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一號A衛星

海洋一號A衛星,是中國第一顆用於海洋水色探測的試驗型業務衛星。於台北時間2002年5月15日9時50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與FY-1D衛星由長征四號乙火箭一箭雙星發射升空,在完成了7次變軌後,於2002年5月27日到達798公里的預定軌道,並於2002年5月29日按預定時間有效載荷開始進行對地觀測。

簡介

海洋一號A衛星是中國第一顆用於海洋水色探測的試驗型業務衛星。星上裝載兩台遙感器,一台是十波段的海洋水色掃瞄器,另一台是四波段的CCD成像儀。
海洋一號A衛星於台北時間2002年5月15日9時50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與FY-1D衛星由長征四號乙火箭一箭雙星發射升空,在完成了7次變軌後,於2002年5月27日到達798公里的預定軌道,並於2002年5月29日按預定時間有效載荷開始進行對地觀測。

衛星參數

軌道類型 太陽準同步近圓形極地軌道
軌道高度 798km
傾角 98.8°
降交點地方時 8:53-10:10AM
周期 100.8 min
重複觀測周期 水色掃瞄器3天, CCD成像儀7天
重量 368kg
姿態控制 三軸穩定
測控 統一S頻段
數傳系統 X頻段下行
數傳碼速率 5.3232Mbps
星上存儲量 80MB
設計壽命 2年

觀測要素和區域

觀測要素

主要觀測要素:海水光學特性,葉綠素濃度、海表溫度、懸浮泥沙含量、可溶有機物、污染物等
兼顧觀測要素 :海冰冰情、淺海地形、海流特徵、海面上大氣汽溶膠

觀測區域

實時觀測區:中國沿海區域(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及海岸帶區域等)
延時觀測區:全球(僅限於COCTS)

主要目的、目標和用途

主要目的:

探測中國海的各種海洋環境參數(如葉綠素、懸浮泥沙含量、污染物以及海表面溫度等),並將在開發和利用海洋生物資源、河口港灣治理與沿岸海洋工程建設、監測和保護與海洋環境管理、開發海岸帶資源和研究全球環境變化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主要目標:

獲取中國海及其海岸帶環境變化數據;研究和掌握海洋初級生產力分布;研究中尺度海洋動力環境變化;監測中國海岸帶變化;為今後進一步發展中國海洋空間探測(包括海洋觀測項目和小衛星平台技術)積累經驗,奠定科學技術基矗。

主要用途:

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如海洋初級生產力分布、海灘場評估、養殖場規劃等;河口海灣幾航道監測與治理,如河口海灣沖淤、航道攔門沙動態變化、航道整治、海灘演變等;海洋污染監測與防治,如油膜污染監測、赤潮發生和消長過程、海水水質評價;海岸帶資源開發,如灘涂利用、海陸相互作用、養殖場開發利用等;海洋科學研究,如海水的光學特性、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海洋在全球變化中的作用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