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說

淨化說

西方美學理論之一。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提出。認為悲劇可以喚起人們悲憫和畏懼之情,並使這類情感得以淨化,獲得無害的快感,從而達到某種道德教育的目的。

“淨化”(希臘語才καθαρσιζ)開始是宗教術語,意思是“淨罪”。公元前七至八世紀從色雷斯傳入希臘的奧爾弗斯教,把靈魂從肉體的禁錮中解脫出來稱為淨化,觸犯諸神和沾染不潔的恐懼使奧爾弗斯教徒感到有贖罪和淨化的必要。畢達哥拉斯學派吸收並改造了奧爾弗斯教的淨化概念,而表示用科學和音樂淨化靈魂以擺脫肉慾,用醫藥和體育淨化肉體以強壯體魄。公元前五世紀,智者派哲學家高爾吉亞最早在美學意義上使用了淨化一詞,在《海倫贊》(一譯《海倫的辯護》)一文中,他說悲劇藉助於語言的力量可使觀眾產生逼真的幻覺,悲劇“乃是一種騙局,其中行騙者比不行騙者更誠實,受騙者比未受騙者更聰明”。觀看悲劇,觀眾時而恐懼,時而憐憫,時而驚奇或悲傷。藉助於言語,觀眾能把他人的遭際體會得像自己的一樣真切,這類似於靈魂對肉體的淨化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