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進海會堂需要仰望。宏偉的山門是要攀石級而上的。要是傍晚,門就虛掩了。吱呀一聲推開,觀音菩薩就走到遊客面前,再煩躁的心也安靜了。水池中有睡蓮,觀音赤腳站在鯉魚背上,淨瓶高舉,一股甘露注進池中,慈祥的觀音、救苦救亂的觀音,假山石作了她的殿堂。
那太子亭上有一幅畫,畫面是一俊美婦人抱一漂亮的男孩。男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幼年,婦人是釋尊的姑姑。據
![海會堂](/img/4/b6d/nBnauM3XxYjN0MTMyMjM3EDMzITM3QDOyIzMwADMwAzMxAzLzI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慈眉善眼的廣法師是德陽市政協委員,曾出訪過印度緬甸,佛法高深。一個個講經論道,深入淺出,那可是一種享受。她們要以帶著你從大雄寶殿、千手觀音殿、玉佛殿、地藏殿、七佛殿、祖師殿、羅漢寺一路拜上去。當你數完了五百羅漢,憑欄望四周高山,美若畫屏;亭江瀠洄,煙雲漂渺,鎣華古鎮掩映在蒼山翠谷間,身在佛地的你,絕對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錯誤。經者,逕也。是給你指路的。人人是佛,唯我是凡夫。水:人看水是水,魚看水是它的房子。這些話都是她們說的。做人、處事、修身;佛法、辯證法、哲學,都有了。說水的那一句,簡直就是詩。
禪宗
海會堂屬破山禪師雙桂堂禪系分支,立臨濟宗法為祖,實傳承天台宗為密要。海會堂禪系法祖乃山林派,雲居山 野,以“一空兩同,齊含萬象”,“大道體寬,無易無難”為證相,勤修無勤,學修無學,境界高妙,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禪宗思想。
相關詩詞
![海會堂](/img/e/ec3/nBnauM3X2UDN5UjN3MjM3EDMzITM3QDOyIzMwADMwAzMxAzLzIzL1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九峰峻岭為屏障,三水驚濤壯險關。
立學程門標竹帛,停車老祖坐蒲團。
鍾靈毓秀香菸緲,海會八方道有緣。
野草叢生古寺殘,蒼林覆郁懶鳴蟬。
美人秀髮傳佳話,和尚花心作笑談。
世代山門修塌垮,千年佛殿斷香菸。
牆危壁斷因何故?歪道邪門報應天。
由來
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35至1656年)蓮池大師從杭州雲遊到什邡,來到鎣華山高橋附近,他看見三十二支河流人洛
![海會堂](/img/c/0f5/nBnauM3X1QzN1kjN5YTMxIDMzITM3QDOyIzMwADMwAzMxAzL2E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由於他們二人名聲太大,也由於建文皇帝神秘生世和淨土宗在普通民眾中的巨大影響力,作為淨土宗八祖卓錫開山地的鎣華山,幾百年以來自然香火不斷,逐漸演變成了鎣華山朝山會,形成了所謂六月六朝老鎣華的川西地區的一大民間風俗。
歷史
海會堂始建於明朝,已有五百多年歷史,裡面存有大量的佛典及佛家法器,在“文革”期間,藏品被大量焚毀。1987年,40多歲的釋廣法住持來到鎣華山區重興海會堂,經過26年的努力,海會堂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參禪寺廟。
蜿蜒的廣木公路從寺前的山麓通過,從鎣華山區流出的三條河流,匯入古寺前的石亭江。海會堂呈梯級設有大雄寶殿、千手觀音殿、玉佛殿、地藏殿、七佛殿、祖師殿、羅漢寺等“七重天”。登臨寺廟高處,可見三河匯聚的雄偉壯觀,被譽為什邡最好的風水寶地,但沒有人知道,風景優美的寺廟正處在龍門山地震帶上。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釋廣法住持剛好和弟子外出,一陣地動山搖後住持趕回海會堂,眼前所見,“七重天”每重寺廟倒塌傾覆,泥塑的佛神盡毀。
“這是我26年的心血啊!”釋廣法住持欲哭無淚。自此釋廣法每天都要爬上各殿靜觀倒塌的佛像暗自神傷。隨後駐地的空降兵某部50名官兵每天來到海會堂清理文物,在廢墟中挖掘出民國時期銀元及大量的書籍、被褥、衣物、法器。
一寺廟神佛的災難盡顯地震國殤。祖師殿倒塌的屋頂下,一個新買的2008奧運時鐘被埋在廢墟中,時間永遠停止在14點28分。
著名人士
清德大法師出師於九峰山海會堂。海會堂屬破山禪師雙桂堂禪系分支,立臨濟宗法為祖,實傳承天台宗為密要。海會堂禪系法祖乃山林派,雲居山 野,以“一空兩同,齊含萬象”,“大道體寬,無易無難”為證相,勤修無勤,學修無學,境界高妙,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禪宗思想。清德大師深得海會堂禪學精髓,在川南地區身體力行弘法,默默無語,開拓出川南當代佛學禪密雙修的學風。其弟子遍布全川和我國西南部份地區,成為與清定、寬霖、遍能等大法師齊名的一代宗師。
王恩洋居士是我國近年佛教界著名學者。清德上人,1925年生於四川資中縣。1945年在四川彭縣九峰山海會堂出家,1958年畢業於北京中國佛學院,曾任聖水寺方丈、內江市佛教協會會長、現任雅安滎經縣雲峰寺方丈、四川省佛教協會副長、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省、市政協委員。數十年來,清德和尚篤信佛教,鑽研佛學,矢志不渝,深得佛門弟子的愛戴和三室弟子的敬重。
黃帝恩賜
明神宗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 明神宗敕賜海會堂金繡千佛袈裟、紫衣各一領,藏經一部。
斛普薦法會
“海會堂設斛普薦法會”,並舉行第二次普傳《薰煙能滿眾欲之供雲》活動。法會由金頂寺住持明舒法師臨壇主法,四眾弟子百餘人參加法會。
![]() | ![]() |
廢墟中清理文物
為體現對佛教歷史文化的尊重,保護佛教遺產。2008年,
![海會堂](/img/5/ca2/nBnauM3X2EjN0ITNzIzM4IDMzITM2gDN4IzMwADMwAzMxAzLyM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經過近八小時的奮戰,該連全體官兵用雙手共清理木材100餘方、碎石90餘方,排除危房5間,並在廢墟中挖掘出部分民國時期銀元及大量的書籍、被褥、衣物、佛門法器等,都如數交給了主持大師。為了不損壞每一尊佛像,官兵出主意、想辦法,在清理廢墟和排除損毀房舍中,確保了佛文物完好無損。
在執行任務中,該連每名官兵都積極投身其中,沒有一句怨言。手磨破了,牙一咬繼續堅持乾;衣服被汗水濕透了,任其隨風乾;天氣炎熱,部分同志感到頭暈,但僅僅喝了點水,便又投入到勞動中去,充分發揚了空降兵敢打硬仗、連續作戰的頑強作風,展現了強大的戰鬥力。
地震中消失的文物古蹟
天災不可避免,祖輩留下來的物件兒在天災中消失。盡數百年來的災難事件,讓我們努力尋找在天災中消失的文物古蹟。並展現它原來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