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末梢”到“前沿”
福建省工會一份抽樣調研顯示,職工對“海西”的知曉率和認同度分別達到98%和93%。隨著宣傳的擴大,知曉率攀升應在情理之中,而認同度的急劇上升則準確表達了民眾的支持度與融入度,真實反映了民心、民意、民情。具有深厚和廣泛民眾基礎的海西戰略,由合力而產生的生命力,啟動一個全新的開始。
“海峽西岸經濟區”,5年前這一戰略剛一推出,就引發不同凡響的關注,人氣不斷升溫。福建鳳竹集團董事長李春興在全國人大十屆五次會議上提交了一份題為《在海峽西岸畫個“圈”,繪就新的“春天故事”》的提案,立刻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新華社播發了《東南沿海又一個經濟圈:海峽西岸經濟區悄然崛起》。國內外數十家媒體爭相報導。
2004年6月21日,香港會展中心,訪問港澳的時任福建省省長盧展工正向鄉親們介紹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構想。新的藍圖、新的前景深深打動了在場的2000名福建鄉親的心,短短11分鐘講話贏得全場9次掌聲。從“心”開始,港澳台、東南亞、歐美,身處異鄉他國的鄉親以各種方式主動參與、鼎力相助,有一分熱,出一分力、獻一片情,為海西建設添磚加瓦。
千千萬萬人對海西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有一個人不能不提,因為他用生命詮釋了與海西的情緣,他就是李朗紅,大唐國際副總工程師,一個內蒙古人。2002年,他來到福建就把所有激情揮灑在海西大舞台上,並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他實現了“做福建核電的鋪路石、尖刀兵”的承諾。7年後,帶著父親紮根福建的心愿,李朗紅的兒子留學歸來,便攜新婚妻子從繁華的北京來到偏遠的福安灣,續寫著“海西”的故事。這是海西建設者的縮影,這也是海西發展的內在動力。
5年間,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到福建指導工作。先後有60多個國家部委和央企著眼完善全國區域經濟布局,與福建簽訂相關協定、紀要、備忘錄,為海西發展提供政策保障。2009年5月14日,國務院全文發布《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海西戰略從地方決策上升為中央決策,從區域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海西發展新戰略的提出是偶然更是必然,是決策者的推力,更是民意。
福建古稱南蠻,在宋代才有了較大的發展。近代史,福建在“睜眼看世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改革開放讓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建得以長足發展,但終因基礎等因素,與長三角、珠三角拉開了距離。從“前線”的邊緣化到“沿海經濟帶”的邊緣化,危機意識促使福建上上下下都在思考如何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在科學發展觀的大背景下,追求局部與全局的總體與動態平衡、突出特殊地理位置的特別作用,海西戰略橫空出世已在所必然。這是決策者與福建人民從福建發展路徑、機遇得失、自身定位中得出的理性思考與歷史選擇。正如龍永圖在《撫脈福建》中說:海峽西岸從經濟角度對接長三角珠三角,成為東南沿海快速發展的組成部分,成為大通道和供應鏈,形成新的經濟板塊,體現出“競爭的優勢”。這個戰略具政治意義,有利於整合海峽兩岸資源。龍永圖認為福建決策層這一具有前瞻意義的目標訴求,透露出政治和戰略的遠見,是“高地上的審視”。
順勢而為、蓄勢而發,積蓄幾十年的能量才得以爆發。砥礪圖強,海西戰略5年來從封閉到開放,從區域經濟集聚到規模化發展,“五年磨一劍”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2004年福建GDP剛突破5000億元,如今已超萬億,人均GDP從近2000美元到4000多美元。5年間全省財政收入從622億到1500多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從1899億到5300多億,基礎設施投資超過以往50年總和。電子、石化、機械主導產業集聚能力不斷增強,產生60多個產業集群,鐵路、港口、核電、通信進入快速通道,“9·8”、“6·18”成為項目、品牌發展彩虹平台。福清核電站、寧德核電站、煉化一體化等一大批重點工程落戶海西。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經濟克服金融危機影響,恢復速度超預期增長10.2%。
2009年8月,福州(平潭)綜合實驗區正式運作。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大“手筆”、大“動作”,有如沖天蛟龍,正在上演從“末梢”到“前沿”的故事。海西戰略造就的是一條探索之路、特色之路,也必將是一條成功之路。
民生聚民心,民惠通民意
海西戰略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建立一個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的和諧區域。
醫改前關閉破產國有、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一直是個難題。2007年,福建省總工會聯合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開展了縣(市)域國有與集體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狀況調查,並提出對策建議,形成福建省政府與省總工會聯席會議的議題,得到省長黃小晶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省政府拿出13億元解決了醫改前關閉破產國有、集體企業退休人員10萬多人參加醫保的問題。2009年,近10萬醫改後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保的問題也將全部得到解決。省政府官員坦言,之所以一項政策的出台就能拿出13億元,得益於海西效應、海西實力。
5年來,在教育方面,福建教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連續5年居全國首位;在就業方面,全省增加就業達300萬人以上,城鎮失業保險人數達到330萬;在就醫方面,430萬職工、400萬城鎮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對農民工實行大病醫療保險;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低保標準從1000元提高到1200元,每年保障人數在75萬人左右,實現應保盡保;在住房方面,全省社會保障性住房項目總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總投資233億元。福建省率先建立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率先將農民工納入失業保險、率先出台勞務派遣政府規章及配套政策、率先實現養老保險全省統籌等。
海西戰略追求的是民生至上的發展,成果共享的發展,和諧共處的發展。民生聚民心,民惠通民意,海西之路提升了民生指數,更多的民眾支持與融入海西亦在情理之中。
樂業還需安居,安居需要平安。海西先行先試實踐意義在於讓“平安”從心理預期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
2009年7月31日下午,廈門飛鵬企業工會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入會儀式,12名台灣籍員工加入工會組織。台灣籍員工入會後,將享有與大陸工會會員完全相同的權利和義務。據了解,目前在廈門共有台商投資企業3200多家,在這些企業里工作的台灣籍員工有數萬人之多,他們已成為廈門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台灣籍員工加入大陸工會組織,這是兩岸民眾融合一次新的嘗試。林茂盛是台灣十大傑出農民、台灣“神農獎”得主,經過多番考察後,投資300萬元建起羅源縣松山茂盛農場,在海西開始新一輪創業歷程。這又是一個台灣民眾共享海西成果的成功之作。
惠台政策不斷推出,雙向合作持續提升,民間交往逐步得到拓展,累積了互信、擴大了共識、加深了理解,和平的力量在增長,隔閡的誤解在消融。海峽論壇、海峽兩岸藝博會、海峽兩岸花博會、海峽兩岸林博會、海峽兩岸茶博會、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海峽兩岸職工藝術節、海峽兩岸青年聯歡節、海峽兩岸校長論壇……2009年10月29日,以“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為主題的海峽兩岸文博會在廈門開幕,交易額逾87億元,這是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又一平台。隨著海西戰略的深化,閩台交流合作加速向縱深發展。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年年月月,築起了兩岸民眾血脈相連的“五緣橋”。
2008年12月15日,隨著直航船隻拉響汽笛,直飛航班衝上藍天,兩岸大三通正式啟動,海峽東岸與海峽西岸民眾開啟了共同追求福祉的新紀元。
“清風吟唱享太平”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福州市三坊七巷因房產開發商改造而成為當地媒體的一大新聞。數十幢高樓大廈將在這裡矗立,對於福州市民來說,他們看到了開放的軌跡,看到資本的能量,也看到“改天換地”的前景。
今年國慶,作為福州市十大名片之一的三坊七巷人流如織,政府花巨資,將三坊七巷“裝新”如舊,保存了大量先人留下的古蹟。漫步古巷,人們可以與林則徐、林覺民、冰心老人進行心靈的對話,流連老字號、奇石館,人們也可以品嘗傳統手藝,感悟人生百態,市民有了更多文化的共享和自由的呼吸。從今天的三坊七巷,市民看到了留存歷史、尊重文化、充溢人文的精神,看到了一個城市血脈的傳導與傳承,看到了一種社會發展的包容與從容。
這是今天海西“清風吟唱享太平”一個縮影與寫照。
從財富經濟到文化經濟,發展的思路與理念及財富價值觀有了新的轉變。思考的尺度決定著行走的久遠。海西發展的遠近,關鍵還是道德的能力和精神的力量,關鍵還在於著眼於人的成長,著力於社會的發展。
安溪縣福田鄉福前農場,福建省與中國人民大學聯合在這裡建了一座三層大樓的文化中心,中心圖書室可供人無線上網,可見設施的齊全。在安溪、華安、漳平三縣接合部的深山老林都有如此規模的文化工程,這是為了海西城鄉所有個體成長的一項舉措。人的整體素質與人的生活質量同步提高,海西的決策者認為經濟發展了,更應當尊重普通人、服務普通人、宣傳普通人。
2008年,盧展工到福建省總工會調研,在談到宣傳勞動者時說,宣傳那些為社會作出重大貢獻的勞動者很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應當宣傳一大批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勞動者,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崗位,重複一種單調而繁雜的工作,這才是海西發展的脊樑。此前他還為福建日報、福建電視台《海西勞動者》欄目作了這樣批示:是應該大力宣傳最普通的勞動者,宣傳普通勞動者中所蘊藏的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精神。
所謂的“最普通”,就是一直倡導的新時代海西精神——“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極強烈責任感。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決策者以“兩維”視覺,把追求時尚與植根基層結合起來,把全局眼光與草根精神結合起來。他們對“平凡”、“普通”一以貫之、始終不渝的“關注”、“關切”,並將之定位、上升為“海西精神”,就是為了實現“初衷不改唯民重”的承諾。
楊勝英是一個來自貴州思南縣的打工妹。2004年,海西“亮相”時,機緣巧合,她千里迢迢來到了福建,在長汀一家名叫安踏體育用品的公司上班。那一年,她參加了長汀縣總工會等單位組織的免費培訓,熟練掌握了80多道服裝工序,成為一名“達標”的技術工人。五年後,她在長汀買了房,安了家。2008年,她以全國優秀農民工代表的身份到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見證了海西成長的她,在北京興奮地撥通家裡電話,希望更多鄉親來海西開闢新天地。是海西文化的包容和理解給了外來工實現夢想的機會。
這是一片最普通人“有夢想都有奇蹟”的熱土。無論是強調“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的民眾觀念還是尋找螺絲釘的勞動精神,尊重最普通人,關注最平凡人,都將為海西宏業增添更多的活力與張力。
2009年國慶前,福建首條高速鐵路——溫福鐵路全面通車。不久的將來,福州至廈門、廈門至深圳、北京至福州多條高鐵也將開建與開通,這預示著“海西”號高速時代的到來。
相關詞條
-
海西
海西,是指台灣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南北與珠三角、長三角兩個經濟區銜接,東與台灣島、西與江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具有對台工作、統一祖國,並...
簡介 背景 汕廈經濟帶 發展趨勢 “海西概念股” -
海西[海西:台灣海峽西岸]
海西,是指台灣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南北與珠三角、長三角兩個經濟區銜接,東與台灣島、西與江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具有對台工作、統一祖國,並...
簡介 背景 汕廈經濟帶 發展趨勢 “海西概念股” -
海西[台灣海峽西岸]
海西,是指台灣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南北與珠三角、長三角兩個經濟區銜接,東與台灣島、西與江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具有對台工作、統一祖國,並...
簡介 背景 汕廈經濟帶 發展趨勢 “海西概念股” -
海西概念股
海西概念股,泛指福建概念股,是隨海峽西岸經濟區而成立而帶動起來的區域性概念股。所謂"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一個以福建省為主體,涵蓋浙江、廣東、江西三省部分...
簡介 重點股票 -
海西概念
海西概念,是指台灣海峽西岸,以福建為主體包括周邊地區,南北與珠三角、長三角兩個經濟區銜接,東與台灣島、西與江西的廣大內陸腹地貫通,具有對台工作、統一祖國...
簡介 背景 經濟帶 方案試行 主要任務 -
海西號
海西號是指2006年1月12日開通往返福建省龍巖市與北京西站k571/k572次列車,是福建開出的第三趟、也是最快到達的進京旅客列車。
命名的由來 開通 意義 列車時刻 -
飛越海西
2008年,對於《飛越海西》攝製組來說,又提出了新的課題。 2008,兩岸關係轉彎的一年。 2008,海西效應開花的一年。
-
海西商品交易所
海西商品交易所於2011年5月31日經中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第(2011)1261號文核准成立,以礦產、貴金屬和福建地區需求大宗商品等品種交易為主,輔以貿...
服務理念 企業文化 業務詳情 會員單位 現貨茶葉 -
海西美業時尚網
海西美業時尚網,致力於為美容美髮及化妝用品生產商、經銷商、服務商、個人愛好者、美容院、美髮沙龍及相關機構等國內外客戶提供全面的網路服務。是海西美容美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