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學

李利華,男,1944年8月出生,重慶梁平人。高級教師。中共黨員。畢業於南充師範學院。現任重慶市豐都中學校調研員,四川省中學管理委員會委員。

介紹

海洋不僅占有遼闊的面積,而且具有巨大的深度,是一個複雜的大系統,包含著一系列不同層次的子系統。例如深海、淺海、海灣、海峽、河口子系統;熱帶海洋、溫帶海洋和寒帶海洋子系統;波動潮汐洋流湍流系統;海洋二氧化碳系統以及形形色色的海洋生態系統。一個系統的組分之間以及各系統之間,通過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和轉化而緊密聯繫在一起。海洋地理學是從資源與環境的角度對海洋進行研究。
海洋中有著豐富的生物、礦產能源、化學和空間資源。由於海洋開發的擴大和深化,爭奪海洋資源的國際鬥爭愈來愈激烈。遠洋漁業已開發國家掠奪別國近海漁業資源;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的發現和有效開採;大洋錳結核的開發等。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已對各種海洋區域的法律制度作出明確規定。中國是海洋國家。在中國沿海,有300多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是陸地國土的1/3。同時,中國還在積極開發大洋資源。
海洋的最大環境效應是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據研究,大氣的能量有一半直接來自海洋,其中的水汽則幾乎全部直接間接地來自海洋。所以,海洋對大氣的行為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海洋既可以調節氣候,又可以使天氣和氣候發生異常。例如赤道東太平洋大範圍海水表面溫度異常升高(稱埃爾尼諾事件)或海水表面溫度異常下降(稱做拉尼諾現象)的特殊現象。此外,洋流和海冰也對氣候有重大影響。
海洋有緯度地帶性環陸地帶性以及深度和海域之間的地域差異。它們的自然狀況、資源類型和特點、開發利用條件不同,構成海洋資源經濟評價的重要依據。
一切海洋現象和過程,都發生在運動的海水之中,海洋資源和海洋環境效應的分析,都與海洋要素的特性和時空變化密切相關。它們相互聯繫,互相作用,共同構成了海洋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