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人

海峽人

1999年2月在福建石獅市祥芝鎮發現的古人類肱骨化石經科學鑑定為晚期智人骨骼化石,距今2萬年左右,中科院院士賈蘭坡將其命名為“海峽人”。大量的考古證據說明,“海峽人”或他們的祖輩是踏入台灣的先行者。

發現

海峽人專家考證海峽人

1998年11月,石獅市祥芝漁民在海上捕魚時,打撈了一件古人類右肱骨化石,為晚期智人的男性個體。

化石基本完整,僅缺失肱骨滑車肱骨小頭,保存長度311毫米。1999年8月,中國考古界權威賈蘭坡將此古人類肱骨化石命名為海峽人。

有關專家認為,此“海峽人”的重大發現,填補了海峽地域人類考古的空白,為研究台灣早期人類源自祖國大陸的歷史淵源提供了最早、最直接的有力證據。此海峽人現陳列在石獅市博物館內。

2005年,又一塊古人類右脛骨化石在當地被發現,脛骨殘長93.5毫米,近端寬51毫米,近端前後厚42.5毫米,表面呈黑褐色,頂面破損,關節面隆起,骨體的1/4端面呈三面體,脛骨嵴明顯。化石程度與1999年發現的“海峽人”左肱骨化石接近,年代為距今2萬—3萬年。

“海峽人”(右脛骨化石)“海峽人”(右脛骨化石)

特徵

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員范雪春說,海峽人已經具備與現代人相同的體質特徵和腦容量,有發達的生理機能,聰慧,思維敏捷,體格強壯。

1999年發現的“海峽人”(左肱骨化石)1999年發現的“海峽人”(左肱骨化石)

和海峽人化石一起發現的大量海底骨骼化石中,許多骨骼表面存在“海峽人”用石質工具刻畫和砍砸的痕跡。范雪春說,這證明,海峽人在台灣海峽成陸時期,主要從事狩獵和採集,他們利用石質工具和骨質工具獵獲食草動物,還要與食肉動物進行殊死鬥爭,不斷克服種種艱難困苦,贏得生存與發展。

並且海峽人活動天地很廣闊,他們可以自由往來於福建和台灣之間。遠古時期福建山地和沿海已經是早期人類活躍的地盤,而台灣海峽海底卻是無人知曉的處女地,因此,海峽人的發現為探討這塊神秘的土地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意義

海峽人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石獅發現的首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考古發現,是福建省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古人類化石,填補了台灣海峽古人類考古的空白,印證了史前閩台一體化,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學術成果

海峽人的這些科研成果先後在《人類學學報》《海洋科學》(均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發表,得到學術界的關注。

2005年,國內第一部關於“海峽人”及“台灣海峽古生物化石”的科普讀物《遠古的家園》編著出版。

2007年12月,台灣著名的古生物學學者、研究台灣澎湖發現的古生物化石的學者、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胡忠恆、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陶錫珍來到石獅進行考察,達成兩岸合作研究的意向,並就此研究課題出版專著。

2008年石獅市博物館推出《遠古家園》專題展覽,成為大陸唯一以陳列台灣海峽古人類與古生物化石為特色的博物館。

2008年12月兩岸科研專家齊聚石獅,開展課題研究,這是石獅與台灣學術界首次圍繞“台灣海峽古生物化石”開展的學術文化交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