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注音
海洋一號A星,首開我國海洋衛星事業的先河2002年5月15日,中國第一顆海洋衛星海洋一號A星發射成功。海洋一號A星的發射成功,結束了我國沒有海洋衛星的歷史,為我國海洋觀測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實現了中國實時獲取海洋水色遙感資料零的突破,為海洋衛星系列化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表明了中國海洋衛星遙感套用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標誌著中國海洋衛星遙感與套用技術邁入一個嶄新階段。
衛星介紹
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負責抓總研製的海洋一號水色遙感系列衛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海洋衛星,主要用於海洋水色、水溫環境要素探測,為我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河口港灣的建設和治理、海洋污染監測和防治、海岸帶資源調查和開發以及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等領域服務。
海洋一號A星質量為369千克,運行在高度為798千米的太陽同步軌道上,設計壽命為2年。
海洋一號A星裝載有十波段海洋水色掃瞄器和四波段CCD成像儀2個有效載荷,這2個有效載荷探測出海洋水色、水溫、污染物以及淺海水深等環境要素。通過對這些要素的分析,可掌握海洋初級生產力分布情況、海洋漁業及養殖業資源與環境質量狀況,為海洋生物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可了解重點河口港灣的懸浮泥沙分布規律,為沿岸海洋工程及河口港灣治理提供基礎數據;可監測海面赤潮、溢油、熱污染、海冰冰情、淺海地形,為海洋環境監測、環境保護、執法管理提供基礎信息;為海洋科研提供大洋水色環境資料。
該衛星可以通過海水光學特徵、葉綠素濃度、海洋表面溫度、懸浮泥沙含量、可溶有機物和海洋污染物質,併兼顧觀測海水、淺海地形、海流特徵和海面上大氣氣溶膠等要素,掌握海洋初級生產力分布、海洋漁業及養殖業狀況和環境質量,了解重點河口港灣的懸浮泥沙分布規律,為海洋生物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沿岸海洋工程、河口港灣治理、海洋環境監測、環境保護和執法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和基礎數據。
2002年5月29日,設在北京和三亞的我國海洋衛星地面站,成功接收到海洋一號A星水色掃瞄器與CCD相機拍攝的第一幅遙感圖像,其圖像十分清晰,海洋特徵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