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
【處方】青黛半兩,馬牙消半兩,大黃(蒸)半兩,甘草(炙)1分。【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多汗。
【用法用量】每服半字,蛤粉水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引《玉決》
中藥方劑之涼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涼胃散,中醫藥方,適用於小兒多汗的症狀。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加味清胃散主治婦人胃火傷血,唇裂內熱者。藥物組成有黃連(炒)4.5克 生地黃 牡丹皮 當歸各3克 升麻6克 犀角 連翹 甘草。【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
基本內容胃是消化管的擴大部分,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人體胃的容積為1000~3000毫升。胃的上口為賁門,下口為幽門。胃分上、中、下三部,即上脘、中脘、...
外形 形態結構 功能 胃液分泌的調節 生理功能涼隔散,上藥為粗末,每服二錢(6克),水一盞,入竹葉七片,蜜少許,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小兒可服半錢,更隨歲數加減服之。得利下住服。
名稱 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保和平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太白》卷二。具有消導和胃止嘔之功效。主治嘔吐有食滯。
防風散用於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注攣急,及皮膚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防風散用於破傷瘡瘍風邪,或身體疼痛,風邪攻注攣急,及皮膚瘙癢,麻木不仁,頭昏悶,牙關緊,欲成破傷風者。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胃寒,為中醫名詞術語。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過食生冷,或寒邪直中所致陰寒凝滯胃腑的症候。症見胃脘疼痛,得溫痛減,嘔吐清涎,口淡喜熱飲,食不化,舌淡苔白滑,脈...
胃寒概述 胃寒的分類 臨床表現 胃寒原因 胃寒處理之策清胃散,中藥方劑,出自《脾胃論》,主治:胃火上攻。齒齦腫痛,或牽引頭腦,或面發熱,或牙宣出血,口氣臭熱,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現用於治療胃熱循...
概述 清胃散1 清胃散2 清胃散3 清胃散4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