1億立方米,最大30天入湖水量300億立方米,最大60天來水量達494億立方米。洪澤湖周邊圩區破圩200萬畝滯洪。三河閘、高良澗進水閘及蘇北灌溉總渠都超標準行洪,三河閘最大泄量為10700m3/s,由於入江水道大流量行洪,8月26日高郵湖最高水位達9.38米,里下河興化最高水位3.08米。洪澤湖在三河閘、灌溉總渠、張福河充分泄洪情況下,8月16日
蔣壩最高水位15.23m,已建洪澤湖排洪下泄工程標準明顯偏低。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區連續暴雨各河水位猛漲,內澇嚴重。據統計,全流域被淹耕地達6464萬畝。河南省合計 83縣 2市受災,淹田 1342萬畝, 33970處農田水利工程沖壞,倒房 30萬間;安徽省 2620萬畝農田受淹,倒房 l68萬間,死亡 l098人,死畜 l052頭;江蘇省淹田 l063萬畝,死人 832人,沖壞橋樑 l071座,涵洞 156個。
1954年7月10日,召開治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委員會議,著重研究入海水道是否需要開闢等問題。會後在《關於治淮方略的補充報告》中指出:入海水道在“第二次淮委會議已肯定不需開闢,但為照顧1921年之最大洪水流量(入洪澤湖10755立方米每秒),故有重新考慮的必要。”同時還指出:據“第二次淮委會議決定,入江只走8000—8500立方米每秒,剩下2250立方米每秒無處安排,如果再將入江水道加深加寬,則疏浚工程更為龐大,所需經費亦要增加。同時如能將蘇北灌溉水道與入海水道結合為一,則既能安排多餘225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又能節省經費。且淮河有了自己的尾閭,將來與長江亦不致發生任何意外事件。
1954年12月21日,水利部黨組向中央農村工作部報告了“關於入海水道的意見”,認為“增闢入海水道是需要的”。
1955年3月25日,江蘇省委提出《對淮河下游流域規劃的意見》。《意見》分為:(1)關於防洪措施;(2)排澇與灌溉問題;(3)航運問題;(4)水能利用。
1955年8月8日,國家計畫委員會批准編制淮河流域規劃計畫任務書。1956年水利部淮委編的《淮河流域規劃初稿》要求“洪澤湖以下加大排洪能力,以‘入江為主,入海為輔’。整治入江水道,擴大入江泄量,在灌溉總渠與廢黃河之間開闢入海水道,以保證蘇北地區安全”,並確定“下游防洪標準為千年一遇設計,萬年一遇校核”。
1957年5月,江蘇省水利廳編報了《淮水北調分淮入沂工程規劃設計任務書》,並報經水利部批准。
1957年11月,國務院召開的淮河流域治理工作會議,聽取了淮委關於《淮河流域規劃提要》的報告。規劃中對淮河幹流的防洪標準作了安排:下游加固洪澤湖大堤,增加洪澤湖蓄水量;整修入江水道,開闢入海水道,加大入江入海泄量;里下河地區出海各河港,均修建擋潮閘;內部疏浚河道,整修圩堤,達到十年一遇除澇標準等。
1975年8月,河南淮河上游發生758特大洪水,淮河流域人民要求開闢入海水道工程的呼聲再起。1976年5月,水利部召開治淮規劃預備會議,總結了治淮經驗教訓,決定淮河下游立即開闢入海水道。會議以後,江蘇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按照水利部規定的洪澤湖入湖設計洪水賬、洪澤湖防洪設計標準,在工作條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深入調查,分析論證,群策群力,日夜奮戰,於1978年9月向水利部、國家計委上報了《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設計任務書》等三項檔案。計畫在總渠以北,開闢入海水道,設計行洪14000立方米每秒,外堤腳距1300米至2500米,築堤“束水漫灘”行洪,作為淮河特大洪水的“太平門”。預計開挖土方2.94億立方米,投資9.8億元,分三期實施,近期按行洪3000立方米每秒實施。工程全部完成後,渠北(蘇北灌溉總渠與廢黃河之間地區)、里下河地區不再分洪,徹底解決了淮河下游地區防洪安全,達到長治久安。1979年12月,入海水道工程設計任務書經水利部審查後,1980年7月,水利部(80)水規字第60號下達了《關於淮河入海水道工程規劃設計的意見》。批准了入海水道的線路、範圍。入海水道近期可考慮按分洪3000立方米每秒的規模,先做最急需的一些工程。同意近期工程“在‘七五’期間儘早動工”。但是,由於全國範圍的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停建緩建,不僅“七五”沒有實施,“八五”期間也沒有行動,一擱置又是十幾年。
1991年江淮大水後,徹底暴露了淮河洪水通過如江水道長江下游洪水、通過分淮入沂水道與泗沂沭洪水相遇並漲,洪澤湖沒有可靠排洪途徑的問題。開闢淮河入海水道,擴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澤湖防洪標準是一項極其緊迫的任務。蘇北里下河洪澇災害損失慘重,淮河流域人民心裡再一次燃起強烈要求黨和政府早日開闢入海水道工程的願望。是年11月國務院決定 “‘九五’期間建設入海水道”。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務院第四次決定興建入海水道。這充分說明黨和國家為實現毛澤東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決心,也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對蘇北人民最大的關懷。1994年淮河水利委員會規劃院上報國家計委《淮河入海水道科研報告書》,洪澤湖防洪標準按30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近期工程設計標準100年一遇,入海水道近期工程設計流量227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2540立方米每秒;遠景設計流量70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7920立方米每秒;採用渠(蘇北灌溉總渠)北河線、不採用占地30多萬畝的“漫灘行洪”方案,採取只征地6萬多畝的“泓灘結合”的河道行洪斷面具有極大的優越性,是經濟的、合理的,減少拆遷14萬人。南北偏泓中北泓南靠方案的實施,更是方便了沿線民眾灘地生產。河道全長163.5公里。自二河閘起向下3.5公里處穿 二河東堤設二河新閘,沿蘇北灌溉總渠北側挖河築堤與總渠兩河三堤並行入海,水道北堤為一級堤防,水道南堤為二級堤防。河底寬210至324米,外堤腳距750米。近期工程先挖南北兩泓,築堤結合渠北排澇,藉助灘地行洪。入海水道完成後,其主要作用是與現有入江水道、灌溉總渠、分淮入沂等工程共同分泄洪澤湖以上淮河流域15.8萬平方公里的來水;併兼顧渠北地區1710平方公里因總渠和廢黃河兩條高水行洪河道,使該地區排水出路不暢,造成非自然因素澇災的排澇。入海水道實現了渠北“低水低排”。洪澤湖泄洪的控制運用,按照“先入江,後入海,洪澤湖蔣壩水位14.5米啟用分淮入沂和周邊滯洪”的順序。入海水道在蔣壩水位13.5米以下服從渠北排澇,根據渠北排澇和上游來水情況,採取蔣壩水位13.5~14米啟用分洪。
亞洲及中國之“最”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江蘇省建設速度和整體發揮效益最快的大型水利工程、江蘇省最大的水利環保生態工程、江蘇省最早全面推行“三制”的大型公益型水利工程、亞洲最大的河道立交工程、築堤難度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江蘇省土方施工機械化程度最高的水利工程、江蘇省有史以來單項水利工程獲獎最多。 淮河入海水道163.5公里河道1.36億立方米土方工程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施工,最多的時候4000台套設備同時施工,只用工1.3萬人。機械化施工避免了過去那種工程施工中的“人海戰術”,保證了整體工程全面快速推進。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入選建國60周年百大經典工程;先後有18個工地被評為“文明工地”;淮安樞紐、濱海樞紐、二河樞紐、海口樞紐和204國道橋分獲水利部“中國水利工程優質獎”,其中濱海樞紐、204國道橋獲江蘇省工程建設最高獎——“揚子杯”獎;“深淤土段築堤關鍵技術研究”、“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征地移民安置實踐與研究”課題獲省政府科技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