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伏龍觀位於離堆公園內北端。原名“范賢館”,始建於晉朝(公元265年至420年間),是紀念三國時期賢達范長生的,劉備稱帝成都,禮賢下士,請他共謀大業,他不願為官,一心研究長生之術,享年130歲。
北宋初年(公元90年後),人們懷念李冰,大興土木,擴建殿宇,改范賢館為“伏龍觀”。清同治五年(1866),增修“老王殿”,為我們今日所見之規模。
殿前寬廣,古木參天,沿石級而上進入前殿,迎面是東漢建寧元年(168)雕塑的李冰石像,高2.9公尺,重4.5噸,造型簡樸,從容持重,雙手合胸,眼角和嘴唇微帶笑容。右側,陳列有一座唐代的“飛龍鼎”,高1.6公尺,重500公斤,鼎上鐫刻飛龍八條,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或悠閒靜臥,或昂首欲飛,或二龍戲珠,或張口吞物。該鼎出土於清雍正年間(1723至1735)是唐睿宗(684)女兒玉貞公主、金仙公主的故物。
殿內設定的都江堰主體示意圖和放映的“都江堰”影片,把我們帶入了“古堰垂宇廟,沃野鋪錦銹”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懷古亭右側有一小門,門額橫書“離堆鎖峽”四個大字,入小門,便到了都江堰的咽喉工程--寶瓶口。
歷史
伏龍觀又名老王廟、李公詞、李公廟等。觀因(伏龍觀因為)李冰降伏孽龍的傳說而得名。是紀念李凍的廟宇。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撫祟實以為:“於雖齊聖,不先父食。況以公之賢:又有功於蜀,其施力程能固無待乎其子。今乃數典忘祖,於掩其父得無紊欽?”委成綿龍茂道鍾竣就(伏龍觀)原屺山門基址起建通佑王專詞,以二郎配享後殿,與二王廟的二郎在前殿,李冰夫婦居後殿恰恰相反。因此,伏龍觀又稱老王廟。
伏龍觀建在離堆之上,三面懸絕,一面用42級寬三丈一尺五寸石階和開闊的大壩相連,使伏龍觀顯得特別雄偉莊嚴。伏龍觀主要建築布置在一條中軸線上。建築布局是:“東臨江口之關,故靈基立其左;西瞻寶室之穴,故仙亭峙其右。正居太上之殿,中築朝真之壇。”伏龍觀原有殿宇兩重,清同治間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1959年培修時,將玉皇殿、喜雨樓合併,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磚木排架。一樓一底的後殿,1973年重建了廟前帶江亭等建築,近年來,新辟了花榭等,方便了遊客觀賞“離堆鎖峽”風光。觀後觀瀾亭,登臨遠望,都江古堰、西嶺雪山、青城秀色盡收眼底;俯視腳下,江濤滾滾,直瀉寶瓶,景色十分壯觀。
文物
伏龍觀中文物甚多。樹立在正殿中的東漢李冰圓雕石像(右圖),1974年遷建索橋時於三號橋基坑出土。像用灰白砂岩琢成,高290厘米,肩寬96厘米,厚46厘米,底部有一方榨,長18厘米。石像冠冕長衣,手置胸前,面含微笑,兩袖和衣襟上各有淺刻題記一行。中行為:“故蜀郡李府君諱冰”;左為“建寧元年閏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橡尹龍”;右為“尹龍長陳台造三神石人瑜水萬世焉”。1975年8月18日加座豎立在伏龍觀正殿中。
正殿右側豎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1月18日在都江堰外閘下開挖護灘時發現的。石像寬衣重袖,持插而立,通高1.85米,肩寬0.7米;插高O.28米,寬0.25米,插把長1.34米。石像頭部已被沖毀,背部沖蝕嚴重,可能是李冰石像銘文中“三神石人”之一,1975年8月18日樹立在伏龍觀大殿右側。
正殿中的飛龍鐵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約千斤,上有八條飛龍和雲紋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鑄造精品。1978年10月移入觀中陳列。
地震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震波穿越龍門山斷裂帶,一時間,古老的伏龍觀瓦礫飛濺,樑柱移位,身型歪斜。
搶修
作為震後啟動的第一個文物搶救保護工程,也是災後竣工的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都江堰伏龍觀古建築群保護工程世人矚目。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國家文物局領導即趕到都江堰市,對伏龍觀的搶救計畫立即進入議程。之後,國內20多家文物修復單位先後抵達現場。
6月30日,搶修伏龍觀工程開工。總投資近2億元、被國家文物局列為“1號工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擔任勘察設計總負責;一級古建築維修資質企業——廣西文物保護研究設計中心負責施工;河北木石古代建築設計有限公司承擔監理任務。
2009年12月28日,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古建築群伏龍觀災後搶救保護工程正式竣工,並對外開放。
地震中消失的文物古蹟
天災不可避免,祖輩留下來的物件兒在天災中消失。盡數百年來的災難事件,讓我們努力尋找在天災中消失的文物古蹟。並展現它原來的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