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簡介
海洋,具有迄今為止無法估量的、可供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大量資源。僅以食物為例,專家認為,海洋給人類提供食物的能力相當於世界所有耕地的1000倍,僅每年提供的水產品,就至少可以養活300億人。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但不是海洋強國,與世界海洋國家相比,我國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還十分有限。讓海洋為國人造福,圓海洋強國夢想,對於加速我國經濟的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專家認為,海洋是21世紀確立國家地位和經濟實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先導,人類開發和利用海洋資源,同樣需要高科技手段為依託,而海洋衛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海洋衛星遙感具有大面積、連續、動態、實時的觀測優勢和高解析度、高精確度、可重複觀測、與計算機系統完全兼容等優勢,微波遙感器還具有全天候的特點。因此,被譽為“數字海洋”的“千里眼”。由於海洋衛星可攜帶可見光多光譜掃瞄器、成像光譜儀、紅外輻射計、微波輻射計、高度計、散射計和成像雷達,因此,能夠直接測量海色、海面溫度、海面粗糙度和海平面高度等海洋環境參數,科學工作者利用這些參數,還可以計算出葉綠素、懸浮粒子濃度、海面風場、海流、潮汐、鹽度、海冰、海底地形、海洋重力場以及海洋污染等許多其它海洋環境參數。從而,為海洋地質學、海洋化學、海洋工程學、海洋生物學等海洋科學研究和海洋捕撈業、海洋養殖業、海洋油氣、海洋礦產業、海洋運輸、海洋化工、海洋藥業等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活動,提供動態的可靠的資料。
海洋一號B星
海洋一號B星質量為442千克,壽命3年,軌道高度為798千米太陽同步軌道,覆蓋周期為:水色儀1天,海岸帶成像儀7天,衛星採取三軸穩定對地定向。衛星主要用於海洋水色環境要素、海表溫度、海洋污染物和近海海岸環境探測等。
與海洋一號A星相比,B星技術狀態有了較大變化。衛星壽命由2年增加為3年;水色儀像元數大幅增加,同時加大水色儀視場角,使水色儀的覆蓋周期由3天提高到1天;改進了海岸帶成像儀譜段頻寬;負荷成像、星上圖像數據存儲容量都大幅增加,數據傳輸總下行碼速率有較大提高。電池陣驅動器由1個帶動兩副太陽翼,變成由2個各帶動一副太陽翼。與海洋一號A星相比,B星在探測能力上有大幅提升,1顆B星的海洋水色探測能力相當於3顆A星。
為了提高衛星可靠性,衛星平台在技術狀態上也有很大變化:增大了星上電源的供給能力,增加了太陽電池陣的面積,以適應有效載荷工作時間增加的變化,滿足用戶業務運行的要求;增加遙控指令和遙測量,提高了衛星在軌故障診斷能力;衛星構形適應性改進,星體尺寸比海洋一號A星適當增大,為保證3年壽命,將燃料從13千克增加到21千克。
國家海洋局將在原有北京、三亞兩個衛星地面站基礎上,在中國東北部的牡丹江新建海洋衛星地面站,擴建三亞海洋衛星地面站,建設南、北極國家級衛星回放數據接收站,建設海上遙感衛星輻射校正與真實性檢驗場,支持系列海洋衛星的發射和套用。這樣可使衛星地面系統的接收範圍進一步向北拓展,基本形成從北至南全面覆蓋中國管轄海域,並可兼顧重點海洋觀測和科學研究的海洋衛星地面接收體系。除增強地面實時接收能力與範圍外,海洋一號B星地面套用系統還提高了系統自動運行能力與可靠性,擴大了網路數據存檔容量。
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展了衛星遙感海洋套用研究,並一直堅持發展衛星遙感海洋套用事業,直至發射了第1顆海洋衛星。據介紹,我國海洋衛星的發展目標是建起一整套海洋衛星體系,包括三個衛星系列,分別是海洋一號(海洋水色衛星系列)、海洋二號(海洋動力環境衛星系列)和海洋三號(海洋監視監測衛星系列),將逐步形成以衛星為主導的立體海洋空間監測網。
我國將以海洋一號衛星為起點,逐步發展這3個系列的共5顆海洋衛星。其中海洋動力環境衛星——海洋二號於2007年1月正式立項,計畫於2009年發射升空;海洋監視監測衛星——海洋三號也已進入預先研究,目前正在開展衛星用戶需求分析。
海洋衛星已與海監飛機、船舶、浮標和岸站等觀測手段一起,構成了中國管轄海域的立體動態監測網和軍民兼用的海洋環境保障體系。中國將逐步形成以中國衛星為主導的海洋空間監測網。
根據總體規劃,爭取到2015年,使中國在海洋衛星研製、發射、測控技術和地面套用技術方面,最大限度地縮小與先進國家的差距,並在某些方面還要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同時推動海洋衛星與氣象衛星、資源衛星、環境減災小衛星星座等,構成中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